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現代石油工業的發源地,美國的石油工業經歷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兩次大繁榮。1972年,美國石油生產水平達到階段性高峰,之後就不斷下降。2008年,美國原油產量(指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統計標準下的包括凝析油在內的原油產量,下同)下降到約4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僅為499萬桶/日。同一時期,沙特、俄羅斯等石油資源大國的原油產量超過美國,輪番成為全球第一。不過,美國儘管產量下降,但仍是世界第三大原油生產國。
進入21世紀,全球非常規油氣活動開始興起。美國開啟了轟轟烈烈的「頁岩革命」。2005年到2010年,美國南部的鷹灘、海因斯維爾及東部的馬塞勒斯頁岩氣等主力產區,開始採取「水平井+水力壓裂」的新技術開採頁岩氣。2011年,在高油價背景下,美國油企開始在北部的威利斯頓盆地巴肯頁岩油開展先導性開發試驗,實現了對巴肯頁岩油的規模效益開發,隨後擴展到對二疊盆地頁岩油大規模開發。到2015年,在油價暴跌的壓力下,頁岩油開採開始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技術方向發展。
在這場頁岩油氣開採技術突破中,美國油氣產量10年時間裡增加了兩倍以上,從天然氣進口國一躍成為出口國。美國的石油工業迎來了第三次大繁榮。 2015年美國原油產量重新邁上900萬桶/日的台階,2018年站上創紀錄的1000萬桶/日水平,2020年完成了從原油的凈進口國到凈出口國的轉變。
今後美國原油產量有望繼續增長一段時間。在今年2月EIA公布的短期能源展望報告中提到,2023年12月美國原油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330萬桶/日,而在2024年,全年的原油日均產量將達到1310萬桶的水平,產量增加的趨勢會延續到2025年,2025年日產量將達到1349萬桶。不過,由於採油鑽機數量的減少,原油產量增長速度在逐漸放緩。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