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閱讀,語感及文化

作者:sunnysoon  於 2006-12-26 02: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孩子學英語與讀經忙, 隨手記下家裡的情況。

兩個孩子都是一歲學語之前送回國內父母家中養育了一年不到
24個月大時帶回身邊來的。


女孩子的語言天賦開發得早,女兒2歲時滿口南蠻方言,一回來就入了幼兒園,急劇變化的外在環境需要她掌握英語與華語兩種去和小朋友交流。那時剛剛搬家,住家附近有社區兒童圖書館,就在家門口5分鐘路程遠的地方,女兒與書有緣而且特別喜歡聽童話故事,每隔一二天去一次借它4-8本的書, 每天晚上臨睡前的我們閱讀量至少是4本童書,女兒特別喜歡我們反覆閱讀某本書,大概她覺得華語與方言是相同的(我自己也堅信方言一直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心裡反對不習本族文化而亂學外文與番幫禮節的),她每次都堅持要求借華文書而不是英文書,想她也不容易我們就由著她的要求,大概從此種下了女兒時至今日華語語感優於英語語感的根。你跟她講英文她用中文回答你,我覺得她小腦瓜子里的邏輯思考機器是中文操作的。

男孩子的語言天賦開發得遲,兒子2歲時滿口無言,南蠻之音也是含糊不清,一回來也是入幼兒園,沒有語言能力的他無法與老師及小朋友交流。好在我們預計到了這些情況,在接兒子回來前的一二月重新教4歲多的女兒掌握家鄉方言日用語,那時那些方言在女兒的記憶角落裡還殘存著, 兩個孩子一見如故,女兒第一時間竟成了兒子的通譯員,無論家裡還是學校,可以這樣說前面一二個月女兒是在兒子的班級上度過的(兩人在同幼兒園不同班級),吃飯,上洗手間,沖涼等等都是姐姐幫弟弟完成的(那時我覺得自己很冤大頭,付了兩個小瓜的學費卻是被幼兒園老師辦成了家庭內互助組),那時的女兒可受兒子的老師喜歡了。

這時住家附近的社區兒童圖書館搬掉了,於是我們就每星期去區域圖書館借一次書,在圖書館兒童部呆上一個下午亂翻一通,吃一頓快餐,再搬2040本書回家,開始是因為快餐的因素孩子們是很惦記著去圖書館的,後來就成習慣了。大概接受了兩年多的幼兒園教育女兒借的書已經開始中英參半了,對兒子來說由於沒有語言能力只是光看圖的話中英文書是沒有區別的,帶兩個不大的孩子身為上班族的我們精力有限無法保持象以前一樣繼續開展臨睡前讀書講故事活動了,於是我們買了許多台灣出的童話CD臨睡前放一兩片給兩個小瓜聽。

兩個小孩子自己喜歡玩在一起,兒子也不大喜歡什麼王子與公主之類的童話故事,我們自己也沒有時間單獨教他了,基本上我們要求姐姐教他,姐姐讀簡單的童書給弟弟聽或看書瞎編故事給弟弟聽,或著我們教女兒(功課或一起讀書時)時兒子也陪讀。兒子除了對數學與機械敏感外(二十內的加法幾乎跟他姐姐同時學會的),不大喜歡大人教他讀書,他獨立喜歡自己看,喜歡自己去打開電腦找FLASH看, 由於幼兒園第一年他班上沒有華人老師,在幼兒園接受的華文教育的機會甚少,他的英語語感優於華語語感,你跟他講英文他用馬上用英語來回答你,最可笑的是很多辭彙他是先掌握了英語然後跑來問你:爸爸,helicopter 華語是什麼?」,他小腦瓜子里的邏輯思考機器基本上英文是強勢操作的。

兒子的情況讓我有點擔心,我們無法提供英文文化背景的東西給他提升,他對中華文化的弱勢會讓他處於兩不靠岸的地步,總不能應了新加坡政府與中國人比英文與老外比中文的站略定位吧。看自己他打開電腦翻出來的永遠都是LITTLE FOX之類的英文材料,就是看數學材料也是英文的,以前我試著讀女兒留下來的[中國孩子必讀童話100個]給兒子聽,勉強可以聽完一個故事,(這跟他自己有英文三本書的熱度及他姐姐不聽到晚上11點不罷休的表現是天壤之別)。讓他聽三字經他可以唱得跟流行歌曲一樣搞笑就是不知所云,唯一讓我們覺得還可以介入的是他喜歡[西遊記],[哪吒],[大英雄狄青]等卡通片。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21: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