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政治啟蒙必讀的十本書(歐洲篇)
顧曉軍按:源於《從「讀書人」到現代知識分子的轉變——中國文化人的政治幼稚病》一文。
1.《論自由》——約翰·斯圖亞特·密爾(1859)
自由主義的經典,提出「思想與言論自由」的絕對價值,強調個人自主與社會進步不可分割。
其核心是「自由的界限」:自由應止於不傷害他人。
2.《社會契約論》——讓-雅克·盧梭(1762)
論證合法政治權力必須來自「人民主權」,不是君主賜予。
提出「公意」概念,影響了法國大革命和近代民主制度。
3.《政府論(下篇)》——約翰·洛克(1689)
自然權利(生命、自由、財產)理論的奠基之作。
強調政權來自人民的「契約」,人民有權推翻暴政。
4.《法律的精神》——孟德斯鳩(1748)
系統提出「三權分立」,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衡。
成為現代憲政制度的藍本,美國憲法深受其影響。
5.《寬容論》——伏爾泰(1763)
為宗教寬容、思想自由辯護,反對專制和迫害。
以犀利筆鋒揭露教會暴行,是啟蒙運動最響亮的自由呼聲之一。
6.《百科全書》——狄德羅、達朗貝爾主編(1751–1772)
集合18世紀最先進的科學、哲學、政治思想。
打破權威,傳播理性精神,是啟蒙運動的知識總匯。
7.《人權論》——托馬斯·潘恩(1791)
直白而有力地捍衛革命、自由與民主。
影響法國與美國民主制度的確立。
8.《常識》——托馬斯·潘恩(1776)
寫給普通民眾的政治小冊子,用淺顯語言論證美國獨立與民主制度的正當性。
被稱為「點燃美國獨立革命的火種」。
9.《利維坦》——托馬斯·霍布斯(1651)
提出自然狀態下「人對人是狼」,需要國家強權維持秩序。
雖然傾向專制,但為後來的契約論和自由主義提供了出發點。
10.《歷史哲學講演錄》——黑格爾(1822–1831,出版於1837)
強調歷史的理性進程,認為人類歷史走向「自由的自覺」。
雖被後人批評,但對歐洲政治觀念和馬克思主義的形成影響巨大。
---
若把這些書按邏輯順序看:
霍布斯(秩序)→洛克(自然權利)→孟德斯鳩(制度保障)→盧梭(人民主權)→密爾(個人自由)
再加上伏爾泰、狄德羅的思想武器,和潘恩的革命鼓動,構成歐洲啟蒙運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