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印度的毛派游擊隊

作者:sujie_alex  於 2013-1-9 04:5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文|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2評論

關鍵詞:印度毛派

納薩爾派簡介:印度納薩爾派武裝印度的納薩爾派(Naxalites),是印度毛澤東主義革命武裝的一支,之所以被稱為納薩爾派分子,因為這支毛澤東主義者革命武裝1967年首先在西孟加拉邦一個叫納薩爾巴里的村莊開始)。納薩爾派是近年比較活躍的一支南亞革命武裝,其革命活動以「驚人的速度」增加,涉及的地區也越來越廣。印度12個邦的125個地區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納薩爾派毛澤東主義者活動的影響。 據印度政府估計,這支武裝作戰人員上萬,支持者則無法統計,是一支名副其實的最具實力的反政府革命武裝。納薩爾派毛澤東主義者所到之處,驅逐惡霸地主及其私人武裝,把土地和糧食分給農民,推行男女平等,通過槍杆子來確保當地農產品的價格,從而保證了當地窮人的收入。它贏得了居住在印度偏遠的叢林地區,生活最貧窮的民眾的強烈支持。在這裡,根本就沒有電,更不用說電腦了。(來自百度百科)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月8日報道,印度警方稱,該國軍方7日與毛派反政府武裝組織在位於東部的恰爾肯德邦發生交火,造成7名軍警死亡,至少9名軍警受傷。

賈坎德邦警察廳長拉思透露,武裝分子共襲擊了50名安保人員,雙方交火持續了7小時。7名死亡軍警的屍體已被運走。

圖左為2006年3月,加爾各答,毛派支持者舉著印有毛澤東頭像的旗幟參加反美遊行。 圖右為2004年7月,海得拉巴,毛派武裝領導人在烈士紀念碑上高喊口號,舉行反政府集會

圖左為2006年3月,加爾各答,毛派支持者舉著印有毛澤東頭像的旗幟參加反美遊行。 圖右為2004年7月,海得拉巴,毛派武裝領導人在烈士紀念碑上高喊口號,舉行反政府集會

盤踞在印度中部和東部多個邦的毛派反政府武裝分子,自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武裝叛亂活動,被印度總理辛格稱為「國內安全的最大威脅」。

2009年6月,印度警察在中部恰爾肯德邦遭遇毛派共產黨游擊隊埋下的地雷,至少11名警察與安全人員死亡,重傷六人。與此同時,毛派共產黨還在偏遠地區建立了共產主義政權。報道說,毛派共產黨主要集中在印度中部的切蒂斯格爾邦、恰爾肯德邦和安德拉邦,武裝成員據說有3萬人左右。成員以城鄉貧困激進青年為主,經常襲擊政府軍警,勒索工程包商,甚至在若干偏遠地區成立稅收、司法等「行政機構」,儼然地方政府。

毛派擁有完整的指導武裝鬥爭的理論框架。2007年1月,其在秘密召開的全國第九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指導該黨今後工作的5個綱領性文件

毛派擁有完整的指導武裝鬥爭的理論框架。2007年1月,其在秘密召開的全國第九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指導該黨今後工作的5個綱領性文件

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曾多次公開表示,毛派共產黨叛亂問題已成為印度內政安全最大的威脅,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解決此一問題。

印度毛派簡介

印共毛派革命始於1967年,以西孟加拉邦的下層階級為獲得土地而暴動襲擊地主為發端,事發村莊「納薩爾巴里」遂成為毛派的別名。這被看成印度人民戰爭的一個轉折點。中國《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春雷隆隆」(a peal of spring thunder,意譯),對這一起義給予高度評價。毛派的綱領是解放沒有土地的貧農和低種姓階層,實現印度社會的變革。

1969年,以武裝起義為鬥爭手段的印共(馬列)成立,但不到兩年,這個政黨就分裂了在整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印度毛派支離破碎,但是堅持毛澤東的階級鬥爭和人民戰爭理論,仍然是他們的共同點。直到1993年4月11日,讀者在《印度時報》上又讀到了一段文字:「極左分子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有明顯的回潮趨勢。」

1993年開始,印度綿延的貧困山區為毛派提供了舞台,他們的勢力也從原來的4個邦擴展到印度28個邦中的13個邦。1992年,印度前總理拉奧誠懇地向民眾道歉,認為政府始終沒有解決好土地改革的問題,而相關的承諾其實早在獨立前就已經做出。此後,一個選舉接一個選舉,貧困地區農民的生活並為因此改善。而毛派的核心目標——土地革命正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最大資本。在印度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印度農民的自殺率近年來也扶搖直上,社會分化加劇。印度國內貧富分化極其嚴重,有人形象地形容,印度10.5億人口中有80%以上生活在「牛車經濟」中,連自行車都買不起;另有15%的人生活在「兩輪車經濟」中,他們買得起小型摩托車;只有2%的人生活在「飛機經濟」中,他們獨佔了印度經濟「奇迹」的成果。

印度官方公布的印共(毛主義)游擊隊活動範圍

印度官方公布的印共(毛主義)游擊隊活動範圍

印度毛派領袖相信,毛澤東主義是馬列主義的發展,而他們的理論變化是,不再用上所有的力量去打贏一場戰爭,而是一邊採取偷襲戰術,一邊鞏固自己的根據地,毛澤東的游擊戰爭思想對他們的影響很深。

在許多地區,毛派游擊隊已經取代政府來管理當地,並依靠稅收來維持自己的生存。比如恰蒂斯加爾邦的叢林里盛產竹子,毛派就嚮往來於叢林的竹子商人收取賦稅,並要求當地的道路建設公司同樣為之。而當政府帶領軍隊來到山區清剿毛派的時候,他們總是能受到當地農民的保護。印度毛派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們建立了嚴密的地下組織,這使得不了解當地情況的軍隊和警察很難對他們有所行動。

進入新世紀后,面對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由印共(馬列)分裂出來的幾個主要黨派均希望能重新合併,以帶領農民運動走出低谷。在這種背景下,2004年9月,印共(毛)正式成立,由賈納帕蒂出任總書記。

印共(毛)甫一成立,便顯露出凌厲的攻勢。其採取的第一個比較大的行動是在北方邦金道利縣進行的伏擊戰,共打死19名警察。之後,類似的襲擊活動就像滾雪球般越來越大,越來越頻繁。

2005年11月,1000多名毛主義分子襲擊了比哈爾邦的傑哈納巴德監獄,釋放了大約350名毛主義囚犯,其中包括該黨領導人之一的A.卡努,並搶走了幾百條槍和大量彈藥。這一年印共(毛)共發動了1608起暴力事件,造成了566人死亡。2006年印共(毛)發動的暴力事件次數雖略有下降,為1509次,但造成的死亡人數卻上升了,為678人;2007年其發動的暴力事件又有所增加,為1 565起,造成了696人死亡。2008年印共(毛)進一步加大了襲擊力度。2月,毛主義分子襲擊了奧里薩邦一座警察訓練學校兼軍火庫,打死了10名警察,搶走了一批武器彈藥;6月,警方特種部隊在渡江追剿毛主義分子時遭遇襲擊,有3 9名特種部隊官兵溺亡;7月,一輛滿載警察特種部隊人員的裝甲車觸雷爆炸,乘員24人悉數喪生,地雷系由毛主義分子埋設。

隨著襲擊活動的不斷增多,印共(毛)控制的地盤也迅速擴大。在2003年末,印度只有9個邦 55個縣處於各個毛主義派別的影響之下,但到了 2004年,這一數字增加到13邦156縣。目前,印共(毛)已在28個邦中的16個邦擁有了自己的活動範圍,在600個地區中的165個地區有著比較大的影響,其活動範圍從印度與尼泊爾的交界處一直延伸到印度的西海岸,影響面積達9.2萬平方公里,處於其影響下的人口更是多達1.8億——也就是說印度每 6個人中就有1 個人生活在印共(毛)的「紅色旗幟」之下。

據估計,印共(毛)的武裝人員有2.5萬人,在村一級的外圍成員有5萬人,擁有的武器超過了2萬件,大多是步槍、衝鋒槍和火箭彈。

印共(毛)並非只是一介草莽。它有著完整的指導武裝鬥爭的理論框架。2007年1月,其在秘密召開的全國第九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指導該黨今後工作的5個綱領性文件——《高舉馬列毛主義的光輝旗幟》、《黨綱》、《黨章》、《印度革命的戰略和策略》以及《關於當前國內外形勢的決議》。

在《黨章》中,印共(毛)決心以「馬克思、列寧、毛澤東主義」作為其指導思想,堅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在此基礎上,印共(毛)將自己的奮鬥目標劃分為3個階段:近期目標是建立一個緊湊的紅色革命區域,這個區域從尼泊爾邊界到比哈爾邦再到安得拉邦,同時尋求人民民主;中期目標是作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在印度繼續開展已在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以「間接統治、剝削和控制」為形式的新殖民主義;終極目標是通過長時間的武裝鬥爭奪取政權,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Giada 2013-1-9 05:21
印度不是在反強姦嗎?怎麼有冒出遊擊隊來?
回復 Giada 2013-1-9 06:05
總裁判: 消息傳到我們這裡,還不是和強姦犯泰森一樣,紋著毛主席的頭像?
   強姦犯泰森紋著毛主席的頭像?那些強姦犯是印度游擊隊的人?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2: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