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民主化的三條道路

作者:zsyy  於 2010-6-16 14: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雜談|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2評論

中國民主化的三條道路

 

 

張三一言

 

 

[]

 

要了解中國的三條民主化道路,先得從中國的人群的利益與意識型態分類入手。利益與意識型態可有多種不同觀點角度分類,談民主就是談政治,以政治利益和觀點分類:中國人分成極權集團及其同盟者、民眾、介於其間的識字精英。

 

分出了三組人群,就出現三群體各走著或想走的道路,也就有了現實可走或現實中有人想走的三條道路。

 

第一條是極權集團及其同盟正走著一條對民眾政治高壓迫害、經濟掠奪壓榨的道路。

 

第二條是民眾想走的路。占絕大多數的工農和貧窮市民民眾。他們就是受到極權集團及其同盟政治高壓迫害、經濟掠奪壓榨的對象;在政治上他們沒有任何路可走,但是,他們或被迫或自覺地硬闖這條被堵死了的道路,正在嘗試各式各樣的反抗途徑,力圖在無路中走出一條路來。

 

從利益觀點看,第三條就是介於其間的中產者,包括一般教師、企業職員、普通幹部、文化、知識工作者所走的路…但是,這一部分人很不獨立,一些向第一類人群、一些向第三類人群。作為這一派的代表,是他們中為數甚少的一些識字精英。這些識字精英也沒有自己獨立可走之路,連崎嶇小徑的影子也不見。更重要的是,事實上,他們並非想自創一條新路,而是想要走一條騎牆道路──借極權之衢大道走向民主;鼓吹走這條路的聲音頗大。它與反極權民主化道路不同的在於:反極權的民主之路畢竟還能自我主動地闖關、開道,而第三條道路者並沒有辦法使到極權統治者借道與其方便。統治者不借道,他們就寸步難移了。因此,至今為止,只見他們可憐得還沒有見到幾個人能與極權者把酒言歡改良──第三條道路之聲響矣,但行動影子欠奉。

 

這就是我常說的中國沒有改良派的理由。中國沒有改良派,現在自稱和被稱為改良派者又是甚麼呢?答案是:改良鼓吹派。

 

 

[]

 

第一條衢大道,現正車水馬龍;只是塞車、撞車、翻車日多,死傷枕藉。世人共識是:命定「亡途」。

 

人們想要走的第二、第三條,因為尚無路可走,前途後果還談不上。

從邏輯上來說,既然第一條極權之路必然亡途,那麼肯定反極權的第二條道路將必是通途。所以,必然可以走出一條反極權求民主之路;也可以通達民主之鄉。一些人一方面肯定極權必亡,另一方面又說反抗極權的民主革命之路不可行,沒有結果。這有悖於邏輯常識。

 

第三條道路,可統稱為改良道路。不論是在道德上、邏輯上、理論上改良都優於革命。本應作為優選。它的致命點是:此路不通,極權無改良!極權統治下,沒有改良的空間。所有鼓吹現行改良者都是善心可嘉,可惜無不是空想妄想者。在中國政治現實鬥爭中,改良派不像是革命派那樣作為事實存在且有行為的思潮或實力派別,而是不具實形、沒有行為主體、僅僅作為鼓吹者形態存在,所以,我叫它是改良鼓吹派。

 

對民眾而言,在極權條件下,第三條路很容易致害。第一害,以長期可持續迫害與壓榨為代價,換取眼前的極少利益。失去了從根本上改變政治制度和政權的意願和方向。第二害,極權的本性就是要把所有人都逼進敵人的死角,無法不成為民眾的公敵,所以極權與民眾間不能有雙贏。在這種政治現實與政治本質中改良鼓吹派要民眾借極權之道路爭取民主,無疑是要把民眾納入極權設定的空間,讓民眾繼續忍受犧牲和充當奴隸。

 

改良鼓吹派存在也會有一些現實意義和作用的。作用之一是或多或少可以緩和極權的反革命惡勢。其二是為將來可能出現的改良作思想與人材的準備。極權在革命與民眾強大壓力下有向專制轉變的可能,在專制條件下改良可大派用場。

 

 

20100614

 

 

 

施化︰第三條路

http://www.ncn.org/view.php?id=78496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wazhh 2010-6-16 20:43
再給一磚頭
回復 海外憤青 2010-6-17 00:53
你就直接說應該回國扔炸彈不就得了。

告訴你一個絕密消息,共匪頭子胡某下周來多倫多,你們民運黨和CIA協調一下,來他個"多倫多事變",把胡扣下,逼胡民主,中國的民主高潮就會提前到來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2: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