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約旦 以色列 8b - 耶路撒冷

作者:BANGZI  於 2015-7-17 01: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30評論

關鍵詞:耶路撒冷, 老城

五月七號 (四)下午 特拉維夫老城 耶路撒冷

 

俺們的旅店就在耶路撒冷老城的雅法門旁邊,旅店很老舊,貌似最近裝修過,但是衛生間還是有股子味兒。房間的房頂很高,看似都是大塊兒的條石砌的,但是石頭看著又很新,所以估計是那種仿古裝修,還一個線索是里牆外牆石頭不一樣。
 
放下行李俺們就出來遛達了。貌似最佳選擇是到城牆上先走一圈熟悉熟悉老城的環境地形。門票不貴,幾個謝克爾,一美子相當於3.8謝克爾。順著老城牆從賈法門jaffa gate一直走到糞門dung gate(原來老城裡往外運垃圾糞便的門,因此得名)附近,繞了小半圈老城,經過亞美尼亞人區和猶太人區。整個老城分四個區,其它兩個是穆斯林區和基督教區(拉丁區)。從糞門進來就正對著西牆(又作哭牆)的入口,入口有一道安檢門,還分男女,很新鮮!後來才知道西牆的所有入口都有安檢。
 
俺們沒有直接進西牆,打算從糞門出去走到橄欖山去看看萬國教堂+花園+旁邊的聖母墓和那個半山腰的俄羅斯東正教堂。今天不知有什麼情況滿街都是以色列的兵,背著背包拿著衝鋒槍。糞門附近尤其多。俺們也沒管那麼多自顧自的溜達。看完了萬國教堂和花園來到東正教堂時人家已經關門了。回去網上一查一問,原來那個教堂基本上是不開放的。但是如果早上去,按門鈴,說話客氣點兒一般都會放行。
 
看看上到橄欖山頂還有不少路,俺們又有些累了就原路返回,到老城的牆根兒底下去一睹那個金門的風貌。回來時從西牆廣場穿過。此時西牆那兒正在搞個什麼集會很多以色列的兵聚在那裡,還有其他各色人等,還有個人在台上講話,熱鬧非凡。回來問旅店的人才知道是新兵誓師大會一類的活動。俺們木有逗留,從西牆那邊直接回酒店了,路上路過聖墓教堂holy sepulchre就進去看了一眼。事後證明這是十分英明的決定,因為以後就再也沒見過那兒幾乎木有遊人的景象了。
 
回到旅店,樓下就有個餐廳,俺們就將計就計坐下就開吃,價格還算公道味道也不錯,就是不太本地風格了。稀奇的是這裡居然有生力啤酒,菲律賓的,在香港廣東很流行,俺們跑過的其他國家基本沒見到過。酒足飯飽,回府休息!
 
 
老城牆,也是極盡滄桑。建了毀,毀了建,猶太人,巴比倫,遠征軍,羅馬人,土耳其人。。。



 大衛塔,是個博物館 


 眺望東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一直要把東耶路撒冷分出去當巴勒斯坦建國的首都


 
城牆邊上的墓地 


 


  
聖母升天修道院[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聖母升天修道院是耶路撒冷的一個本篤會修道院,位於耶路撒冷老城城牆外的錫安山,靠近錫安門。根據當地傳說,此處是聖母瑪利亞安息或升天之處。
 
1998年至2006年間,它稱為錫安聖瑪利亞修道院,在拜占庭時期,在這個地方曾有一座聖錫安教堂,但在2006年慶祝修道院成立一百周年時恢復原名。
歷史[編輯]
 
在5世紀初,在這個地方曾有一座拜占庭式的聖錫安教堂,由耶路撒冷主教約翰二世興建。415年12月26日,司提反的聖髑被送到該堂。該堂出現在6世紀的馬達巴地圖上。
 
614年,薩珊國王圍攻耶路撒冷,該堂被毀。12世紀,在該處建立錫安山聖母修道院,但在13世紀被毀,修士們遷往西西里。1617年,修會併入耶穌會。
 
1898年,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訪問耶路撒冷,主持路德會救贖主堂的獻堂儀式,用12萬德國馬克從土耳其蘇丹手中買下錫安山的這片土地。1900年10月7日奠基,1910年4月10日祝聖。
 
位於馬可樓底樓的猶太人和穆斯林聖地大衛墓緊鄰聖母升天修道院。
 
聖母升天修道院曾數次遭到極端以色列青年的惡意破壞。在2012年10月、2013年5月和6月,修道院受到反基督教的希伯來語塗鴉和侮辱破壞。兩輛車也布滿了塗鴉,所有的車胎被扎。附近的希臘東正教墓地的大門也被塗上塗鴉。2014年12月一個人跳過柵欄進入,破壞一個十字架,長凳和一些墓地雕像。2016年1月,修道院牆壁被塗上反基督教標語。

 聖母升天修道院就在錫安門zion gate外,附近還有大衛的墓,最後晚餐的房間 


 牆下面走過的猶太人,幾乎男的都帶著小黑帽(yamaka亞麻卡),教規規定的。俺認識的幾個猶太人有的帶有的不帶。據說是出於對上帝的敬畏。比較正統的猶太人還蓄鬚,也是因為教規不讓剃鬍子,和穆斯林的規矩差不多。

 
 眺望對面橄欖山,全是墓。猶太人墓居多。橄欖山是耶穌被釘死復活后升天的地方。 




 
雞鳴堂[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雞鳴堂(Church of Saint Peter in Gallicantu)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位於耶路撒冷城外錫安山的東坡。這座教堂是紀念彼得在雞叫兩次以前三次否認耶穌。
歷史[編輯]
 
據信此處是大祭司該亞法的府邸,彼得否認耶穌事件的發生地點。457年此處建起了一座拜占庭小堂,但是在1010年被穆斯林入侵者所毀。1102年十字軍重建小堂,並使用今天名稱。耶路撒冷陷落以後它再度淪為廢墟,直到1931年才重建。屋頂塑有金色公雞。
 
教堂入口處的停車場高於教堂地面。在院子里是一個描繪否認事件的雕像,描繪了公雞、婦女和羅馬士兵。碑文是聖經經節:「彼得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他」。入口兩側的鍛鐵門刻有聖經題材的浮雕。巨大的五彩色鑲嵌畫描繪新約人物。面對入口是耶穌被綁,在該亞法府邸受審,右側是耶穌和十二使徒共進最後的晚餐,左側是彼得,穿著教宗的衣服。天花板有一個巨大的十字型窗口,五彩斑斕。苦路十四站列在牆上,有簡單的十字架標記。
下堂和隱窩[編輯]
 
在上堂下面是一個小堂,牆壁上刻有5世紀基督徒留下來的十字架。再往下一層有一個第二聖殿時期的洞穴。由於傳統認為該亞法府邸位於此處,許多人相信,耶穌被逮捕后,可能被羈押在其中一個地下洞穴,但是,這些地下洞穴在古羅馬時代是正常的,經常用作酒窖,蓄水池和浴室。在教會的北側是一條古老的樓梯,通往汲淪谷。這可能是在第一聖殿時期,從上城到下城的一條通道。許多基督徒相信耶穌在被捕的晚上,是走這條路到客西馬尼園。
 
 
聖彼得教堂(耶穌在人世的前一天晚上就關在這裡),看介紹這彼得同學人品也不咋地,關鍵時刻師傅都不敢認了。




 
走到「糞門」這裡就能看見聖殿山了,猶太人喜歡叫它聖殿山temple mount,因為猶太人的兩次在這裡建起了聖殿供奉金箱子里裝的十戒,後來猶太人聖殿被羅馬人徹底搗毀,再後來這裡成為伊斯蘭教的第三聖地因為他們的穆罕默德先知在山頂的那塊石頭上升天得到了安拉授予他的古蘭經,所以穆斯林則管它叫dome of the rock,還真不知道怎麼翻譯,聖石圓頂?


 
猶太兵,本想多拍些美女兵,等了半天只有這一個能算上美女


走到聖殿山附近到處是兵,今天也不知是個啥日子,搞什麼活動。 


 糞門外的指路牌,大衛城,橄欖山,往回是錫安山


老城外面的考古遺址,在耶路撒冷  要是這種東西全都看怕是就回不了家了


橄欖山上密密麻麻的猶太人墓地 



 
橄欖山[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橄欖山(Mount of Olives或Mount Olivet;希伯來語:הר הזיתים,Har HaZeitim;阿拉伯語:جبل الزيتون, الطور,Jebel ez-Zeitun, Jebel et-Tur, "Mount of the Summit")是耶路撒冷老城東部的一座山,得名於滿山的油橄欖樹。在山腳有客西馬尼園和萬國教堂,據說耶穌經常和門徒們在此聚會,耶穌最後也在此被羅馬人抓捕,是老城外最著名的教堂之一。聖經上許多重要事件發生在橄欖山。耶穌在人生的最後一周來到耶路撒冷,每天翻越橄欖山進入聖殿教導人,聖經記載了許多耶穌在橄欖山的事迹和言論。橄欖山在公元四世紀起就有許多修道院和教堂,許多基督徒朝聖者來此訪問。公元70年,羅馬軍隊第十軍團在橄欖山紮營,圍攻耶路撒冷,摧毀了聖殿和耶路撒冷
 
在撒迦利亞書中,說到橄欖山將是末日耶和華降臨的地點[1]。因此,猶太人總是希望埋葬在橄欖山,從聖經時代直到今天,橄欖山一直是耶路撒冷猶太人的墓地。山上估計有15萬個墓穴,其中包括包括撒迦利亞(在此說預言的先知)、押沙龍、和從15世紀到20世紀的許多猶太教拉比。
 
從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到1967年六日戰爭,橄欖山被約旦國佔領,橄欖山猶太墓地受到嚴重破壞,約旦人墓碑修築道路和軍用廁所,其中有不少墓碑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六日戰爭后,以色列人盡最大努力修復猶太墓地。山頂上有一個阿拉伯人社區At-Tur。



橄欖山那邊的萬國教堂  



橄欖山那邊半山腰的東正教堂 



這就是老城城牆的所謂金門了,金門裡面就是聖殿山,穆斯林佔領聖殿山後就把金門給封了,因為猶太人的傳說是彌賽亞(上帝派來的救世主)會從橄欖山下凡,復活埋在橄欖山上人帶領大部隊進入金門,重建第三金殿! 基督教則認為耶穌就是彌賽亞。為這事兒大家吵吵到現在還沒完。


  
萬國教堂[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客西馬尼園(希臘語:Γεθσημανι, Gethsēmani;希伯來語:גת שמנים‎‎;亞拉姆語:גת שמנא, Gaṯ Šmānê ;意為「榨油機」),是耶路撒冷的一個果園,根據新約聖經和基督教傳統,耶穌在上十字架的前夜,和他的門徒在最後的晚餐之後前往此處禱告。根據路加福音 22:43–44的記載,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極其憂傷,「汗珠如大血點滴落在地上」。客西馬尼園也是耶穌被他的門徒加略人猶大出賣的地方。此外,東正教傳統上認為,客西馬尼園是使徒安葬馬利亞 (耶穌的母親)的地方。
 
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山下汲淪谷,今天位於耶路撒冷市內[1]。萬國教堂就位於客西馬尼園。614年,古教堂被薩珊王朝摧毀,十字軍重建了教堂,大約在1219年再度被毀。在橄欖山上是俄羅斯東正教會的Maria Magdalene教堂 with 獨特的金色洋蔥形屋頂(拜占庭/俄羅斯風格),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他的母親而興建。
 
在《馬太福音》26:36和馬可福音 14:32中,「客西馬尼」的希臘語名稱是Γεθσημανι (Gethsēmani),代表亞拉姆語中的 גת שמנא (Gaṯ-Šmānê),意為「榨油機」(指橄欖油)。[1] 這可能是由於當時此處種植了許多橄欖樹。馬可福音(14:32)稱為「一個地方」;約翰福音 (18:1)稱為「一個園子」。
 
客西馬尼園是早期基督徒朝聖的焦點。333年,匿名的「波爾多朝聖者」前來拜訪,他的Itinerarium 是基督徒前往聖地朝聖留下的最早記載。在他的Onomasticon,,Eusebius of Caesarea記載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腳下」,又說「信徒習慣於前往此處禱告」。
 



萬國教堂旁邊的花園,大名兒叫克賽馬尼花園(gethsemane garden),傳說中耶穌在最後晚餐后率弟子來這裡散步,官兵來這裡抓到耶穌的地方。官兵為嘛要抓耶穌呢?因為耶穌在加利利海附近招徒佈道,氣功治病(手到病除不用藥),表演特異功能(在水上行走),名聲大噪。所以率徒兒們來到宗教中心耶路撒冷,看見當時宗教界和當局沆瀣一氣,借群眾祭祀貢獻的機會大發橫財(比如說進老城要兌換老城專用的硬幣等等),心中十分氣憤,當場掀翻了人家的桌子,砸了人家的場子。等這事兒報告給官方時官方很不爽,雖然聽說過耶穌是很有來頭的,但沒想到他這麼彪悍。所以花了三十個銀幣買通了他的弟子猶大,在他們吃完最後的晚餐後去花園散步時把他拿下。這個萬國教堂就是為紀念這個事件而建的。萬國教堂的另一個名字是church of agony - 痛苦教堂!這個花園也是耶穌同學平時最喜歡來散步,講道的地方。


古老的橄欖樹


萬國教堂[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萬國教堂(Church of All Nations),又名Agony教堂,位於耶路撒冷城東部的橄欖山,毗鄰客西馬尼園。 耶穌在被捕前晚間禱告的地方,萬國教堂是世界上四大著名教堂之一。耶穌在被捕前晚間在此禱告,聽到神告訴他只能活七天的地方,而內部也有供奉當初耶穌禱告時所坐的石頭。 教堂外觀上方的馬賽克鑲嵌畫中間紅衣服的是耶穌,而他張開雙臂代表著在最後七天的生命努力作好上方的主交辦他的事項,而主身上的記號則代表起源或結束都來自於主,兩旁的信眾一邊是相信耶穌會帶給他希望,另一邊則是懷疑他的人民,但最終、兩邊都會相信他的。 教堂本身在建築的同時,有發現基底有拜占庭時代遺留下來的遺跡,所以當初建築教堂的設計師保留原遺跡的馬賽克拼貼花式,將教堂完成。 這座教堂建於1919年到1924年,得到許多不同國家的資助(因而得名)。每個國家的標誌放置於天花板的玻璃上,每一個都放在一個小dome. 教堂的前面有一排列柱,教堂為拜占庭風格建築,有圓頂、粗大的列柱和鑲嵌圖案。該教堂的建築師是Antonio Barluzzi。
 
現存教堂時間在兩座古代教堂的基礎上-12世紀十字軍教堂(1345年廢棄)和4世紀的拜占庭教堂(毀於746年地震)。

 
萬國教堂內部

 

 

 

 

 


教堂裡面出來又是可賽馬你花園,唉,耶穌同學也挺不容易的。 


這棵樹看著可是有年頭了 




 
萬國教堂和園子外面,此時遊人已經不多了,這兒已經關門兒了。還碰見了個導遊,能說幾句中文,說是在學,因為以後會有很多中國遊客。


這是萬國教堂附近的聖母墓教堂 Church of the Sepulchre of Saint Mary,東正教認定此地是聖母墓。天主教的聖母墓教堂在錫安門外面。

 
這個是聖母瑪利亞  的墓,也是個教堂。這是東正教的說法。旁邊還有個什麼穆斯林大腕的墓,不過好像不開放。

 


裡面的燈各式各樣 

 
聖母的墓穴(當時的習俗是放在石洞里),聖墓教堂  里耶穌的墓穴也是這個風格。不過那邊人很多很肅穆,沒敢拍照。


 

 
 這些個燈掛的很給力,很烘托氣氛 



回到老城這邊回看橄欖山, 底下是萬國教堂  ,靠左邊就是聖母墓教堂,上面金頂的是東正教堂


橄欖山上的墓,多為猶太人,據說共十五萬個。那叫一個漫山遍野。


這些正裝猶太人好像在做什麼儀式,念經時還弓腰點頭的。聽說書裡面一提到上帝就要彎腰點頭。就像從前一提到蔣委員長就要立正敬禮一樣,呵呵。。。



 
老城牆腳下,此段牆裡面就是聖殿山。這裡都是巴勒斯坦  人的墓

 


 這邊阿拉伯人的墓對著對面橄欖山上的十五萬猶太人「大軍」

 

 
金門 (耶路撒冷)[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門耶路撒冷目前最古老的一座城門。根據猶太人傳統,至聖者的同在(שכינה,Shekhinah)總是通過這座門顯現,當彌賽亞來臨時將再次顯現(以西結書44:1-3),並且一個新的城門會取代目前的城門。因此猶太人常在此門位置祈求憐憫[1],並因此得名仁慈門(שער הרחמים,Sha'ar Harachamim)。在基督教經外書中,記載聖母瑪利亞的父母在金門相會。在阿拉伯語中,該門稱為「永生門」。在古代,該門稱為「美門」。
 
第二聖殿時代的更古老的城門遺址已經被發現[2]。目前的城門可能修建於公元520年代,是查士丁尼一世在耶路撒冷的建設工程之一,興建在早期城門廢墟的頂上。另一個理論認為金門是由阿拉伯帝國僱用的拜占庭工匠興建於7世紀下半葉。
 
金門位於聖殿山東側的中央。在聖經時代這個位置用於禮儀用途。
 
根據猶太人的傳統,彌賽亞將會經過此門進入耶路撒冷。1541年,奧斯曼帝國蘇萊曼大帝封閉了金門以防止彌賽亞進入。穆斯林也在門前修建了一個墓地,因為相信彌賽亞的先導以利亞將無法通過,因為他是一位祭司。這種信念是錯誤的,因為祭司可以進入主要埋葬非猶太人的墓地。
 
金門耶路撒冷舊城少數封閉的城門之一,此外,東牆南側還有聖經和十字軍時代的小門Huldah門。


聖殿山的金門


俺一俗人對三大宗教的理解:
穆斯林覺著你猶太人在外面埋伏了15萬人接應,俺也要在這門口埋伏點俺的人擋著!在俺做研究之前,俺的印象是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基督教互相對立的,水火不容的。稍微看一下這三大教的起源,猶太教是最早成體系的,然後裡面分出來基督教,最後才有了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的很多內容和教規和猶太教士一致的,猶太教里的人物在伊斯蘭教里也是有正式承認的。說白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祖先都是亞伯拉罕的兒子,同父異母的兄弟,本是一家人!

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主要區別是:猶太教至今認為上帝是唯一的,信徒們還在期盼著彌賽亞(上帝的使者)的到來。到了耶穌的出現,當時的猶太教就開始分裂成兩支,一支是還是猶太教,另一支則變成了基督教,基督教認為耶穌(jesus,the son of god),上帝(the god),和聖靈(the holy spirit)是互相獨立又三位一體的。再然後,才有了伊斯蘭教,晚了幾百年,俺個人感覺伊斯蘭那一套仿製猶太教的痕迹很明顯。猶太教上帝和伊斯蘭的真主是一回事兒,只是他們各自認為自己信的是真正唯一的,他們兩家的上帝都是不露面兒的,不能直呼大名兒的,彌賽亞是猶太教里上帝的使者,和伊斯蘭里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一樣。伊斯蘭也認為真主還沒來過,這一點跟猶太教一致,所有的先知只是真主的代表而已。猶太教/基督教里的人物在伊斯蘭教里也是有聖人地位的,也是被承認的。可是這些教義、故事被人們傳來傳去就搞成互相對立的東西了直至兵戎相見大開殺戒。

而且這三大教內部也是派別林立,說法互有不同。什麼事件發生在什麼地點各家都有一些不同的說法。隨著isis名聲大噪大家也知道了穆斯林內部也有眾多的派別而且經常是勢不兩立,砍起頭來毫不手軟! 不知上帝和耶穌穆罕默德他們在天上喝午茶的時候是否談起這些事兒就搖頭嘆氣。。。


金門  。穆斯林掌管此地后把此門給封了,因為傳說彌賽亞再次降臨人世時就要從橄欖山上下凡,走向金門  。所有埋在附近的人首批複活。這大概也是為什麼金門  底下埋了這麼多穆斯林,到時候也能抵擋一陣子,這是俺自己個兒的猜測。呵呵。。。


走到這會兒真累了,幸虧帶著小車,不用扛著二把手。從耶路撒冷老城牆這邊看橄欖山 




哭牆新兵誓師大會 

 

 
聖墓教堂[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聖墓教堂(拉丁語:Sanctum Sepulchrum),正教稱之為「復活教堂」(希臘語:Ναός της Αναστάσεως;阿拉伯語:كنيسة القيامة‎‎;亞美尼亞語:Սուրբ Հարություն;英語: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er)是耶路撒冷舊城內的一所基督教教堂。
 
許多基督徒認為,教堂的基址即是《新約聖經》中描述的基督耶穌被釘死的地方,即各各他的所在之處,而且據說耶穌的聖墓也在其中,他們因而對此地頂禮膜拜。從公元4世紀開始,教堂即已成為一處朝聖的重要目的地。時至今日,教堂是耶路撒冷牧首的教座所在,而建築本身則由三個教會羅馬天主教會、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希臘正教會負責主要的行政及管理,另外敘利亞正教會、衣索比亞正教會、科普特正教會則享有部分祭壇等設施的使用及管理權。
 
歷史[編輯]
 
2世紀時,今日教堂的所在地曾是一座阿佛洛狄忒神廟,也有一些古代作家將其描述為維納斯神廟,即羅馬神話中與阿佛洛狄忒對應的神祇。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在他的《君士坦丁傳》中提到,這裡本是曾為基督徒朝拜的聖地,但憎惡基督教的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將此地掩埋,並建起羅馬自己的神殿。但這種說法的真實性有爭議。儘管優西比烏的記載語焉不詳,神廟確實很可能是公元135年哈德良摧毀耶路撒冷並建設羅馬城市愛利亞加比多連(Aelia Capitolina)的過程中建成的。
鑰匙管理者及守門人[編輯]
 
在1187年,阿尤布王朝的蘇丹撒拉丁佔領耶路撒冷後任命兩個穆斯林世家管理聖墓教堂,其中朱達·阿勒勾迪亞家族為「鑰匙的保管者」,而努賽貝家族為「聖墓教堂的守護人與守門人」。這兩個職務也被傳承至今,由於他們不屬於任何一個基督宗教派系的身份,因此常常擔任各種儀式的中立見證人角色。也因此使得這個教堂除了多個基督宗教教派共管外,還擁有穆斯林管理者這種特殊的風貌。


雖然很累了俺們還是兜了個彎子來到了聖墓教堂  church of holy sepulcher


哪裡有教堂哪裡就有清真寺,針鋒相對 


 
 這塊裝點了很多燈的石板就是傳說中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放下來后躺的石板。虔誠的信徒們都趴在旁邊祈禱,還拿出各種物件在上面磨擦祈福,有些人帶了好些物件,大概是替親朋好友祈福的,大概相當於佛廟裡開光的意思,這可是最高等級的開光! 


 

 
教堂內部


 


 
 這個排隊的地方就是耶穌的墓了。第二天他就復活了,所以墓室是空的。如果白天或者傍晚這個隊是十分十分長的。因為大家歐很肅穆俺下去后沒敢拍照。站在旁邊的牧師還提醒俺下此不要穿短褲,其實俺一直穿的是長褲,下午走熱了就把褲腿兒給卸了,到了這地方就全忘了,罪過罪過! 


 
 本來以為帶孩子下去不好,所以俺倆分開下去的。結果俺帶著孩紙坐外面等婆娘出來時旁邊的修女,瑪麗亞修女sister maria,看著寶寶高興主動跟俺們聊起來了。後來問她小孩可不可以下去看,她說當然可以。 


快關門兒了,裡面沒啥人。後幾次來這裡都滿滿都是人。 


聖墓教堂大門 


 小教堂大世界,就這麼點地方裡面有六個不同派別的教堂,還經常為地盤兒的事兒起糾紛。今天真的累了,趕緊回去招呼吃的喝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0 個評論)

回復 sousuo 2015-7-17 01:25
猶太人每提到神,都要鞠躬一次,那就是你看到的點頭哈腰了。

苦路,沒去走一遍?
回復 fanlaifuqu 2015-7-17 01:31
敬神是必須的!
回復 BANGZI 2015-7-17 01:32
sousuo: 猶太人每提到神,都要鞠躬一次,那就是你看到的點頭哈腰了。

苦路,沒去走一遍?
呵呵,知道的。忙著要去開會,匆匆的就發出去了。苦路明天走。
回復 sousuo 2015-7-17 01:36
BANGZI: 呵呵,知道的。忙著要去開會,匆匆的就發出去了。苦路明天走。
在耶路撒冷還有公務?
回復 BANGZI 2015-7-17 01:53
sousuo: 在耶路撒冷還有公務?
現在在上班,剛才趕著去開會,匆匆把這個帖子發出去了,所以寫的不夠細。
回復 BANGZI 2015-7-17 01:56
fanlaifuqu: 敬神是必須的!
那是,那是。。。
回復 sousuo 2015-7-17 02:12
BANGZI: 現在在上班,剛才趕著去開會,匆匆把這個帖子發出去了,所以寫的不夠細。
  
回復 秋收冬藏 2015-7-17 02:46
「到時候也能抵擋一陣子」,看得大笑。
到這兒,聽到噼里啪啦的槍聲,大概會覺得算很正常的背景效果。
回復 BANGZI 2015-7-17 02:53
秋收冬藏: 「到時候也能抵擋一陣子」,看得大笑。
到這兒,聽到噼里啪啦的槍聲,大概會覺得算很正常的背景效果。
呵呵,俺按俗人一個的想法那隻能是這麼個意思了!貌似陰界的法則跟陽界差不多--- 都是活人想象出來的!

槍聲倒是沒聽見。不過看著隨時可見的持槍荷彈的警察和士兵真聽見了大概也不會覺得意外。
回復 金竹陶器 2015-7-17 04:53
聖地
回復 亦云 2015-7-17 05:08
哭牆 的入口處的安檢比機場的還嚴格
回復 BANGZI 2015-7-17 05:11
俗人的想法= 你在外面埋伏了15萬人接應,俺也要在這門口埋伏點俺的人擋著!這是俺在大話西遊。在俺做研究之前,俺的印象是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基督教互相對立的,水火不容的。稍微看一下這三大教的起源,猶太教是最早成體系的,然後裡面分出來基督教,最後才有了伊斯蘭教。

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區別是:猶太教至今認為上帝(別名:主,彌撒亞,等等)是唯一的,信徒們還在期盼著彌賽亞的到來。到了耶穌的出現,當時的猶太教就開始分裂成兩支,一支是還是猶太教,另一支則變成了基督教,基督教認為耶穌(jesus,the son of god),上帝(the god),和神聖的靈魂(the holy spirit)是互相獨立又三位一體的。再然後,才有了伊斯蘭教,晚了幾百年。

伊斯蘭和猶太教有很多共同之處,他們所說的彌撒亞真主是同一個人。伊斯蘭也認為真主還沒來過,這一點跟猶太教一致,所有的先知(例如默海默德)只是真主的代表而已。猶太教/基督教里的人物在伊斯蘭教里也是有聖人地位的,不是不被承認的。可是這些教義、故事被人們傳來傳去就搞成互相對立的東西了直至兵戎相見大開殺戒。

而且這三大教內部也是派別林立,說法互有不同。上面sousou提到的苦路就有兩個版本,什麼事件發生在什麼地點各家都有一些不同的說法。隨著isis名聲大噪大家也知道了穆斯林內部也有眾多的派別而且經常是勢不兩立,砍起頭來毫不手軟!

不知上帝和耶穌穆罕默德他們在天上喝午茶的時候是否談起這些事兒就搖頭嘆氣。。。
回復 BANGZI 2015-7-17 05:12
金竹陶器: 聖地
是的!
回復 BANGZI 2015-7-17 05:13
亦云: 哭牆 的入口處的安檢比機場的還嚴格
人多地時候查得嚴一些,大清早沒啥人的時候很無所謂的。大概俺這個德性不屬於他們嚴查德對象。
回復 亦云 2015-7-17 05:15
BANGZI: 人多地時候查得嚴一些,大清早沒啥人的時候很無所謂的。
在耶路撒冷遊覽,還是緊繃神經的,公交車最好不要坐
回復 BANGZI 2015-7-17 05:18
亦云: 在耶路撒冷遊覽,還是緊繃神經的,公交車最好不要坐
感覺沒有那麼緊張,也許俺們是啥大膽兒!另外俺們除了最後一天走到新城區去看了一下基本上都是在老城裡活動的。還有一天坐大巴去的伯利恆。
回復 sousuo 2015-7-17 05:55
BANGZI: 俗人的想法= 你在外面埋伏了15萬人接應,俺也要在這門口埋伏點俺的人擋著!這是俺在大話西遊。在俺做研究之前,俺的印象是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基督教互相對立的,
他們早知道會如此。
回復 BANGZI 2015-7-17 05:59
sousuo: 他們早知道會如此。
但願他們能儘快拿出個更好的劇本。起碼俺們出去玩兒就不用提心弔膽了。俺還想去伊朗呢!得快!
回復 sousuo 2015-7-17 06:47
BANGZI: 但願他們能儘快拿出個更好的劇本。起碼俺們出去玩兒就不用提心弔膽了。俺還想去伊朗呢!得快!
沒辦法了,他們就是照著早寫好的劇本很認真地在演呢。

伊朗,讓進去嗎?
回復 BANGZI 2015-7-17 06:54
sousuo: 沒辦法了,他們就是照著早寫好的劇本很認真地在演呢。

伊朗,讓進去嗎?
伊朗其實隨便去。他們現在對待美國護照就像當年大陸對台灣一樣,護照里夾張簽證紙,回美后沒有直接證據。跟古巴一個套路。網上別人去了說很方便很安全的。唯一的麻煩是不能從美國直接訂票。要通過第三國。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BANGZI最受歡迎的博文
  1.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8:摩洛哥(2)梅爾祖卡 -「撒哈拉」 [2021/04]
  2.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6/7:摩洛哥(1)馬拉喀什,艾提本哈杜 [2021/04]
  3.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9:摩洛哥(3)沙漠日出 + 菲斯古城 [2021/04]
  4.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5:馬爾他(2)首都瓦萊塔 [2021/04]
  5.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10:摩洛哥(4)菲斯 瓦盧比利斯 卡薩布蘭卡 [2021/05]
  6.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4:馬爾他(1) 姆迪納古城 馬薩施洛克漁村 史前石廟 [2021/04]
  7.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11:摩洛哥(5)卡薩布蘭卡 (完) [2021/05]
  8. 照片回顧 2009/11 義大利 day 9:威尼斯 公交船環島游 [2021/03]
  9.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2:突尼西亞城(1)新城+老城 [2021/04]
  10.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3:突尼西亞城(2)迦太基遺址+藍色小鎮 [2021/04]
  11. 山西陝西 9。革命聖地 延安 [2015/10]
  12. 2016/9 紹興二日游 1。咸亨酒店 書聖故里 [2016/09]
  13. 酒經沙場 - 旅途中的酒照片 [2015/09]
  14. 2018/8 印度六日:D3 瓦拉納西/恆河晨浴/神廟 (后附印度史學習筆記) [2018/09]
  15. 8天越洋回家過年小記 [2017/02]
  16. 2017/9/3 上海多倫路名人街、千愛里、1933老場坊 [2017/09]
  17. 1。澳大利亞 - 墨爾本 [2015/08]
  18. 2017/12 普吉 D1 芭東海灘 海鮮市場 [2018/01]
  19. 2017/12 普吉 D2 海灘餐館 海豚表演 [2018/01]
  20. 2015/5/3 D4 約旦 瓦迪拉姆沙漠 [2017/12]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6: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