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chemyhuang)玩了一年有餘,基本上見證了各時期的大事件,最大的感受是很多脖友為了博眼球,增加粉絲,不惜說假話,移花接木,歪曲事實。對他們我的評價是:語不驚人誓不休,為賦新詞強說愁。很多脖友為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不惜創造「數據」。
比如某著名脖友的微博:50%白領認為,房租上漲影響了生活質量(2010年7月23日的微博)。首先,50%這個數據可能是創造出來,沒有標明來源。其次如果我是已經買了房產的白領,房租上漲多少對我來說沒有絲毫影響,相反如果我有好幾套房,我可能因為房租收入高了反而提高生活質量。第三房租上漲了多少會影響生活的質量,10%?20%?當然不可否認這個微博達到了吸引眼球的作用!
對於企業的管理人員來說,這種「假」數據是深惡痛疾。原因不言而喻:造成資源浪費,決策失誤,貽誤戰機等等。簡單總結一下「有問題數據」的幾個方面來源,幫助大家早日練成火眼金睛。(註:有問題的數據並不代表一定是假的數據)
一、隨意編造假的數據來忽悠客戶或老闆
這種情況隨處可見,對於某些人或組織來說,數據的嚴肅性根本就是一句空話,他們是要什麼數據就編什麼數據,他們是的名字叫」編「委。對於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問清楚數據源就可以了。記住「無數據(源)就沒有真相」。
這種情況還有個極端就是創造「數據」。比如報紙的發行量永遠是世界上最難解的謎題,我也不知道答案。我只知道:
1、媒體自己公布的發行量實際上是他們的最高發行記錄,一般來講大家習慣去掉「最高」二字
2、當年某些報紙為了創造最高發行量,直接把報紙從印刷廠拉倒垃圾站,這種情況是公然而無恥的作假,后被禁止
3、前幾年北京地鐵流行買一份1元的報紙送你一瓶價值1~2元的飲料,也是為了變相的創造最高紀錄。對外宣傳是為了讓大家「試看」個人博客:http://chemyhuang.blog.163.com/
二、定向取值問題
這是比一更具有隱蔽性和欺騙性的手段。何為定向取值?就是先假定一個結論,然後選取最利於這個結論的人群進行市場調查或研究,最後號稱這個規律或結論具有普遍性。比如平均工資,我要讓他高,就去寫字樓訪問,我要讓他低,那就如勞務市場吧!這種方法是一種騙人的伎倆,要不得,可是很多人很熱衷!
把這種方法用到極致的是市場調查公司和政府機關。比如某年某地區某高官說要在半年內將房價降價多少以上,半年以後他們真的做到了,可是老百姓並沒有感到房價下降的趨勢,為什麼呢?原來他們玩了個數字遊戲,半年前的樣本是城區的房價平均,半年後加上了郊區的房價后取平均。很簡單吧!鄙視這種行為。
市場調查公司我認為基本上是做良心品質。很多企業的老闆會要求市調公司按照他們的結論來採樣調查,然後用這個數據去公關或說服消費者。好的調查公司這種業務是不接的。可是現在的無良公司很多,對於這種市場調查數據最好是能了解到調查公司是那家,自己分析判斷。
當然遇到好的調查公司的調查數據(意味著調查數據是真實的),有些企業也可以定向取結論。比如(此事例是為了說明問題,假設的數據,千萬不要當真),比如某種牙膏宣傳:使用該品牌的牙膏后將使蛀牙減少23%,這個數據是市場調查后的數據。當然這個數據對你一定是有誘惑力的。因為你認為減少的反義詞就是沒減少!可你是否知道他的背後有可能是這樣的:23%的人蛀牙減少,40%的人沒有任何反應,37%的人蛀牙反而增多了(當然這種可能性不大)。
三、系統誤差
個人博客:http://chemyhuang.blog.163.com/
前兩種情況都是數據人為誤差,有的時候數據分析還有系統誤差出現。好的調查公司的數據很多時候也是有問題的,這個倒不一定是定向取值的問題。舉說明例。假設你要在一個公司內部調查一下大家對新來的總經理的看法,選項有三個:喜歡,沒感覺,不喜歡。並且要求匿名投票,收回選票后數據顯示如下:喜歡-70%,沒感覺-20%,不喜歡-10%。由於是匿名投票你可能認為這個數據沒問題了吧(假設沒有拍馬屁的現象)。
我的回答是不一定。因為很可能還有很多員工根本就沒有投票。他們不投票的原因有可能是不知道,忙沒來得及投等,還有就是這些棄權票很可能都是要投「不喜歡」的人,他們不想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所以他們有目的的放棄了投票。想想聯合國大會的棄權票吧,有點這個意思的吧。
四、眼見為虛
如果上面的幾點還不能忽悠你,那再來個數據加圖表,雙重忽悠。讓你覺得有圖有真相。看看下面這兩張圖,你喜歡那張?

發現不同了嗎?其實上面兩張圖的數據源一模一樣,市場佔有率都是從05年的23.5%增長到2010年24.8%,僅僅增長了1.3%。第一張圖初一看市場佔有率增長得氣勢如虹,第二張毫無亮點!有些公司更缺德,把左邊的數據比率還給隱藏起來,名為保護公司機密!如果那樣你就徹底被忽悠了。
這兩張圖各有用處,比如第一張可以給消費者看,第二張在向董事局要錢的時候可以給董事看!但是這樣都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是挑一個適當的比例尺。
我們來看看這種情況是不是隨處都有,比如最新一期淘寶網的數據魔方上的一張圖,大家看看是不是似曾相識(右邊這張圖):

Y軸的值一般EXCEL會自動調整,當然也可以人為調整,但如果調整過大(比如本例)就一定要醒目的標註出來,否則就有誤導之嫌!
數據障眼法很多,特別是在中國這個盛產山寨和騙子的地方,所以各位,還是擦亮你的眼睛的。助理早日練成火眼金睛。
數據化管理的相關博客:
什麼是數據化管理
如何發現銷售報告中有錯誤的數據
超級數字天才:用數字思考變聰明的案例
幾張非常有用的銷售分析圖表

友情提醒: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用於商業目的,請與他/她聯繫chemyhuang@163.com。如果網路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你的支持!更多原創文章:http://chemyhuang.blog.163.com。在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微博搜索「數據化管理」可以方便的找到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