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等人的滋味

作者:水影兒  於 2009-12-15 04: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女性情感|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從小到大,我有過無數次的等人經歷。最難忘的,是我三四歲時。那年,工廠的階級鬥爭搞得熱火朝天。我這個小不點兒,被無瑕顧及我的父母送到了「長托」。所謂的「長托」,就是小朋友們一星期都吃住在託兒所,只有周末時,才能回家看到爸媽。

那時每周一的早晨,父親會輕輕把我抱起來,放在自行車的橫樑上,再一路磕磕絆絆地把我帶到託兒所。據說每次父親送我到「長托」時,我總會抱著他的大腿不放。哭個天昏地暗后,我再無可奈何地和其它剛剛哭過的小朋友們一同玩兒耍。可以肯定地說,我對哭的記憶,幾乎是零。然而,那種難熬的等人的滋味,令我至今難忘。

那段時間,每日黃昏時,小小的我總會悄悄地趴在託兒所的鐵欄杆上,望著路上三三兩兩的自行車發獃。我幻想著父親的出現,更幻想著誰會把我接回家。這種銘心刻骨的記憶,在我身為人母后體會更深。

孩兒不離娘,不管什麼原因造成的骨肉分離,或多或少都會在幼兒心裡留下一定的印跡。對這種缺憾,大人也許會不以為然。然而,孩子卻是苦得有口難言。這種感覺一直在提醒著我,不管自己多麼忙碌,日子多麼艱難,我要盡量讓我年幼的孩子守在身邊。

長大后,我無助地等過戀人。人來人去,無緣的戀人早就走出了我的視線。出國后,我一次次地等待過親人來美國看看。母親,大伯,二姐,每次與他們相見,都是我人生的盛宴。

短短的幾年來,母親去了,大伯病了,二姐累了,隨著日子的寧靜與平淡,記不清已經有多久了,我的美國生活中,再也沒有親人相聚時的驚喜出現。

大人老了,孩子卻慢慢長大了。孩子,可愛的孩子,開始給了我等待的驚喜和理由。

這個周末,大寶外出到北卡州參加演講比賽。七小時的車程(單程),忙碌的作息時間表,緊張的演講備戰,孩子能吃的消嗎?

為了等孩子回家,我坐卧不寧,我心不在焉。直到今晚11點時,我終於得知,孩子一切平安。

寫下這些字,是想留住這種等人的滋味。對我來說,有人等,是幸福;被人等,是奢望。在等與被等之間,人生倏然而過。

9/14/09  12:07AM

看到雙兒寫的「等待的思考」,想起了俺的這篇塗鴉。俺特別喜歡在線交流,但在忙著看「蝸居」,暫時沒時間啦。關了評論,別砸俺雞蛋。下面這首歌,是俺的最愛之一。雖然在這裡連接失敗,但點擊下面的連接到YOUTUBE上可以聽。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11:4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