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到的歷史都說明亡於李闖,而中國亡於吳三桂。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把滿人放入中國,致使中國又一次遭受異族入侵和統治。
還有一個漢奸,叫石敬瑭,他認了一個比他小十來歲的乾爹,並把燕雲十六州孝敬給爸爸,致使中國北部失去了屏障,導致了宋朝的消亡,中國第一次全面被異族統治近百年。(南北朝五代就不算了,儘管是胡人統治,可他們都皈依了漢姓,而且管轄地方也最多不過半個中國。)
石敬瑭到底是漢還是胡,尚待存疑。不過有人說了,五代史對所有的胡人皇帝都有說明,唯獨沒有石敬瑭,所以默認值取為漢,儘管他出生於胡地。再說了,他做中原的皇帝,就代表著中原的利益,不論他是漢是胡,出賣燕雲十六州就是漢奸。
原來也不過人云亦云,書讀得多了,仔細一想,覺得這種說法大謬。
先說燕雲十六州,不過就是借著山勢,消減北方蠻族騎兵優勢,在北方蠻族和平原富庶之地設立一個緩衝而已。那麼長的邊界,哪裡能都駐紮軍隊把守呢?取決於勝敗的還是實力。如果說燕雲十六州有用,那麼遼得到了十六州為何還會被金所滅,金佔據了半個中國,最終還是死於蒙古人之手?明朝時,瓦剌曾經多次入侵,還捎帶上明朝皇帝打獵去。可見地是死的,人是活的。
再說山海關,只不過是從東北進入中原的路徑之一。在吳三桂開關之前,滿清已經有過多次入侵記錄,最遠曾經到過河北山東。北京是天子守國門,更是深受其害,多次調兵勤王。袁崇煥就是因此而死的。
清軍的入侵是預謀已久的,不論吳三桂是死守還是開關,都和局勢無關,最多是延遲還是加快這個進程而已。
要說地勢險要,首數蜀地。從中原入蜀,只有從陝走蜀道翻秦嶺大巴入川,或者從湖北走水路逆流而上。因為易守難攻,所以自成一體。每當亂世,蜀地往往置身其外。佔有蜀地,進可北伐,奪取漢中富庶之地,威脅長安潼關,覬覦中原;退則可固守天險,逍遙自在。即便如此,蜀地多次易主,大部都是由外攻破。比較出名的有鄧艾、王全斌和張獻忠。
蜀地尚且如此,更別提不算特別險要的燕山太行山了。把外部勢力征服中原的原因歸結於某個人或者某個關隘的失陷,不是推卸責任就是不認真反思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