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看電視時,是在當年的核工業部九院的某一個所里看的,那時或許我還小吧,但依然清楚地記得很多人圍在一台最多12英寸的彩色電視機前看相聲。那時,即使是九院這樣的單位,公共場所放的也依然是小電視,而且放在一個木箱架子里,上了鎖的。
其後,記得的就是我二爸把他家的東芝還是日立牌的彩色電視機從遙遠的甘肅拉回來,給我婆婆做生日。可惜,那時,山溝溝里遠遠沒有接收信號的設施,電視的扁扁的塑料天線被大家七手八腳地架在了房頂上,也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功夫,出現的人物晃來晃去,黑黑麻麻的,噪音也特別大。從沒有問過婆婆對電視的感受,想必,一定是很高興吧。
接著,俺家周圍的父老鄉親的一家老早買起了一台14英寸的黑白電視,那個時候的孩子可真是高興,幾乎所有家的小孩,有時還有大人都跑那家去看電視。那家主人開始還很熱情,後來,人漸漸地多了,弄得人家一間小屋裡全是人頭,連腳都難以插進。有時主人就會不高興,可小孩子就是想看,唯唯諾諾哆哆嗦嗦地打聲招呼后,厚著臉皮進去。那時的電視劇都是什麼連續劇,一晚上有時放1-2集,每集40分鐘左右,結果搞得主人家也不好休息。
那家的小女兒和我同過學,礙著她的面子,俺也厚著臉皮在那家看了好幾部電視劇,霍元甲,陳真,阿信。血凝,當然,也被媽媽罵得狗血淋頭。其後,媽媽下狠心,買了一台黑白電視機,從此以後,就在俺家自己看了很多很多電視節目。可還是被罵,因為老看電視。當然,也有別家的人到我家來看電視了。那年代,因為可娛樂的東西少,或者說,電視節目製作效果還可以的原因,所以很多電視據至今也依然記得,香港的,台灣的很多。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好像台灣的特別多。街頭巷尾也到處傳送著這些電視節目的片頭或片尾曲。電視中的那些香港和台灣的男女影星也成了我喜歡的對象,記得當時特別喜歡鄭少秋,也喜歡鄭裕玲的幹練。。。那時看過的巴西女奴,神探亨特,卞卡,誹謗,死亡檔案等外國電視節目,也讓我開了眼界。
黑白電視沒有顏色,的確不太還看,後來,就有很多人買那種彩色的紙貼上去看,全當過過癮。
然後,不知哪年哪月,俺家的黑白換成了彩電。等有了彩電時,我已經1年中沒有幾天在家裡了。等我自己買彩電時,已經是90年代中期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