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白岩松在耶魯大學演講闡述他自個的中國夢

作者:水影兒  於 2009-4-16 12: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海外文摘|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評論



 3月30日,中央電視台主持人白岩松和央視攝製組赴美國拍攝專題片《岩松看美國》,3月31日白岩松及攝製組從紐約驅車趕往耶魯大學,白岩松向耶魯師生髮表了題為《我的故事以及背後的中國夢》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內容。

  中國夢美國夢

  過去的二十年,中國一直在跟美國的三任總統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魯我才知道,其實他只跟一所學校打交道。但是透過這三位總統我也明白了,耶魯大學的畢業生的水準也並不很平均。

  接下來就進入我們這個主題,或許要起個題目的話應該叫《我的故事以及背後的中國夢》。我要講五個年份,第一要講的年份是1968年。那一年我出生了。但是那一年世界非常亂,在法國有它的這個,巨大的街頭的騷亂,在美國也有,然後美國的總統肯尼迪遇刺了,但是的確這一切的原因都與我無關。但是那一年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雖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個夢想」的這句話卻真正地站了起來,不僅在美國站起來,在全世界站起來。

  但是當時很遺憾,不僅僅是我,幾乎很多的中國人並不知道這個夢想,因為當時中國人,每一個個人很難說擁有自己的夢想。中國與美國的距離非常遙遠,不亞於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但是我並不關心這一切,我只關係我是否可以吃飽。很顯然,我的出生非常不是時候,不僅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對於世界來說,似乎都有些問題。

  1978年,十年之後。我十歲,我依然生活在我出生的時候,那個只有二十萬人的非常非常小的城市裡。它離北京的距離有兩千公里,它要想了解北京出的報紙的話,要在三天之後才能看見,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是不存在新聞這個說法。那一年我的爺爺去世了,而在兩年前的時候我的父親去世了,所以只剩下我母親一個人要撫養我們哥倆,她一個月的工資不到十美元。因此即使十歲了,夢想這個詞對我來說,依然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辭彙,我從來不會去想它。我看不到這個家庭的希望,只是會感覺,那個時候的每一個冬天都很寒冷,因為我所生活的那個城市離蘇聯更近。但是就在我看不到希望的1978年的時候,不管是中國這個國家,還有中國與美國這兩個國家之間,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那是一個我們在座的所有人,今天都該記住的年份。

  1978年的12月16號,中國與美國正式建交,那是一個大事件。而在中美建交兩天之後,12月18號,中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了,那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一年的開始。歷史,兩個偉大的國家,一個非常可憐的家庭,就如此戲劇性地交織在一起,不管是小的家庭,還是大的國家,其實當時誰都沒有把握知道未來是什麼樣的。」

  1988年,那一年我二十歲。這個時候我已經從邊疆的小城市來到了北京,成為一個大學生。雖然我們今天在中國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抨擊中國的高考的制度,認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須承認正是高考的存在,讓我們這樣一個又一個非常普通的孩子,擁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當然,這個時候美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很遙遠的國家,它變得很具體,它也不再是那個過去口號當中的「美帝國主義」,而是變成了生活中很多的細節。這個時候我已經第一次地嘗試過可口可樂,而且喝完可口可樂之後會覺得中美兩個國家真的是如此接近,因為它幾乎就跟中國的中藥是一樣的。

  那個時候我已經開始非常狂熱地去喜歡搖滾樂。那個時候正是邁克爾傑克遜還長得比較漂亮的時候。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的中國,已經開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因為改革已經進行了十年。那一年中國開始嘗試放開很多商品的價格。這在你們覺得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在中國當時是一個很大的邁進,因為過去的價格都是由政府來決定的。但是,就在那一年,因為放開了價格,引起了全國瘋狂地搶購,大家都覺得這個時候會有多久,於是要把一輩子都用的食品和用品,買回到家裡頭。這一年也就標誌之著中國離市場經濟越來越近了。

  當然那個時候沒有人知道市場經濟,也會有次貸危機。當然我知道那一年1988年對於耶魯大學來說格外的重要,因為你們耶魯的校友又一次成為美國的總統。

  1998年,那一年我三十歲。我已經成為中央電視台的一個新聞節目主持人。更重要的是,我已經成為一個一歲孩子的父親。那一年在中美之間發生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主角就是柯林頓。也許在美國你記住的是性醜聞。但是在中國記住的是他那一年訪問了中國。在六月份的時候,他訪問中國的時候,在人民大會堂和江澤民主席進行了一個開放的記者招待會,然後又在北京大學進行了一個開放的演講,這兩場活動的直播主持人都是我。

  在北大的柯林頓的演講當中,由於整個柯林頓總統的演講,用的全是美方所提供的翻譯,我猜想有很多的中國觀眾,是一直知道柯林頓的確在說話,但是說的是什麼不太清楚。所以我在直播結束的時候,說了這樣的一番話,我說看樣子美國需要對中國有更多的了解,有的時候要從語言開始,而對於中美這兩個國家來說,面對面永遠要好過背對背。當然也是在這一年年初,我開上了我人生的第一輛車。這是我在我過去從來不會想到的,中國人有一天也可以開自己的車。個人的喜悅,也會讓你印象很久,因為往往第一次才是最難忘的。

  2008這一年,我四十歲。很多年大家不再談論的「我有一個夢想」這句話,在這一年我聽到太多的美國人在講。看樣子奧巴馬的確不想再接受耶魯佔領美國二十年這樣的事實了。他用「改變」以及「夢想」這樣的辭彙,讓耶魯大學的師生在為他當選總統之後,聽說你們舉行了遊行,甚至慶祝。

  而這一年也是中國夢非常明顯的一年。它就像全世界所有的偉大的夢想都要註定要遭受很多的挫折一樣顯現出來。無論是期待了很久的北京奧運會,還是神舟七號中國人第一次在太空當中行走,那都是很多年前我們期待了很久的一個夢想。但是,突如其來的四川大地震,讓這一切都變得沒有我們期待中的那麼美好。八萬個生命的離開,讓整個2008年中國人度日如年。我猜得到在耶魯校園裡頭,在每一個網頁、電視以及報紙的前面,也有很多的來自中國的人,以及世界各地的人們,為這些生命流下眼淚。但是就像四十年前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卻讓「我有一個夢想」這句話站得更高,站得更久,站得更加讓人覺得極其有價值一樣,更多的中國人也明白了,夢想很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

  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我度過了自己的四十歲的生日。那一天我感慨萬千,因為時間進入到我的生日那一天的時候,我在直播精彩的比賽。二十四小時之後,當這個時間要走出我生日這一天的時候,我也依然在直播。但是這一天我覺得我非常的幸運。因為正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的四十歲,讓我意識到了我的故事背後的中國夢。

  正是在這樣的四十年的時間裡頭,我從一個根本不可能有夢想的,一個遙遠邊疆的一個小城市裡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可以在全人類歡聚的一個大的節日裡頭,分享以及傳播這種快樂的新聞人,這是一個在中國發生的故事。而在這一年,中國和美國相距並不遙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需要。布希總統據說度過了他作為總統以來在國外,一個國家呆的最長的一段時間,就是在北京奧運會期間。菲爾普斯在那兒拿到了八塊金牌,而他的家人都陪伴在他的身邊,所有的中國人都為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祝福。當然,任何一個這樣的夢想都會轉眼過去。在這樣的一個年份裡頭,中美兩國歷史上幾乎是第一次同時發出了「我有一個新的夢想」這樣時候,如此的巧合,如此的應該。

  美國面臨了一次非常非常艱難的金融危機,當然不僅僅是美國的事情,也對全世界有重大的影響。昨天我到達紐約,剛下了飛機,我去的第一站就是華爾街,我看到了華盛頓總統的雕像,他的視線是那麼永久不變地在盯著證券交易所上那面巨大的美國國旗。而非常奇妙的是,在這個雕像後面的展覽館里正在舉行,「林肯總統在紐約」這樣的一個展覽,因此林肯總統的大幅的畫像也掛在那上面,他也在看那面國旗。我讀出了一種非常悲壯的一種歷史感。在離開那個地方的時候,我對我的同事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說,很多很多年前如果美國發生了這樣狀況的時候,也許中國人會感到很開心,因為你看,美國又糟糕了。但是今天中國人會格外地希望美國儘早地好起來,因為我們有幾千億的錢在美國。我們還有大量的產品等待著裝上貨船,送到美國來,如果美國的經濟進一步好的話,在這些貨品的背後,就是一個又一個中國人增長的工資,是他重新擁有的就業崗位,以及家庭的幸福。」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頭,你們是否注意到了,與一個又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緊密相關的中國夢。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在過去這三十年的時間裡頭,讓個人的命運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一個邊遠小城市裡的孩子,一個絕望中的孩子,今天有機會在耶魯跟各位同學交流。或許該換一個視角。去看十三億個非常普通的中國人。他們並不宏大的夢想。改變命運的那種衝動,依然善良的性格,和勤奮的那種品質。今天的中國是由剛才的這些辭彙構成。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頭,中國人看美國,似乎在用望遠鏡看。美國所有的美好的東西,都被這個望遠鏡放大。經常有人說美國怎麼怎麼樣,美國怎麼怎麼樣,你看我們這兒什麼時候能這樣。在過去的好多年裡頭,美國人似乎也在用望遠鏡在看中國,但是我猜測可能拿反了。因為他們看到的是一個縮小了的、錯誤不斷的、有眾多問題的一個中國。他們忽視了十三億非常普通的中國人,改變命運的這種衝動和慾望,使這個國家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但是我也一直有一個夢想。為什麼要用望遠鏡來看彼此?

  當然我也希望非常多的美國人,有機會去看看中國。而不是在媒體當中去看到中國。你知道我並不太信任我的所有的同行。開一個玩笑。其實美國的同行是我非常尊敬的同行。我只是希望越來越多的美國朋友去看一個真實的中國。因為我起碼敢確定一件事情。即使在美國你吃到的被公認為最好的中國菜。在中國都很難賣出好價錢。就像很多很多年之前,在中國所有的城市裡流行著一種叫加州牛肉麵,加利福尼亞牛肉麵。相當多的中國人都認為,美國來的東西一定非常非常好吃。所以他們都去吃了。即使沒那麼好吃的話,由於覺得這是美國來的,也沒有批評。這個連鎖的快餐店在中國存在了很多年,直到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美國,在加州四處尋找加州牛肉麵,但是一家都沒有找到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知道,加州是沒有這種牛肉麵的。於是這個連鎖店在中國,現在處於陸續消失的過程當中。這就是一種差異。但是當人來人往之後,這樣的一種誤讀就會越來越少。

  所以最後我只想再說一句。四十年前,當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的時候,他的那句話「我有一個夢想」傳遍了全世界。但是,一定要知道,不僅僅有一個英文版的「我有一個夢想」。在遙遠的東方,在一個幾千年延續下來的中國,也有一個夢想。它不是宏大的口號,並不是在政府那裡存在,它是屬於每一個非常普通的中國人。而它用中文寫成「我有一個夢想」。

  《岩松美國觀察》採訪手記之——《岩松耶魯演講:我的中國夢》

  (《新聞周刊》記者 彭裔然)

  白岩松的耶魯演講,是在3月底的最後一天,也就是他抵達美國的第二天下午。在當天上午進行了對NBA總裁大衛·斯特恩的專訪之後,幾乎來不及倒時差,他就和《岩松看美國》攝製組一起從紐約驅車趕往位於紐黑文小鎮的耶魯大學。

  雖然原本並不在節目拍攝計劃之內,但耶魯演講顯然是岩松最看重的美國日程之一。以新聞人的身份和民間交流的形式去當地的大學演講,與青年人面對面交流,幾乎已經成為岩松在國外採訪時的一種習慣。他曾在日本名古屋大學發表題為《中國社會的變遷》的演講,而2006年德國世界盃期間,他去了海德堡大學和大學生一起用餐,一起看球。這次他給自己的耶魯演講起的題目是《我的故事以及背後的中國夢》。

  而被譽為「總統搖籃」的耶魯大學顯然是真正的卧虎藏龍之地,甚至說它影響美國歷史進程也不為過。僅僅在過去20年,連續三任美國總統老布希、柯林頓與小布希,都是耶魯畢業生(而美國新任國務卿希拉里當年在耶魯校園圖書館與柯林頓相識相戀的故事也為很多人熟知),這在美國歷史上也創下了紀錄。直到高舉change大旗的哈佛畢業生奧巴馬成為新任美國總統,才讓哈佛生們揚眉吐氣了一把。因為在美國,向來有「先有哈佛後有美國」的說法,而創辦於1701年的耶魯大學則「屈居」美國第二所最古老的高等學府。

  在學風開放的耶魯,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全世界各地學者、政要以及各界精英的演講。但耶魯校方顯然對這次演講給予了「精心」的安排,把演講的地點定在以耶魯畢業生亨利·盧斯(Henry Luce)名字命名的盧斯禮堂(Luce Hall)。亨利·盧斯是《時代》周刊創始人,美國20世紀最著名的新聞人之一,而盧斯禮堂也第一次迎來了中國的新聞人。演講現場的火爆超乎攝製組的想象,不僅過道上擠滿了師生,還有一些人因為晚到而被校園主辦方婉拒在門外。因為耶魯學生向來以個性和尖銳著稱,甚至有時還會有些「傲慢」,岩松顯然事先就做好了「挨磚」的準備,他還和學生們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歡迎大家扔鞋,但最好是兩隻,請記得我的鞋號是43號」。

  岩松的幽默,顯然贏得了年輕人們的喜歡,外國學生們一定想不到,這位來自中國主持人在屏幕上大多數時候給人的印象是不苟言笑。而岩松演講時的開場白也立即獲得了全場師生的笑聲和掌聲,他說「過去的二十年,中國一直在跟美國的三任總統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魯我才知道,其實他只跟一所學校打交道。但是透過這三位總統我也明白了,耶魯大學的畢業生的水準也並不很平均。」

  演講的部分大約持續了四十分鐘,而之後,是岩松與在場學生大約半小時的提問互動。岩松以自己出生的年份1968年作為開始,講述了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五個年份的故事,他是如何從一個邊遠小城的絕望孩子,成長為見證無數重要時刻的新聞人,並以個人命運為線索折射了四十年中美關係發生的深刻變化。他說「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在過去這三十年的時間裡頭,讓個人的命運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而除他之外,還有一個又一個普通的中國人和他們的家庭,在用自己的故事詮釋著這樣的中國夢。

  這是一場有很多「夢想、改變」字眼的演講,既有個人命運,也有國家命運,關於中國,也關於美國。在演講的最後,白岩松用了一個望遠鏡的比喻,形容中國和美國在過去的很多年裡頭缺乏相互的了解和溝通,他說這是兩個都曾經用望遠鏡看彼此的國度,只不過中國看到的是放大的美國,而美國則把望遠鏡拿反了,他們更多看到了一個縮小的錯誤不斷的中國。「我也一直有一個夢想。為什麼要用望遠鏡來看彼此?」「希望非常多的美國人,有機會去看看中國。」

  在耶魯大學,也許這是一次真正的溝通和傳遞,耶魯接收到了來自中國的訊息,而我們也親身感受了美國這所最負盛名大學的魅力。我們也很好奇,演講現場除了中國留學生,為什麼有這麼外國人對一位來自中國的新聞人感興趣?後來在採訪中得知,即使在文化極為多元、種族背景眾多的耶魯大學,中文和中國文化也是相當的流行。中文已經從耶魯大學的第四大外語躍居為第二大外語,僅次於西班牙語。而耶魯大學也會提供一個獎學金,每年資助七八十個學生到中國學習中文。我們甚至在演講現場遇到了金髮碧眼的岩松粉絲——美國女孩戴恩·米勒,她說以前就經常看中央電視台節目,認為白岩松的演講很有意思,特別是「普通話非常標準,非常好聽」。而在岩松演講過程中,她也一直在自己的小本上埋頭苦記。

  而在耶魯的另一個收穫是,我們在演講現場見到了去年美國總統獎獲得者本和朱莉,他們在去年夏天曾作為美國高中生代表受邀來到中國,並參加了中央電視台二套《我們》節目的錄製,談他們眼中的中國。而現在他們已在耶魯大學度過了大半年時光。本談起去年的中國之行依然很興奮,他說中國之行讓他消除了很多誤解,而中美之間的溝通還有很大潛力可挖。他知道北京進行的新的建築規劃,他也很關注生活在中國的人們。而讓我驚訝的是,他最近在讀的一本書,就是關於中國軟實力的。而這位奧巴馬的支持者,說他們下午的課堂上才剛剛討論了中國到底是敵手還是夥伴的話題,而本這個大學一年級新生也對我們用了一個小小的「外交辭令」,他說「從戰略上講,中美兩國應該相互依賴」。
5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芳草 2009-4-18 06:29
精彩,白岩松畢竟是白岩松。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13: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