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書品 - 庾肩吾

作者:sujie_alex  於 2011-2-14 13: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詩詞書畫

書品----------------------------------------------
  元靜先生曰:予遍求邃古,逖訪厥初,書名起於「玄」、洛,字勢發於倉史。故遣結繩取諸爻象,諸形會諸人事,未有廣此緘滕,深茲文契。是以一畫加「大」,天尊可知;二「方」增「土」,地卑可審。日以君道,則字勢圓;月以臣輔,則文體缺。及其轉注、假借之流,指事、會意之類,莫不狀范毫端,形呈字表。開篇玩古,則千載共朝;削簡傳今,則萬里對面。記善則惡自削,書賢則過必改。玉曆頒正而化俗,帝載陳言而設教。變通不極,日用無窮。與聖同功,參神並運。爰洎中葉,舍繁從省,漸失潁川之言,竟逐雲陽之字。若乃鳥跡孕於古文,壁書存於科斗。符陳帝璽,摹調蜀漆。署表宮門,銘題禮器。魚猶舍鳳,鳥已分蟲。仁義起於麒麟,威形發於龍虎。雲氣時飄五色,仙人還作兩童。龜若浮溪,蛇如赴穴。流星疑燭,垂露似珠。芝英轉車,飛白掩素。參差倒薤,既思種柳之謠;長短懸針,復想定情之制。蚊腳傍低,鵠頭仰立。填飄板上,繆起印中。波回墮鏡之鸞,楷顧雕陵之鵲。並以篆籀重複,見重昔時。或巧能售酒,或妙令鬼哭。信無味之奇珍,非趨時之急務。且具錄前訓,今不復兼論。惟草正疏通,專行於世。其或繼之者,雖百代可知。尋隸體發源,秦時隸人下邳程邈所作。始皇見而重之,以奏事繁多,篆字難制,遂作此法,故曰「隸書」,今時正書是也。草勢起於漢時,解散隸法,用以赴急。本因草創之義,故曰「草書」。建初中,京兆杜操始以善草知名,今之草書是也。余自少迄長,留心茲藝。敏手謝於臨池,銳意同於削板。而蕺山之扇,竟未增錢;凌雲之台,無因誡子。求諸故跡,或有淺深,輒刪善草隸者一百二十八人。伯英以稱聖居首,法高以追駿處末。推能相越,小例而九,引類相附,大等而三。復為略論,總名《書品》。
 
  張芝(伯英)
 
  鍾繇(元常)
 
  王羲之(逸少)
 
  ──右三人上之上
 
  論曰:隸既發源秦史,草乃激流齊相。跨七代而彌遵,將千載而無革。誠開博者也。均其文,總六書之要;指其事,籠八體之奇。能拔篆籀於繁蕪,移楷真於重密。分行紙上,類出繭之蛾;結畫篇中,似聞琴之鶴。峰崿間起,瓊山慚其斂霧;漪瀾遞振,碧海愧其下風。抽絲散水,定其下筆;倚刀較尺,驗於成字。真草既分於星芒,烈火復成於珠佩。或橫牽豎掣,或濃點輕拂。或將放而更留,或因挑而還置。敏思藏於胸中,巧意發於毫銛。詹尹端策,故以述其變化;英韶傾耳,無以察其音聲。殆善射之不注,妙斫輪之不傳。是以鷹爪含利,出彼兔毫;龍管潤霜,游茲蠆尾。學者鮮能具體,窺者罕得其門。若探妙測深,盡形得勢。煙華落紙將動,風彩帶字欲飛。疑神化之所為,非人世之所學。惟張有道、鍾元常、王右軍其人也。張工夫第一,天然次之,衣帛先書,稱為草聖;鍾天然第一,功夫次之,妙盡許昌之碑,窮極鄴下之牘;王工夫不及張,天然過之。天然不及鍾,工夫過之。羊欣云:「貴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撮眾法,備成一家。」若孔門以書,三子入室矣。允為上之上。
 
  崔瑗(子玉) 杜度(伯度)
 
  師宜官 張昶(文舒)
 
  王獻之(子敬)
 
  ──右五人上之中
 
  論曰:崔子玉擅名北中,跡罕南度。世有得其摹者,王子敬見之稱美,以為功類伯英。杜度濫觴於草書,取奇於漢帝。詔復奏事,皆作草書。師宜官鴻都為最,能大能小。文舒聲劣於兄,時雲亞聖。子敬泥帚,早驗天骨。兼以掣筆,復識人工。一字不遺,兩葉傳妙。此五人允為上之中。
 
  索靖(幼安) 梁鵠(孟皇)
 
  韋誕(仲將) 皇象(休明)
 
  胡昭(孔明) 鍾會(士季)
 
  衛瓘(伯玉) 荀輿(長胤)
 
  阮研(文幾)
 
  ──右九人上之下
 
  論曰:幼安斂蔓舅氏,抗名衛令。孟皇功盡筆力,字入帳中。仲將不妄染毫,必須張筆而左紙,孔明動見模楷,所為胡肥而鍾瘦。休明斟酌二家,驅駕八絕。士季之范元常,猶子敬之稟逸少。而功拙兼效,真草皆成。伯玉遠慕張芝,近參父跡。長胤狸骨,方擬而難迨。阮研居今觀古,盡窺眾妙之門。雖復師王祖鍾,終成別構一體。此九人允為上之下。
 
  張超(子並) 郭伯道
 
  劉德升(君嗣) 崔寔(子真)
 
  衛夫人(茂猗) 李式(景則)
 
  庾翼(稚恭) 郗愔(方回)
 
  謝安(安石) 王珉(季琰)
 
  桓玄(敬道) 羊欣(敬元)
 
  王僧虔(孔琳之) 孫琳之(彥琳)
 
  殷鈞
 
  ──右十五人中之上
 
  論曰:子並崔家州里,頗相仿效,可謂醬醎於鹽,冰寒於水。伯道里居,朝廷遠討其跡;德升之妙,鍾、胡各采其美。子真俊才,門法不墜。李妻衛氏,自出華宗。景則毫素流靡,稚恭聲彩遒越。郗愔、安石,草正並驅;季琰、桓玄,筋力俱駿。羊欣早隨子敬,最得王體。孔琳之聲高宋氏,王僧虔雄發齊代。殷鈞頗耽著愛好,終得肩隨。此一十五人,允為中之上。
 
  魏武帝(曹操孟德) 孫皓(吳王元宗)
 
  衛覬(伯儒) 左子邑(伯字子邑)
 
  衛恆(巨山) 杜預(元凱)
 
  王廙(世將) 張彭祖
 
  任靖 韋昶(文休)
 
  王修(敬仁) 張永
 
  范懷約 吳休尚
 
  施方泰
 
  ──右十五人中之中
 
  論曰:魏帝筆墨雄贍,吳主體裁綿密。伯儒兼敘隸草,子邑分鐮梁邯。巨山三世,元凱累葉。王廙為右軍之師,彭祖取羲之之道。任靖矯名,文休題柱。敬仁清舉,致畏逼之詞;張、范遞時,俱東南之美。施、吳鄴下,同年後萃。此十五人,允為中之中。
 
  羅暉(叔景)
 
  趙襲(元嗣) 劉輿
 
  張昭 陸機(士衡)
 
  朱誕 王導
 
  庾亮(元規) 王洽(敬和)
 
  郗超(景興) 張翼
 
  宋文帝(姓劉,名義隆) 康昕
 
  徐希秀 謝朓(玄暉)
 
  劉繪 陶隱居(名弘景,字通明)
 
  王崇素
 
  ──右十八人中之下
 
  論曰:叔景元嗣,並稱四州。劉輿之筆札,張昭之無懈。陸機以弘才掩跡,朱誕以偏藝流聲。王導則列聖推能,庾亮則群公挹功。王洽以下,並通諸法。郗超以晚年取譽,張翼善效,宋帝、庾昕、希秀孤生。謝朓、劉繪,文宗書范,近來少前。陶隱居仙才翰彩,狀于山谷;王崇素靡倫篇筆,傳於里閭。此十八人,允為中之下。
 
  姜詡 梁宣
 
  魏徵(玄成)
 
  韋秀 鍾輿
 
  向泰 羊忱
 
  晉元帝(景文) 識道人
 
  范曄(蔚宗) 宋炳
 
  謝靈運 蕭思話
 
  薄紹之(敬叔) 齊高帝
 
  庾黔婁 費元瑤
 
  孫奉伯 王薈
 
  羊祐(叔子)
 
  ──右二十人下之上
 
  論曰:此二十人;並擅毫翰,動成楷則。殆逼前良,見希后彥。允為下之上。
 
  楊經 諸葛融
 
  楊潭 張炳
 
  岑淵 張輿
 
  王濟 李夫人
 
  劉穆之(道和) 朱齡石
 
  庾景休 張融(思光)
 
  褚元明 孔敬通
 
  王籍(文海)
 
  ──右十五人下之中
 
  論曰:此十五人,雖未窮字奧,書尚文情。披其叢薄,非無香草;視其涯岸,皆有潤珠。故遺斯紙,以為世玩。允為下之中。
 
  衛宣 李韞
 
  陳基 傅廷堅
 
  張紹 陰光
 
  韋熊 張暢
 
  曹任 宋嘉
 
  裴邈 羊固
 
  傅夫人 辟閭訓
 
  謝晦 徐羨之
 
  孔閭 顏寶光
 
  周仁皓 張欣泰
 
  張熾 僧岳道人
 
  法高道人
 
  ──右二十三人下之下
 
  論曰:此二十三人,皆五味一和,五色一彩,視其雕文,非特刻鵠;人人下筆,寧止追響。遺跡見珍,余芳可折。誠以驅馳並駕,不逮前鋒;而中權後殿,各盡其美。允為下之下。
 
  今以九例,該此眾賢。猶如玄圃積玉,炎洲聚桂。其中實相推謝,故有茲多品。然終能振此鱗翼,俱上龍門。儻后之學者,更隨點曝雲爾。
 
[評點]庾肩吾(487- 551),字子慎,一作慎之。南陽新野(今屬河南省)人。世居江陵。初為晉安王國常侍,同劉孝威、徐攡諸人號稱「高齋學士」。歷仕太子中庶子、進度支尚書、江州剌史等職,封武康縣侯。工詩,其詩雕琢辭采,講究聲律。胡應麟稱其詩「風神秀相,洞合唐規」。《書品》為其重要的書法論著,文中挑選了以東漢張芝居首的草、隸書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級。此書的特點在於不是就每件作品加以品評,而是就每一級集中綜合品評,區分優劣。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6: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