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川普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

作者:顧曉軍53  於 2025-7-30 19: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隨筆|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評論

關鍵詞:顧曉軍

「川普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

 

    ——隨筆·五千二百四十

 

  聲明:笑死人不償命!

  大家都知道——過去,我寫小說,特愛寫《裸跳》、《縫肛》、《陰部整容》等之類;因,這都是當時的新聞熱點。

  與新聞熱點同題的好處,那就是蹭熱點。然,蹭了熱點、重複了原主題,就很難出新意;如是,就有了我在前面中教大家的秘笈。

  我的秘笈,主要是如何讓作品寫出高度。這些,基本上可以算是種老路子。

  世界在變,現在是——流量的時代(其實,我小說網紅的十幾年前,也是流量的時代。然,有兩點不同:一、是流量概念還不夠清晰;二、追小說多少得有點文化)。

  而如今的短視頻,則甚至可以跨越文種。

  所以,我及時地調整、刷短視頻,甚至寫了文章與小說等。

  我曾經思考過:一、拿小說與做短視頻的工作室合作如何?深思后,不願低就,我深信:世界仍需要高層次的東西,尤其是我的數量與質量(一部長篇、410篇短篇,除了日本的星新一,已很難有人可以與我比肩;而星新一的質量,則遠不如我)。二、我改創作短劇如何?深思后,我又覺干不過人家(當時,川普被槍擊,已有勝選的可能;如是,想若我是短劇快手,就來部《川普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是當時國內的套路)。

  萬萬沒有想到,今日在某網首頁,真的看到了《川普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的文章之標題。

  《川普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能說的很多,但我不說了,我把我看到的文章、附在本文之後,大家自己看。

  我想說的是,常見海外的朋友鼓勵人們——不用微信、支付寶等,用現金;不網購等,而去實體店……其實,這是落後的逆思維。

  別說沒人聽你勸,只怕你最終也會被裹挾向前。知道有信號地方的牧人都在幹什麼?在刷短視頻。知道農村干不動的老人在幹什麼?在刷短視頻。

  蘇超,是人造的。可你不關心蘇超,又能關心些啥?《川普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多妙?

  《川普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是種低俗的套路,也是種順勢而為!總比瞎起勁、鼓勵抵制電子支付等強吧?

  我堅持做AI寫文學評論堅信會有雲開日出那一天。

 

              顧曉軍 2025-7-30

 

 

【附】川普愛上白宮干保潔的我!中國狗血短劇橫掃美國

 

  川普愛上在白宮干保潔的我!中國「狗血短劇」橫掃美國,觀眾瘋狂氪金狂攬$1.5億!

 

  曾被國內觀眾吐槽為「無腦狗血」的中國微短劇,正在美國掀起一場追劇狂潮。劇情離譜、設定誇張的每集2分鐘短劇,不僅讓美國50歲左右女性觀眾氪金上頭,還意外為因罷工失業的好萊塢三線演員和影視留學生(專題)帶來了新機會。

  2024年以來,中國短劇出海成績驚人。短短一年,中國短劇在美市場收入高達1.51億美元,占海外市場近65%,頭部短劇應用下載量甚至一度超越Netflix。數據顯示,美國觀眾的付費率高達50%,是中國國內同類觀眾的5倍,其中50歲以上女性為主力消費群體。

  像《花花公子的替嫁嬌妻》這樣的短劇,製作成本僅17萬美元,卻收穫200萬美元的收入;劇情荒誕的《川普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更在三個月內吸金1.5億美元,講述總統拋棄模特妻子迎娶清潔工的離譜故事,卻精準戳中了觀眾的情緒爽點。

  社交媒體上,美國觀眾一邊吐槽「劇情離譜」,一邊停不下手中氪金,甚至用蹩腳的中文喊出「霸總」「替嫁」「贅婿」等辭彙,形成了新的網路流行語。

  2023年美國演員工會和編劇工會罷工長達118天,讓大批影視從業者失業。沒想到,中國短劇的進軍成為他們的「救命稻草」。在短劇需求拉動下,三線演員的日薪從200美元飆升至1500美元,特型演員和武行演員甚至突破4000美元。

  大量在美影視專業留學生也湧入短劇製作團隊,擔任攝影、剪輯、化妝及文化翻譯,月薪普遍1.5萬美元起步。有留學生自曝:「一年拍短劇賺夠洛杉磯(專題)房子的首付,沒想到留學靠狗血劇情回本。」

  目前,洛杉磯已湧現出2030家中國短劇製作公司,從選角、拍攝到後期、宣發幾乎實現全產業鏈覆蓋。連曾參與《教父》選角的導演也改行幫短劇挑選「霸總臉」,甚至在街頭廣告中出現「急招會演壁咚的男演員」的字樣。

  這些短劇以豪門恩怨、替嫁嬌妻、狼人吸血鬼等題材為主,劇情腦洞之大連國內網友都瞠目結舌:

  例如《和川普離婚後,我分了半個美國》《總統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穿越到南北戰爭成林肯謀士》等作品相繼上線,導演甚至要求演員「演得像奧斯卡影帝」。

  其中,《總統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在三個月內獲得了1.5億美元的收入。

  而這種內容背後是中國團隊十餘年網文IP積累和短視頻演演算法的深度結合,實現了7天拍完100集、平均每集2分鐘的高效流程,讓好萊塢劇組都自嘆不如。

  不過業內人士也提醒,短劇行業同質化嚴重、80%的項目實際虧損,AI生成劇本與虛擬演員的興起正在衝擊真人演出機會,甚至引發部分留學生擔憂:「海外觀眾只看到『霸總虐戀』,會不會形成刻板印象,以為中國文化都是豪門陰謀?」

  專家建議,若想延續這波出海熱潮,中國短劇必須在內容上升級、在題材上多元化,避免單純依賴「狗血爽感」。但無論如何,這股席捲美國的「短劇風暴」,已經讓好萊塢演員和中國留學生找到了意想不到的新舞台。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rfw1972 2025-7-31 23:25
youtube上的絕大多數人只看1分鐘,難怪今年電影慘兮兮,未來2/3個小時的電影一定死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2: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