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文非常優美,但是我們還要承認中文並不是那麼精確,有很多時候容易引起歧義。
一個笑話說的是一個美國人學中文非常困惑,抱怨道:中文真是奇怪,可以用多種說法表達同一個意思。說「中國隊戰敗了美國隊」,那是中國人贏了;可說「中國隊戰勝了美國隊」,還是你們贏了。
其實中文的歧義古皆有之。古代科舉,為了防止替考作弊,儘管沒有照片,卻需要寫上相貌描述。有個考生特意在考前去修了面,結果看門的不讓他進,因為準考證上寫的是「微須」,而眼前這個人面上光光。考生爭辯道:微者無也,此乃通假。把門的也讀過書,呵斥道:胡說。難道「孔子微服而行」是說孔子裸奔不成?
我弟弟在一個國有特大企業中負了一點小責。前兩天我和他聊天,他說想在很忙。我說:「忙點好呀,總比沒事也沒錢好。現在加班多嗎?」他說:「星期六星期天基本上沒有。」我說:「那就挺好的。平時忙點沒關係,周末帶孩子出去玩玩也挺好的。想當初我在私企時候.....」話沒說完,我弟弟打斷我的話:「我是說基本上沒有周末,天天上班,還沒有加班費。」
嗚呼哀哉,國營企業,比我們那時候還狠。大鍋飯鐵飯碗沒了、公費醫療沒了、勞動法也沒有了,那麼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究竟換來了什麼?共產黨的老祖宗馬克思描寫的血淋淋的勞資關係在資本主義國家消失了,在社會主義中國又復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