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VS」
「PK」,兩種目前認為比較普遍的解釋:
1、penalty kick的縮寫:PK其實就是指足球中的點球大戰,這一幕往往也是足球運動中最驚心動魄、決定勝負的時刻。(註:penalty: n.處罰, 罰款; kick: v.踢 n.踢)
2、player killing的縮寫:是一種打鬥方式,引申為「單挑」,來源於網路遊戲中玩家之間的對打,是一個電腦遊戲中的專有名詞。(也就是兩個玩家決鬥,單挑決出誰是勝者。是一種非常刺激的玩法,如果你不買某個人的帳,最出氣的辦法就是象劍客 一樣向他發起挑戰,並把他摞倒在台上。) (註:player:n.玩遊戲的人, 比賽者; killing: n.v.殺害)
傳說中「PK」的淵源:PK這個詞從MUD時代就廣為流傳,玩網游的人不知道 PK是什麼意思簡直是不可思議的。PK是Player Killing的縮寫,指的是玩家與玩家間的較量,以一方生命(遊戲中)的終結為直接目的所進行的對抗。國內外的網遊玩家普遍達成共識,中國玩家喜歡 PK,可能與中國淵源久遠的歷史背景有關,在諸侯割據、戰火紛飛的年代誕生出的英雄故事,總能流傳百世,讓後人回味無窮。網路遊戲中恰恰能夠提供一個相似的群雄崛起的大環境,讓那些身在和平年代的玩家們過一把或英雄或梟雄的癮。
「PK」意味著沒有退路的殊死一戰。PK意味著你死我活沒有好好先生,PK意味著勇氣信心不當懦夫,PK意味著對所從事的遊戲規則最高的頂禮膜拜……PK可以令兩個再平凡不過的角色在生死之間煥發出生命的光輝!
「PK」還有一些特點:1、PK把個體的優劣淋漓展現,高下立判;2、PK能夠「人盡其才」,優秀便突出;3、PK真實、直觀、明朗,是外界認識個體的優秀途徑,從經濟觀出發,PK符合新消費觀,突出了賣點。
從「PK」到「VS」:
「VS」與「PK」有著微妙的相同,但是又不能相替。
「VS」是versus的簡寫,versus是拉丁文,表示「相對照、相對立」的意思,它的同義詞是Against(對抗)。VS這個詞及其簡寫,後來被英文採用,又輾轉流人了漢語之中。在英語中,VS是個介詞,它有以下三種典型的用法。
l、體育報道中,表示誰跟誰進行比賽。例如:羅馬VS國際米蘭。
2、一般報道中,表示兩個對立的事物。例如:國家安全VS個人自由。
3、法律文書中,表示誰跟誰發生了訴訟。例如:「布朗VS教育會議」案。
一般情況下,VS都可以翻譯成「對」,比如可以說:「今晚的球賽是羅馬對國際米蘭。」但表示兩種事物對立的時候,「對」往往無法傳達「VS」所包含的 「對抗,對立」的意思。有一部關於美國性書大亨的電影,名叫《人民VS拉里.弗林特》,我們翻譯成《人民反對拉里.弗林特》,其實不盡準確。因為VS只表示兩者對立,並沒有說明誰反對誰。當然,要是翻譯成《人民對拉里.弗林特》,那就不知所云了。正因為「VS」沒有一個確切的漢字與之對應,所以才原裝進口過來。另外,即使在「VS」可以翻譯成「對」的場合,人們也更喜歡用這兩個字母。因為VS放在漢字中非常醒目,起到了分詞的效果,從而給人們的閱讀帶來了方便。不信? 咱們回過頭來分析 《體壇周報》的一則標題。「兩門炮VS六條槍」比「兩門炮對六條槍」看上去更清楚、明白。
「VS」進入漢語之後,只繼承了英語中的前兩種用法。除了「對」這個用法,另一種是在法律文件中,人們一般都把「VS」翻譯成「與」。 漢語為什麼要借用這個外來的字母組合?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漢語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翻譯它;第二,它有比漢字更直觀的作用。
「VS」從球場到公堂,「對抗」的含義就成了「訴訟」,但在老外的眼裡意思依舊,反正球場如公堂,公堂如球場,勝負難說,生死未卜,對抗(抗辯)雙方總要你死我活一爭雄雌,只不過球場上那你爭我奪的肢體語言變成了公堂的舌槍唇劍罷了。「訴訟」一詞中國老百姓更喜歡說「打官司」,所以在特定的司法場合,VS就是「打官司」,「打官司」就是VS,在海外的華文報刊上,有時出現《張三VS約翰》的大標題,華洋雜處的中文讀者就知道是張三和約翰打官司了。現在國內有些時尚報刊把VS作為「遇上」以及「與」的意思,略顯牽強,有時甚至有點荒腔走板,比如「成龍VS梅麗爾」,一看標題,我還以為是成龍「叫板」梅里爾,其實是兩人在一起演戲罷了。有些編輯可能對VS的來龍去脈不是特別的清楚,進而「模糊使用」。但萬一成龍先生認真起來,要與你VS——打官司的話,那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_^
漢語是一門鮮活的語言,兼容並蓄是其特長。既然WTO、CEO這些詞都大搖大擺進入漢語殿堂,那麼PK或者是VS,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對「PK」和「VS」已經有比較清晰和深入了了解了,至於兩個詞在用法中的微妙區別,大家可以自己在日常使用中慢慢體會,英語是一門對語感要求非常高的語言,如果你能感覺到一些看不明道不出的東西,那就真是太厲害了,值得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