前兩天在youtube上聽到了這支曲子,記得小時候聽過,非常美妙的音樂,打開頁面一看原來是李斯特。看樣子俺小時候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受到了不少藝術熏陶。難怪到現在還那麼喜歡音樂。
百度百科:
弗朗茲·李斯特(
Franz Liszt,1811-1886),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於匈牙利雷定,六歲起學鋼琴,先後是多位鋼琴名家的弟子。十六歲定居巴黎。李斯特將鋼琴的技巧發展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在鋼琴上創造了管弦樂的效果,他還首創了背譜演奏法,本人則具有超群的即興演奏才能,他也因此獲得了「鋼琴之王」的美稱。作曲方面,他主張
標題音樂,創造了交響詩體裁,發展了自由轉調的手法,為無調性音樂的誕生揭開了序幕,樹立了與學院風氣、市民風氣相對立的浪漫主義原則。
跑步記錄:
9/18/17
run 4.10 miles, 45 min, 600 cal, incl 0.5
ellip 0 cal 0 min
ytd 404.70 mi, 63050 cal

張家口市沽源縣豐源店鄉的富緣飯店,俺和小夥伴兒8/21在此搓了一頓午飯。引自旅行日記:。。。到豐源店鄉時已經是午飯時間,遂決定在此吃午飯,因為過了此地后就沒啥像樣的地方了,不是草原就是山溝子,找地方吃飯都成問題。這地方只有一條街,一堆人坐在馬路牙子上曬老爺兒,貌似街上只有兩家飯館兒,一家裝修好些的還關門兒了,另一家很接地氣,裡面不少人。鑒於不趕時間,俺們就把酒罈子也抱進來了。店裡的環境看著不咋樣,大家也不講究,都往地下亂扔東西。菜很便宜,最貴的不過50元,菜的味道還很不錯,一高興俺就喝了有六兩,小夥伴兒要開車只能看著俺喝了,罪過罪過。。。此地貌似是鄉里最有人氣的地方,人那是來了一撥接一撥,俺們邊吃邊喝邊看熱鬧,好久沒來過這樣的地方了。酒足飯飽,抱著酒罈子就回車了。出門一看,小夥伴兒菊花一緊,他的車旁邊緊挨著停了一輛拖拉機,感覺是有人要訛他。到了跟前一看不是辣么回事兒,俺在前面指揮,把車挪出來就上車走了。。。結果還剩的半罈子二斤多酒就丟在路邊了。
菜單

鍋仔羊雜 28元,真實在!

燴菜22元

回鍋肉 30元

借原來的圖片一用,帶了一整罈子5斤裝的貴州老酒,53度,頭兩天喝了二斤,加上今天中午喝了六兩,還剩二斤多,丟了真可惜!

餐廳里很熱鬧,人一撥接一撥

吃飯風格也很豪放,不拘小節

百度百科:愛之夢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寫為三首鋼琴曲,題作《愛之夢》(Liebestraum,S541)。原來的歌詞,分別作為鋼琴曲的題詩。第一、二首的題詩是德國詩人烏蘭德(Ludwig Uhland,1788-1862)的《崇高的愛》(Hohe Liede)和《幸福的死》(Seliger Tod);第三首的題詩是弗萊里格拉特的《愛吧》(Olieb so lang dulieben kannst)。三首《愛之夢》都是夜曲體裁,特別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原來的歌曲作於1845年,是一首用鋼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樂深情婉轉,抒寫弗萊里格拉特詩中的意境:
克勞迪奧·阿勞演奏李斯特愛之夢REVE D'AMOUR第三首
克勞迪奧·阿勞
克勞迪奧·阿勞(Claudio Arrau,1903-1991),智利鋼琴家。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自幼有神童之稱,曾到柏林求學,后定居紐約,持續其國際鋼琴大師的演出生涯,譽滿全球。阿勞的演奏曲目範圍十分廣泛,從巴洛克到二十世紀的作品均有獨到的建樹,是德奧音樂作品的權威演奏家之一。錄製了大量的唱片,最膾炙人口的錄音是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
Brigitte Engerer(布里吉特·昂熱雷)演奏李斯特愛之夢第三首(前4分30秒),年輕時候是個美女,年紀大了雖然不中看,功夫還是沒得挑!誰都得變老不是!
Brigitte Engerer(布里吉特·昂熱雷),著名鋼琴家,出生於法國,從4歲起開始學習音樂,6歲即登台舉行首場音樂會。11歲時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師從盧斯特·迪卡芙的大師班學習音樂,15歲獲得鋼琴班第一名,並於第二年在瑪格麗特·隆大賽上獲獎。17歲,她接受了莫斯科音樂學院的邀請並啟程前往俄羅斯學習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