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NNIC2011.7
摘要:網際網路繼續向低端學歷群體滲透。2011 年上半年,我國網民中低學歷網民繼續增加, 初中及以下學歷網民佔比從 2010 年底的 41.2%攀升至 43.8%。而高中以上學歷群體從 58.9% 降低為 56.1%。
**********************************************
一、網民規模
(一)總體網民規模
截至 2011 年 6 月底,我國網民總數達到 4.85 億,網際網路普及率為 36.2%,較 2010 年底 提高 1.9 個百分點。
儘管網民規模仍然保持增長,但是增長速度明顯減緩。2011 年上半年網民增長率為 6.1%, 是近年來最低水平。新增網民為 2770 萬,網民增長的絕對數量也小於去年同期(2010 年上 半年)3600 萬的水平。
在 8.15 億非網民中,「不懂電腦/網路」是其不上網的重要原因,而且這一因素的影響力 度還在加大。2009 年底,有 32.6%的非網民是由於不懂電腦/網路而不上網,2011 年 6 月調 查顯示,由於缺乏網路技能而沒有上網的非網民達到 47.9%,這些人群往往是高齡群體和農 村人口。而「不感興趣」和「上網費貴」等制約非網民上網因素的影響力在下降。因此,除 了在接入條件和硬體設備上進一步降低門檻外,更需要加強高齡和農村地區人群對電腦和網 絡的基礎知識普及,提升其基本的網路操作技能。
(二)家庭寬頻網民規模
截至 2011 年 6 月底,家庭電腦寬頻上網網民2規模達到 3.90 億人,占家庭電腦上網網民 的 98.8%,較 2010 年底增加 840 萬人。
(三)手機網民規模
2011 年上半年,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繼續穩步擴大。截至 2011 年 6 月底,我國手機網民 3達 3.18 億,較 2010 年底增加 1495 萬人。中國的手機網民數儘管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增 長速度明顯放緩。
二、接入方式
(一)上網設備
2011 年上半年,74.0%的網民使用台式電腦上網,使用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上網的網民分 別為 65.5%和 46.2%。
與 2010 年底相比,網民中使用台式電腦上網的比例減少 4.4 個百分點,使用手機和筆 記本電腦上網的比例小幅波動,使用其他設備上網的網民比例從 0.5%上升至 1.0%。
(二)上網地點
2011 年上半年,91.3%的網民在家上網,在網吧、單位和公共場所上網的網民分別為 26.7%、33.0%和 14.8%。
與 2010 年底相比,網民在家上網的比例提高 2.1 個百分點,在網吧上網的比例從 35.7% 降低至 26.7%,下降 9 個百分點。
(三)上網時長
2011 年上半年,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長為 18.7 個小時,較 2010 年底增加 0.4 個小時。
三、網民屬性
(一)性別結構
截至 2011 年 6 月底,我國網民男女性別比例為 55.1:44.9,男性群體佔比有所下降, 但是仍高出女性 10.2 個百分點。
(二)年齡結構
網民年齡分佈重心繼續向中高齡偏移。除 20-29 歲的網民比重繼續加大外,50 歲以上 各年齡段網民數量增長較為突出,整體佔比從 2010 年底的 5.8%攀升至 7.2%。而 10-19 歲的 網民佔比從 27.3%下降到 26.0%。
(三)學歷結構
網際網路繼續向低端學歷群體滲透。2011 年上半年,我國網民中低學歷網民繼續增加, 初中及以下學歷網民佔比從 2010 年底的 41.2%攀升至 43.8%。而高中以上學歷群體從 58.9% 降低為 56.1%。
(四)職業結構
網民中學生群體佔比最高,達到 29.9%。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中,領導幹部佔整體網民的 1.7%,一般職員占 2.4%。企業/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佔整體網民的 0.8%,中層管理人員占 4%,一般職員為 10.9%。另外,專業技術人員占 8.7%;製造業/生產性企業工人和商業/服 務業職工分別占 4.8%和 3.6%;農民占 5.3%;個體戶/自由職業者占 14.6%。
(五)收入結構
網民的收入分佈結構繼續向兩端擴展。與 2010 年底相比,無收入群體網民佔比從 4.6% 上升到 7.7%,月收入在 2001 元以上的網民佔比也從 33.3%上升至 37.1%。
(六)城鄉結構
截至 2011 年 6 月底,我國農村網民規模為 1.31 億,佔整體網民的 27%,較 2010 年底 增長 4.9%。隨著農村網際網路接入條件不斷改善,農村網路硬體設備更加完備,農村地區網 民規模在持續增長。但由於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地區的人口大量向城市轉移,使得 農村網民規模增長相對不明顯。
2011 年上半年微博用戶規模保持迅猛增長的態勢。截至 2011 年 6 月底,中國微博用戶數量達到 1.95 億,半年內增長了超過兩倍,增長率為 208.9%。網民使用率從 13.8%迅速提升至 40.2%,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網際網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