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作者:水影兒  於 2009-1-2 10: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子女教育|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71評論

本文發表於中國移動《育兒天地—手機報》12月份「海外育兒」周末版。網路轉載請保留作者姓名,謝絕平媒用稿。

陳晚

 

中國孩子和美國有什麼不同嗎?當然有了。首先,他們長得就不一樣。中國孩子是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美國孩子則是藍眼睛黃頭髮白皮膚。說實話,當我們比較任何兩個不同的人或事時,既身處其中又遠觀細玩, 這和霧裡看花水中望月大有相似之處。表面的不同很容易分辨,而骨子裡的差異則不太容易區別。

 

假如你要問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的最大區別是什麼,我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就像比較豬肉和牛肉到底哪個好吃一樣,不同口味的的人一定會有不同的觀點。世上沒有絕對的事物,也沒有絕對的比較。本文因故屬於拋磚引玉類的探討。

 

根據筆者在美國生活十餘載的生活經歷,在我眼中,我能看到的中美孩子有兩大不同:中國孩子比美國孩子用功,美國孩子比中國孩子會白活。

 

毛澤東說過,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就這個問題,我特意走訪了幾位美國重點學校的中國學生。出乎意料卻又在意料之中,孩子們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中國孩子比美國孩子用功。」

 

的確,在孩子的眼裡,中國孩子總是比同齡的美國孩子要忙。一大堆的課外功課和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幾乎佔滿了中國孩子們的課後時間。我女兒六歲時,我們第一次買房,也是第一次和美國人民做鄰居。每天孩子放學后,在我們小區,戶外是跑跑跳跳的美國同齡兒童,屋內則是學中文練鋼琴補算術的女兒。每當美國小朋友上門找我女兒玩兒時,小丫頭總會無可奈何地說,對不起,我要寫作業,然後我還要練鋼琴呢。我站在孩子身邊,看到了美國孩子的一臉失望和我家孩子的一肚子不滿。說實話,我心裡也不是滋味。

 

也許你會問,美國的中國孩子為什麼非要這麼用功呢?我本人在美國的三個州生活過,見識過許許多多的華人家庭。我家女兒的無奈,在很多華人家庭里,都可以看到類似的影子。你信不,即使是美國學校里最優秀的中國孩子,回到家裡,還是離不開課外功課。也許你又會問了,中國孩子本來就不錯了,為什麼還要課後給他們加碼呢?

 

我在美國中部城市聖路易斯生活時,結識一位來自廣州的博士媽媽,她的育兒觀點應該很有代表性。她說,美國小學課外時間這麼多,我看到孩子在家裡沒事晃來晃去的,我心裡鬧得荒。如果不給他們加些課外作業,我覺得對不起他們啊。

 

這就是望子成龍的中國媽媽,這就是中國媽媽的育兒觀。這也是解釋為什麼中國孩子要比美國孩子用功的一大原因。

 

記得多年前我在國內讀初中時,背過英文課本里的幾句話,good, better, best. Never let it rest. 這就是說,好了還要更好。當年我在國內接受的教育理念,正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對孩子們今天在美國的教育。我和那位廣州媽媽一樣,也見不得孩子們在放學后無所事事的樣子。孩子們哪,對不住了,不管你在學校怎麼樣,你還是要繼續加油,好了還要好上加好,懂嗎?不用功,你能最好嗎?

 

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在我美國三個州的十幾年移民生活中,我在觀察自己和其它華人孩子的成長過程時,我發現,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還有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區別,那就是公眾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問題。

 

先以我們成人為例。旅居美國的中國人在談論他們的美國同事時,時常會這樣說,我們單位的那個美國人沒什麼真本事,就是會白活。靠那張嘴,他把老闆哄得團團轉。會白活的人吃香,這世界太不公平了。上面這樣的牢騷在美國的大學,醫院,公司里都可以聽得見。這裡所謂的白活,就是我想說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早在我家孩子上幼兒園時,我就看到了美國和中國小朋友在這方面的不同。每天接送孩子時,我總能聽到美國孩子和老師在滔滔不絕地講東講西。比如,家裡的小狗,路上的汽車,公園的湖水,美國孩子總能沒事找事地說得條條是道兒。可班上的中國孩子們呢?中國孩子大多是當聽眾啊,或者是躲在媽媽的身後,安靜地四處張望著。是我們中國孩子天生不會表達?肯定不是。比如,林妙可這小姑娘,她不僅會表達,還表達到奧運會上去了。是美國孩子的過份自信壓制了中國孩子的表達慾望?這很值得探討和深思。

 

幼兒園裡的中國孩子,大多來自雙職工家庭。在大多數情況下,中國媽媽把孩子往託兒所一扔,馬上就會匆匆趕去上班。相比之下,那些和老師特別愛說的美國孩子,除了他們的語言天賦因素,他們的全職媽媽肯定也給了他們更多無形的鼓勵。比如,我兒子班上有一個叫托米的男孩。每天,他媽媽總會在學校和老師有意多聊一會兒。日子久了,托米在託兒所變得越來越愛說,最後變得和他媽媽一樣地健談。

 

眾所周知,美國婦女做全職媽媽的比中國婦女要多得多。媽媽全職在家裡,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孩子。很多美國全職媽媽,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儘早地接觸群體,她們通常會把孩子送到半天制的託兒所里。比起全職工作的中國媽媽來說,這些美國全職媽媽的時間會富裕得多。她們不僅會在接送孩子時,和老師悠哉悠哉地閑扯,還會去託兒所做義工幫忙。按照簡單的推理,有媽媽在託兒所里幫忙,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大增。有自信心的孩子,肯定就愛說。越說越自信,越自信越愛說。這種正反饋,會讓那些美國孩子越來越會白活,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美國男孩托米一樣。

 

和全職媽媽起類似功效的,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在美國的中小學里,都有由學生家長自願組建的家長會(PTA)。這些家長會,主要負責學校內部各種活動的協調和管理。筆者做過一個有趣的觀察,我發現,活躍在家長會裡的成人們,大多是美國人。雖然有少量的中國人介入其中,但中國人所起的作用可謂是冰山一角。可想而知,美國孩子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他們不僅學會了他們父母的管理能力,也學會了怎麼與人溝通,怎麼口頭展示自己的本事。

 

筆者在俄亥俄大學讀博士時,也親身體會到了中國同學的用功和美國同學的會白活。當時,在我們的生化課上,書面考試得A的幾乎全是中國學生,而課堂口頭報告名列前茅的,幾乎都是美國人。這種巨大的反差,其實也就是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的主要區別。除去第二語言的因素,我們中國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不如美國同學,和我們所受的教育大有關係。

 

記得我在國內受中小學教育時,除了啃書本念課文,我幾乎沒有過課堂表達的其它機會。而在美國小學,從三年級時起,孩子們就有讀書報告的機會。可以想象,當孩子怯生生地第一次站在講台前,害羞是難免的。但這樣的語言能力訓煉,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則是十分寶貴的。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只要用功啃書本,得A的機會就會大增。但那種誇誇其談的口頭演講並非一日之功,絕對是個臨陣磨槍磨不出來的硬功夫。

 

最近,我在和美國馬里蘭州唯一的華裔小學校長孫鳳儀博士訪談時,這位深諳美國中小學教育的孫校長,也提醒華人孩子一定要在美國學校加強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她重點提出,在我們中國文化中,大人們常常會教育孩子要三思而行,不要中斷或者打擾別人說話。她說,如果我們讓孩子刻守這樣的古訓,在美國日後的成長中,華人孩子與老師和同學們交流時一定會有挫折感。當然,如何使用技巧,如何讓自己融入對方的交談,則是門很大的學問。

 

以我家自己的孩子為例,我再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家的三個孩子,功課都不錯,但他們的公眾語言表達能力都有待加強。有時想想,公開站在眾人面前講話,即使是我們成人,都會覺得緊張,甚至會害羞,更不用說是孩子了。為了禰補孩子在這方面的不足,對家裡的小學生,我會盡量抽出時間去學校做義工。每次我去學校幫忙,我六歲的兒子總會自豪地告訴同學,瞧,那是我媽媽。然後,兒子還會和同學們哇拉哇拉順便講講其它雜事。對我家的中學生,我則鼓勵她參加學校的演講比賽班,有意鍛煉孩子在公眾面前的表達能力。這種訓練班通常每周二活動一次,周末會有一整天的演講訓練。雖然大人和孩子都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我卻覺得很值。理由就像前面提過的孫校長所講的那樣。

 

美國著名的演講大師戴爾。卡內基在他的那本風靡全球的「語言的突破」書中前序提到,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取決於他本人的智力和技巧,而另外85%則取決於溝通的能力,講話的技巧以及說服他人的能力。由此可見,「會白活」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假如我們能把中國孩子的用功和美國孩子的「會白活」結合在一起,那培養出來的孩子該是什麼樣呢?不用說,這樣的孩子一定會很棒!樂觀地想象一下,左手用功,右手會白活,這樣的孩子,只要一出手,說不定就是打破天下無敵手啊。

12-18-08  11:34AM

18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1 個評論)

回復 kylelong 2009-1-2 10:17
環境所致。試試比較出生在中國的美國孩子,和出生在美國的中國孩子。有何結論?
回復 hahahajj 2009-1-2 10:18
有的人的能力或許是天生的,有的人的能力或許是後天的。後天的真得是用進廢退。
回復 ww_719 2009-1-2 10:30
姐姐說的不無道理...
也許我是特例,呵呵...我父母是雙職工,我跟大家一樣從小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而我卻特能說,或者說特愛表達自己,從幼兒園時參加的各類演出,小學繼續著我的各個文體班,中學自然還是學校名人...到了大學系裡老師都會認識我,上課也是問題不斷,思維奔逸...無論課上還是台上,基本是,開始第一句有點緊張,而後就滔滔不絕,揮灑自如..哈哈哈...當然本人的問題也不少,比如,有溝通能力,但是沒有講話技巧...
你說我就真是特例嗎?不會吧!
回復 huimelody 2009-1-2 10:36
那是因為在美國社會階層所決定的。白人控制著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在所有種族中是最有權力的,所以白人種族也是最被尊崇的。由於先天的背景原因他們的孩子自然不必像華人這樣奮鬥出來。而華人不一樣啊,首先人種就不一樣,再者畢竟是他鄉的土地他鄉的文化,再不用功拿什麼拼出在白人圈子裡的地位事業和金錢~ 個人理解。最本質還是因為對強者的簇擁。要哪天華人也經過變化,變得強大,像美國人這樣驕傲,像日本民族那樣排外(這裡的排外不是貶義詞),就自然而然就有很多強者的感覺了,孩子也不用這樣費盡心思不得快樂過活了不是嗎?:)
回復 新新 2009-1-2 10:38
在國外留學時與兩位精英是同學,一位是洋妞,一位是台灣來的,兩人都是超用功和超會白活的,我看她倆都是"打破天下無敵手". 順便問一下影兒姐姐屬不屬於"打破天下無敵手"的英雄?
回復 新新 2009-1-2 10:42
ww_719: 姐姐說的不無道理...   也許我是特例,呵呵...我父母是雙職工,我跟大家一樣從小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而我卻特能說,或者說特愛表達自己,從幼兒園時參加的各
妹妹厲害, 我覺得你沒有你後面說的問題,你很有溝通技巧
回復 9438 2009-1-2 10:44
溝通很重要。:)
回復 ww_719 2009-1-2 10:47
新新: 妹妹厲害, 我覺得你沒有你後面說的問題,你很有溝通技巧
謝謝..其實我是跟GGJJDDMM們學的..嘻嘻...
回復 金歌兒 2009-1-2 10:55
這的確是個問題, 不僅存在於學校而是各個行業,我們中國人就吃虧於此.
回復 yiyi10 2009-1-2 11:00
兩個國家教育出來的孩子,確實有著很大的差別,那也就是環境造人,互補一下,確實是個理想的辦法噢~笑~
回復 homepeace 2009-1-2 11:14
在美國,華人博士拿白人碩士的工資。華人碩士拿白人學士的工資。華人學士拿白人高中生的工資。不用功行嗎?
回復 hysonchen 2009-1-2 11:33
Stanford University的Sanford M. Dornbusch教授好幾年前曾對美國舊金山地區的7836名高中生所做的調研發現:

亞裔美國男生平均花在課外作業的時間是每周11.7小時;
白人男生8小時;
黑人男生6.3小時。

亞裔美國女生12.3小時;
白人女生8.6小時;
黑人女生9.2小時。
回復 ww_719 2009-1-2 11:59
homepeace: 在美國,華人博士拿白人碩士的工資。華人碩士拿白人學士的工資。華人學士拿白人高中生的工資。不用功行嗎?
同意...這其實就是一種不說的歧視!Masked Discrimination!!都說平等,其實你看看招聘過程中的貓膩就知道了...華人在語言上的"落後",不出問題還好,一出問題,就會指責你語言問題,misunderstand...我周圍就有中國女孩因此受氣,你說都是MBA畢業,我們的英文就真的差到misunderstand那程度?即使有,白人就沒有misunderstand的時候嗎?用功了也還是這結果...唉! 如huimelody所說,這裡原因很複雜,不那麼簡單...(沉重的話題,呵呵...)
回復 ww_719 2009-1-2 12:00
huimelody: 那是因為在美國社會階層所決定的。白人控制著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在所有種族中是最有權力的,所以白人種族也是最被尊崇的。由於先天的背景原因他們的孩子自然不
認同!
回復 huimelody 2009-1-2 12:10
ww_719: 認同!
美女我愛你~:)))
回復 水影兒 2009-1-2 12:17
先謝謝各位了,我眼睛要睜不開了。我一邊做夢,一邊思考大家的問題去:)
回復 ww_719 2009-1-2 12:23
huimelody: 美女我愛你~:)))
lol,我好激動呀...吼吼...
回復 水影兒 2009-1-2 12:29
ww_719: lol,我好激動呀...吼吼...
有人抱,有人愛的,娃娃你就樂吧:)
回復 野木耳 2009-1-2 12:30
全球化,網路化使彼此之間的了解和融合成為趨勢.
美國高中的作業負擔在加重,重多方面能力值得中國借鑒.
中國學生的表達能力在提高,但參與性的討論仍遠遠不夠.
商業化的社會,使現在的中國年輕人的主動表達能力大大提升.
回復 stellazhu111 2009-1-2 16:01
ZT


前不久,中央電視台「對話」節目邀請中美兩國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生參與。其中,美國的12名高中生都是今年美國總統獎的獲得者,國內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著名大學錄取的優秀學生。

  整個節目中的兩個環節因為中美學生表現的強烈對比,令人震撼。

  ■他們幾乎一致地選擇了真理和智慧,而我們選擇了財富和權力

  在價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別給出了智慧、權力、真理、金錢和美的選項,美國學生幾乎驚人一致地選擇了真理和智慧。他們有的這樣解釋,如果我擁有智慧,我掌握了真理,相應我就會擁有財富和其他東西。而中國高中生除了有一個選擇了"美"外,沒有一個選擇真理和智慧,有的選擇了財富,有的選擇了權力。

  中國學生直奔權力和財富這樣的結果,忽視了如何實現的過程,不去思索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我們文化中的官本位在他們的觀念里已根深蒂固,社會上對於金錢的過分熱衷追逐深深地影響著他們。我們的孩子的選擇清楚地映照出了我們的文化傳統和社會環境的一些劣根性。

  ■我們吟詩弄賦,他們腳踏實地

  接下來的環節是制定對非洲貧困兒童的援助計劃。首先由中國學生闡述。我們的孩子從中國悠久的歷史入手,從歌頌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到吟詠茶馬古道,然後有人彈古箏,有人彈鋼琴,有人吹簫,三個女生大合唱,一人一句,一會又是一個人深情地背誦,然後是大合唱。最後對非洲的援助計劃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只說組織去非洲旅遊,組織募捐,還去非洲建希望小學。整個感覺是一個大掃帚,後面拖個小尾巴。

  有一個留美的華裔作家發問,你們募捐,要我掏錢出來,首先你的整個援助計劃得打動我,我還要知道我的錢都花在什麽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錢是不是都真正發揮作用了。我們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問題面面相覷,誰也回答不出來。

  美國高中生的方案,則是從非洲目前的實際情況,從也許我們都想不到的非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飲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來很細小的實際問題入手,每一項,做什麽,準備怎麽做,甚至具體到每項的預算,而那些預算竟然準確到幾元幾分。每個人分工明確,又融成一個整體,整個計劃拿來就可以進入實施階段。

  與美國學生的成熟幹練穩重不同,從節目表現的東西來看,中國學生完全與社會實際脫鉤,眼光局限,而且欠缺整體意識,除了才藝展現,就是書本上的知識。

  經過這兩個環節,使人無由的悲憤:當中國學生該展現出理想和精神的崇高的時候,他們要追逐金錢和權力;當中國學生該立足實際,腳踏實地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又吟詩弄賦,在實際問題的外圍不著邊際地輕輕飄浮。我們到哪裡尋找既有理想,又能做事的公民?

    值得人們深思!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19 12: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