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林奇案錄第一部之馬家花園劫案
作者: 八峰
第九節
從桃花巷27號現場收隊以後,大部分民警都返回了市局。此時紅日西沉,天色暗淡下來,周源帶著石曉峰和他的得力助手小林,開車來到了那個位於北順街和團結巷交叉路口的老麻抄手攤。
老頭兒一見周源非常高興,連忙招呼三人坐下。周源先拿出一張在出租屋現場用拍立得相機拍的死者照片給老頭看了,「對頭!就是這個人,那個高個子年紀大咧。」老頭看著照片點頭說道。
周源轉過身來坐下,向送來茶水的小姑娘要了三碗紅油抄手、三碗白湯的三鮮抄手、一盤剁成大塊的將軍鍋盔和一大碗蒜泥涼拌竹葉菜,又從旁邊的小雜貨店裡買了三瓶啤酒。
「來,慶賀一下吧,」周源拿起啤酒瓶,三個人碰了一下。
「唉,就是又讓安為民給溜了。」石曉峰仰起脖子喝了一口放下酒瓶、怏怏地說道。周源沒有作聲,津津有味地吃起碗里的抄手來。
「你這個人呀,」周源放下筷子和湯勺,拿起酒瓶又喝了一口,抹抹嘴開了腔:「別那麼悲觀好不好?咱們偵查的進展很明顯嘛——不到四十八小時,找到了劫持安為民嫌犯的住所和相關證據,包括嫌犯留下的痕迹、三輪車車轍印、煤炭粉末和麻繩細絲等都與在馬家花園發現的吻合;嫌犯之一的姚連生雖然死亡,但其身份得到了證實;出租屋裡間地上割斷的麻繩和麻袋,以及麻袋裡安為民的一隻拖鞋,也都證明了我們的推斷——安為民確實是被這兩個嫌疑人於前夜從馬家花園裡劫走,先被送到了桃花巷27號,之後又被另一個身份不明的兇手救走。」
「可是,上面關心的只是安為民的下落,找不到他,咱們就沒法兒交差啊!」石曉峰依然憂心忡忡地說道。
周源沒有接茬,他吃完紅油碗里的最後一個抄手,又把一碗三鮮抄手端到自己面前,用筷子挑著吃了起來,不一會兒他額頭上沁出了細細的汗珠。
「小林,」周源終於放下了筷子,對旁邊正低頭吃面的小林問道:「假如你是安為民,在這樣一個蒙難逃亡之際,成都又不能待,最安全而且最快的是去什麼地方?」
「老家,或者他老婆的家鄉、有可靠親戚朋友的地方。」小林不假思索地答道。
「對呀,」石曉峰也拍了一下桌子:「江油縣——那可是安為民和他老婆生長和發家的地方,親朋好友關係深厚,正是個躲藏的好地方!好在姚局長已經派呂建平他們去了,看來我們要重點調查那邊。」
周源從挎包里拿出來一張地圖指點著說道:「你們看,這裡是出租屋所在的撫琴街,往西北兩公里左右便是成都兩大公交樞紐之一的茶店子汽車站,這裡有開往成都周邊和四川省各地縣的長途公共汽車,安為民和救他的那個兇手在凌晨離開出租屋后很可能趁著黑暗步行來到了這裡,然後搭乘早班汽車逃往了外地。」
「可是他們也有可能坐火車潛逃啊!」小林說道。
「沒錯,他們是有可能去坐火車,但火車站距離出租屋至少有八公里之遙、他們不會捨近求遠,再說去火車站還要穿過一環路以北的幾個繁華街區——這對在深夜裡依靠步行逃亡的兩個逃犯來說風險也太大了,而且從班車次數和發車頻率來說,茶店子開往江油的班車次數也比火車要多很多;因此他們選擇坐火車的可能性很小。」周源分析道。
「好吧,明天一早我就帶人去茶店子汽車站進行重點搜查,不過現在我還得趕回局裡去給姚局彙報。」石曉峰臉上又綻放出了笑容。
「沒問題,你先走吧,小林留下來,今晚我要帶他出去轉轉;還有,請你安排一下,明天我要秘密訊問安為民原來的秘書。」
石曉峰走後,周源和小林也站了起來,付完賬,兩人開車先回到了司法局大院西南角落裡的丙字108號小院、也就是被周源和定國命名為『新篁園』的住所。
「你先坐一下,我進去換個衣服馬上就出來。」周源進門后對小林說道,自己走進了裡面的卧室,十分鐘后,從裡面房間出來了一個斜背著挎包、身材佝僂、鬚髮花白、面容滄桑的老人。
小林有些吃驚地站了起來:「您,您是?」
「對,就是我,化了下妝,咱們走吧,你不用化妝,便衣就行,我們要跟蹤的人沒有見過你。」老頭咧開嘴笑了笑,原來是周源的聲音。
此時已經是晚上七點半,天幕已經完全黑暗下來,城市的街道上亮起了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光。兩個人悄悄地出了門,騎著自行車朝城市西北方向駛去。
二十分鐘后,兩人騎車越過了筧槽河上的一座石橋,沿著河濱一條街道來到一座圍牆環繞的大院外面。
「誒,這不是馬家花園嗎?」小林驚疑地說道。
「別出聲,你先隱藏到大門西北那兩棵大柳樹下去。」周源低聲回應,自己則推著自行車慢慢朝大門口走去。
八點二十分左右,大鐵門開了,從裡面出來一個推著自行車、身著便衣的男人,他左右看了看,見大門口右邊有個老頭兒推著自行車慢步走來,便騎上自行車向左邊東南方向而去。
「跟上去,不要開燈,騎慢一點,過小巷的時候走單線,別跟得太近,不要讓他察覺。」周源對小林招手說道。
兩人一前一後、保持著幾十米的距離,緊緊地跟著前面騎車的男子。穿過了幾條街道和巷子,大約十幾分鐘后,前面的男子騎車來到了九眼橋北面橋頭朝西一側的府河邊上。
昏暗的路燈光亮下,周源和小林看到一個帶著長檐帽、後腦露出紗布繃帶、身材矮胖的年輕男子正在河邊的鐵欄桿旁焦急地等候。見到騎車的男人來到,戴帽子的年輕男子顯得很激動,兩人低聲談論了十多分鐘后,騎車來的男人塞給了年輕男子一包東西、又交代了幾句,兩人便分手離開了。
看著騎車男子消失后,周源便低聲對小林說:「快走,跟上戴帽子的那傢伙!」
兩人立刻尾隨著那身材矮胖的年輕男子來到青年路南面的一個居民區里,看見年輕男子拐彎進入了一棟筒子樓,上了二樓之後進入了右手邊的單元。
「我在這裡守著,你馬上去打電話,讓刑偵處再增派兩個便衣過來,我們要徹夜監控這個地方!」周源對小林低聲說道。
半小時后,兩個便衣民警開著一輛吉普車匆匆趕來,周源隨即安排了三人輪流值班蹲守、徹夜監控年輕男子居住的單元。
「我明天早上六點以前過來,如果在此期間,此人離開這裡,你們要馬上通知我和石隊長,同時秘密跟蹤,掌握他的去向,千萬不要跟丟了!如果萬一被他發現,就立刻逮捕,絕不能讓他逃掉。」周源交代完之後便騎車返回了新篁園。
回到宿舍里,周源發現定國依然沒有回來,便給自己泡了一杯濃茶,開始熬夜閱讀材料,他重點查閱了安為民早年在其家鄉江油縣的歷史與文革期間的活動、以及他調來成都后、於一九七三到一九七四年間作為市革委蹲點幹部在成都市郫縣丹華鄉的活動經歷。周源注意到、安為民在此期間曾寫了一份關於郫縣地區綜合發展的調查報告,上交到當時的市革委、提出了該地區整改農田水利、綜合發展經濟的統籌建議;正是他的這段經歷和報告使其得到了市革委的重視,粉碎四人幫后,他很快被提升為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在材料中,周源還注意到,安為民在郫縣丹華鄉蹲點的時候,不僅親自參加生產勞動,深入基層調查,連吃住也都安排在當地一個姓秦的村幹部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