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施化,你說什麼啦?

作者:zsyy  於 2009-7-7 19:3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1評論

施化,你說什麼啦?

張三一言

施化寫了一篇《從孫中山到劉曉波》大文。施化聲援和維護劉曉波,我支持,但要拿革命來陪葬,我反對。以下是我反對的理由。
[一]、以史錯鑒
施化開宗明義說:「以史為鑒,可以明志」。但是,施化只看到史,好像沒有從史中鑒往知今、知來。
例如施化說:「孫中山在西方很多年,好像沒有認真研究過西方的政治體制,去發現人家建國一兩百年,前後換了幾十屆政府,為什麼根本不用發一槍一彈。」這個史當然沒有錯,但是,一拿它來鑒今天的中國現實就變成哈哈鏡裡頭的形象,在扭曲的形象下,所表達的志也就謬之千里。
謬在哪裡?孫中山曾經發表過「走向共和」的演說。單單是「走向共和」這個題目就說明,孫中山「研究過」西方政治體制。在這個演說里,孫中山說:他在流亡奔走各國期間,「把 各國政治的得失源流,拿來「詳細考究」,預備日後革命成功,好做我們建設的張本。…研究所得的結果…創出這個五權憲法」,就是說孫中山不但「研究過」 西方的政治體制,而且還是「詳細考究」。不但「詳細考究」過,還把西方憲政在中國實施在建國大綱中作了規劃:第一為軍政時期,第二為訓政時期,第三為憲政時期。憲政期,就是做到如同西方一樣「根本不用發一槍一彈」去換政府。不但是規劃了實施步驟,事實上也在他的後人努力下實現了中國的民主憲政制度,這就是今天的中華民國。
請施化明鑒。第一,人家是歷經一個動了真刀槍、發了千萬槍、千萬炮、把人送上斷頭台的階段,才把民主憲政之國建立起了的。這個階段,在中國就是孫中山的「軍政時期」。
第二,人家美歐諸國是「建國」一兩百年後,在民主制度(國家)里才「不用發一槍一彈」去「換了幾十屆政府」的。在民主國家建立之前絕對沒有出現過「不用發一槍一彈」去「換了幾十屆政府」的怪事。這裡的「建國」必有之義是:「建立一個民主憲政之國」。施化明鑒,在孫中山始創的的中華民國施行憲政后,也同樣是「不用發一槍一彈」去「換了政府」的。
講了以上事實后,請問:
一,中國目前建立一個民主憲政之國了嗎?
二,人家是發了千萬槍千萬炮的才建立起民主憲政之國,為什麼中國要建立民主之國就不準發一槍一彈?
三,要中國人在專制獨裁下不發一槍一彈去「換」現政府,這是從什麼史鋻出來的大道理?
施化這樣不講邏輯、隨意因果、信口推理,是不是兒戲了一些?

施化說:「劉曉波的政治主張里,軍隊中立,不參與任何國家政治。這對於所有成為中國領袖的前人,都是根本性的進步。」這不是歷史事實。歷史事實是,孫中山沒有建立「黨軍」,他建立的 「國軍」,實質上是國家的軍而不是國民黨的軍。根據什麼這樣說?根據就一是如上所述的建國方略三階段。其一,中華民國並不像共產黨擁有的中國那樣宣稱黨領導軍隊。其二,「軍政」就是黨軍奪權建政;「訓政」就是黨培訓和管理政府;「憲政」就是黨歸原位,和所有民主國家政黨同。其三,不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沒有像共產黨哪樣「把黨支部建立在連里」;現今的現實是國民黨民進黨都黨不擁有軍隊,軍隊歸國家所有;政黨不擁有政府,而且受政府管制。就是說,人家不但說了,而且早就做到了「軍隊中立」!今天在中國提「軍隊中立,不參與任何國家政治」主張,只能說是後知後覺。說這些主張「對於所有成為中國領袖的前人,都是根本性的進步」的人連後知後覺也不是,而是不知不覺。
軍隊中立不參與政治,孫中山等前人不但說了,還做了,而且做到有很好的成績了。不服者請回答:中華民國國軍是國家的,還是國民黨的或民主黨的?國軍是中立的還是有政治(或政黨)偏向的?
施化這樣以史為鑒,越鋻越錯。
 [二]、失實舍理
既然評論和否定孫中山革命,理應以孫中山革命事業為依據。孫中山革命業績是什麼?就是建立民主憲政制度的中華民國。請問蔣經國政府換成陳水扁政府,后又換成馬英九政府,發一槍一彈沒有?它與「一兩百年,前後換了幾十屆政府,為什麼根本不用發一槍一彈」的歐美諸民主國家有什麼不同?把「到現在為止,中國有哪一個政治制度保證了權力平穩交接?國共模式?毛林模式?華鄧模式?鄧趙模式?所有的不過是,指定接班人的連連失敗,推翻現政權的不斷嘗試和保住現政權的瘋狂努力。」的共產黨劣跡扣到孫中山革命頭上去。這樣失實舍理的論述怎麼服人?。
一些反革命者意圖以把假理說上一萬遍變成真理。意圖把現代民主革命與百年前中國的改朝換代劃上等號;不斷地說革命的結果必然是一個新的專製取代舊的專制,意圖用革命與專制劃上等號。這是無視歷史和現實;無視美國立國革命、英國光榮革命、中國民國革命都實現了建立民主憲政國家的目的這些無可質疑的事實。他們有意捨棄、隱瞞這樣一個道理:革命的結果決定於革命所追求的目的。為了「你做皇帝不如我做皇帝」目的而革命,結果就是一個新皇帝取代舊皇帝;為了追求專制而革命,所得的就是專制;為了民主而革命,極大可能就是建立一個民主國家。建立什麼國家與用什麼手段,與革命或不革命,或暴力革命還是和平革命無關。孫中山為民主而革命結果是建立了民主憲政的中華民國,毛澤東為了建立專制獨裁的目的而革命,結果就建立了符合他所追求目的的共產黨一黨專政國家。
施化的把毛澤東的為專製革命視為孫中山為民主革命同同一性質的事,把反民主的毛澤東視作民主提倡者孫中山的徒弟,是失實舍理。
 [三]、重形忘實
施化說:「孫中山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歷史書上,一直被當作國父和教父。效法孫中山,走武裝鬥爭推翻前政權的道路,是他的後人蔣介石和毛澤東的主要實踐。…這個非常誤人。」
評價孫中山到底是以其手段還是以其目標作決論?若以手段作決,那孫中山是正是負,可以討論,但是,沒有結論,不妨各持己見。評論現實或歷史事件到底應該以事件形式作準還是以事件實質作準?我認為應該是實質;應該以其目的和結果作為決定性依據。孫中山的目標是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制度。以結果觀之,不管它經過多少挫折和失敗,其間有過專制獨裁階段,但是其建立民主憲政的中華民國目的實現了,起碼是局部實現了;現正發展中,有可能普及大陸。如果你認同並追求結束專制建立民主憲政架構,而這追求實現了,你說,這是不是進步?
每一個時代都有其局限,以後世的進步狀態要求前人前事是不合理的。若因時代局限(約前百年時代世界主流並非和平演變而是武裝奪權),當時幾乎都用暴力途找尋民主或改制度,若以是否用暴力作判定標準去肯定或否定歷史,那麼,美國獨立戰爭、英國光榮革命都在被否定之列。
施化,你說什麼啦?
你這些話的可能的客觀效果是:目前中國存在多條結束一黨專政制度的道路,從理論上堵死其中一條極具現實意義的是革命道路(不管它是用顏色的還是用大炮的)。
2009/7/4  新世紀

施化《從孫中山到劉曉波》地址:()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底特邊檢 2009-7-7 20:35
support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3: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