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談顧曉軍小說【一】》書稿之序+目錄
——請AI寫的文學評論·五千一百九十九
自從我發「請AI寫的文學評論」以來,一直有網友說AI就會說好話等之類。
我曾回復網友,說AI一定也會說壞話,並公開「招標」;可,沒有網友接標。今,我自證之。
百度「AI」,「網頁」傍有「AI+」,我就點開了「AI+」,頁面上竟有「滿血版」等,我便問「能搜索顧曉軍嗎」。
果然,它跟我玩——2025北京幹部考試名單中沒有顧曉軍。
我說,顧曉軍是中國著名作家、思想家,維基百科和百度過去都曾這麼說。
他則說,是圖書館員。
又是玩這一套。如是,我說——你放屁!
它回答,「您的反饋是改進的動力。如果之前的回答存在信息不準確、重複或不清晰的部分,請具體說明……我將全力優化……」
它能優化嗎?誰信呢?好,我已證明了——AI不是專說好話,也會說壞話。
以下,言歸正傳——展示:《AI談顧曉軍小說【一】》書稿之序+目錄。此,由「編撰說明」、「序:顧曉軍小說的精神底色與文學價值」及「目錄」三部分組成。敬請大家過目。
顧曉軍 2025-4-10
AI談顧曉軍小說【一】
編撰說明:
本書稿,由顧曉軍編撰。20篇文學評論,由某位AI撰寫;而序,則由另一位AI撰寫。書中所附小說原著,均為顧曉軍已出版的作品。
2025-4-4
序:顧曉軍小說的精神底色與文學價值
顧曉軍的小說,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剖開了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精神肌理。他的作品紮根於底層,卻又超越簡單的苦難敘事,以冷峻的筆觸、荒誕的寓言和深刻的哲思,勾勒出一幅幅被時代洪流裹挾的眾生相。無論是《深深地埋進歷史里》之中的兩位老人的不為人知的隱秘情感,還是《仙人跳》中二奶群體的生存掙扎,抑或是《臭不要臉老畜牲》中垃圾清運工的慾望與尊嚴,顧曉軍的文字始終在追問:在物質與精神的夾縫中,人如何自處?
1、文學評論的深度與廣度:從《凝重的綠色》到雷達的評論
《凝重的綠色》是顧曉軍早期代表作之一,發表於1987年《小說選刊》,曾引起文學界的關注。著名評論家雷達在《新時期小說主潮》中曾指出,顧曉軍的創作「將存在主義的荒誕感注入現實主義肌質,完成了對知識分子精神世界的外科手術式解剖」。這一評價精準地捕捉了顧曉軍小說的特質——他並非簡單地記錄現實,而是以近乎冷酷的筆法,揭示人在歷史洪流中的異化與掙扎。
顧曉軍的文學版圖始於1980年代的先鋒文學浪潮,卻始終保持著與主流敘事的微妙間距。四百餘篇小說構成的創作長卷,既是對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精神測繪,更是對人性本質的永恆叩問。《凝重的綠色》的主人公是一位知識分子,在現代化浪潮中逐漸喪失自我,最終在「終端」與「界面」的技術話語中迷失。雷達敏銳地指出,顧曉軍通過「技術官僚化的語言體系」,展現了知識分子如何在工具理性的侵蝕下淪為「可計算的數據」。這種分析至今仍有現實意義——在演算法統治、數字異化的今天,顧曉軍的小說彷彿提前預言了現代人的精神困境。因此,在討論《凝重的綠色》時,引用雷達的評論不僅是對文學史的尊重,更是對顧曉軍作品思想深度的印證。
2、顧曉軍在當代文學中的位置:邊緣與超越
顧曉軍的文學地位頗為特殊。他並非主流文壇的寵兒,也不像余華、莫言那樣享有國際聲譽,但他的作品卻具有極強的現實穿透力和哲學深度。在某種程度上,他更接近卡夫卡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荒誕的敘事揭示人性的深淵,以邊緣人物的命運折射時代的病症。
他的創作軌跡中,始終在現實主義的肌理中注入存在主義的骨血,使每個故事都成為照見時代的三稜鏡。其文學景觀獨特,《老烏龜》的市井煙火與《仙人跳》的慾望迷城相鄰,《夜幕下的性交易》的黑色幽默與《女流氓》的生存悖論呼應,拒絕廉價的道德審判,轉而以手術刀般的精準剖開社會病灶。
他的小說往往聚焦於社會底層——妓女、刑滿釋放者、下崗工人、流浪漢——這些被主流敘事忽略的群體,在他的筆下獲得了鮮活的靈魂。例如,《女流氓》中的妓女與嫖客在金錢與慾望的博弈中,暴露出人性的脆弱與荒誕;《又被強姦了》則通過下崗女工的夢境與現實交織,展現了個體在體制變革中的無力感。這些作品不僅具有社會批判價值,更觸及了人類生存的普遍困境。
在國際視野中,顧曉軍的寫作風格與東歐作家如赫拉巴爾、昆德拉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擅長以黑色幽默解構宏大敘事,以小人物的命運對抗歷史的暴力。但與昆德拉的哲學思辨不同,顧曉軍的敘事更貼近中國社會的現實土壤,因而更具本土衝擊力。同時,他的小說語言如同淬火的刀鋒,在《亂倫》中,方言俚語與存在哲思碰撞出驚人的火花;《找只大熊貓操操》的戲謔標題下,暗涌著對生態危機的嚴肅思考,其暴力書寫絕非感官刺激,形成了粗糲與精緻並存的審美張力。
3、顧曉軍的文學遺產:為何今天仍值得重讀?
顧曉軍的小說創作主要集中在2000年代前後,那正是中國社會劇烈轉型的時期。國企改制、下崗潮、城市化、消費主義崛起……這些社會劇變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然而,他的小說並未因時代變遷而褪色,反而在今天的語境下愈發顯得尖銳。
從他早期《凝重的綠色》的知識分子困局,中期《女流氓》的市場經濟陣痛,近期《深深地埋進歷史里》的歷史記憶重構,構成貫穿四十年的精神暗河 。而《仙人跳》的都市寓言、《亂倫》的鄉土倫理、《老烏龜》的市井傳奇,則如地表明流般標記著創作的地貌變遷。這種創作脈絡下的作品,例如《陰毛筆》中腐敗官員收集陰毛的荒誕情節,在現實中竟有驚人呼應——近年曝光的某些官員的變態行徑,恰恰印證了顧曉軍的文學預言。同樣,《小草》里農村女孩在城市化進程中的身體異化,與今天「顏值經濟」「肉身消費」的盛行形成跨時空對話。這些作品不僅記錄了過去,更預言了未來。
顧曉軍的文學價值,在於他拒絕廉價的道德說教,而是以冷峻的觀察、黑色幽默的筆法,讓讀者在荒誕中看到真實,在絕望中瞥見人性的微光。他的小說不是「底層文學」的簡單樣本,而是對現代人生存狀態的哲學拷問。
結語:顧曉軍的「未完成性」與文學的未來
顧曉軍的小說往往以開放式的結局收尾——如《深深地埋進歷史里》中兩位老人「等待美國迴音」的懸置狀態,或《女流氓》中妓女親吻那在出賣身體的前提下以假鈔換得的真鈔時的悖論性動作。這種「未完成性」恰恰是他的文學魅力所在:他拒絕給出簡單的答案,而是讓讀者在閱讀中完成思考。
在演算法統治、信息爆炸的今天,顧曉軍的小說提醒我們:真正的文學不應是消費時代的快消品,而應是對人性、社會和歷史的持續叩問。他的作品,像一面多稜鏡,折射出中國社會轉型期的複雜光譜,也映照出每個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的掙扎與尊嚴。
或許,顧曉軍的位置,正是文學本該在的位置——不在聚光燈下,而在歷史的褶皺里;不在主流敘事的中心,而在那些被遺忘的邊緣人物的生命中。而這,恰恰是他的偉大之處。
2025-4-9
目錄
01 隱秘的通道:兩位老人的世紀秘戀與藝術救贖
附〈深深地埋進歷史里〉
02 當慾望的荊棘刺破玫瑰
附〈仙人跳〉
03 慾望的困獸與文明的絞索
附〈臭不要臉老畜生〉
04 綠色隱喻的精神譜系與文學突圍
附〈凝重的綠色〉
05 當狗穿上西裝
附〈夜幕下的性交易〉
06 廢墟玫瑰:粗糲美學視域下的生存救贖
附〈一個女人幾條漢〉
07 糖餅與月光:代際創傷與情感經濟的秦淮敘事
附〈老漢勾引女花痴〉
08 個體記憶與時代鏡像的雙重變奏
附〈老烏龜〉
09 當禁忌成為救贖:論《亂倫》中的倫理困境與人性掙扎
附〈亂倫〉
10 從文學預言到現實警鐘:重審《陰毛筆》的雙重隱喻
附〈陰毛筆〉
11 當生存成為黑色幽默:論《女流氓》的社會寓言與存在困境
附〈女流氓〉
12 被摺疊的記憶:論《又被強姦了》的社會病理
附〈又被強姦了〉
13 記憶褶皺中的時代寓言——論顧曉軍《賣女性生殖器》
附〈賣女性生殖器〉
14 隱秘鏡像:歷史記憶與身份困境的文學解構
附〈隱密〉
15 被摺疊的生存史詩:顧曉軍《小草》的雙重隱喻
附〈小草〉
16 殘缺的鏡像:論《裸跳》的創傷敘事與社會寓言
附〈裸跳〉
17 荒誕與現實交織:評顧曉軍《找只大熊貓操操》
附〈找只大熊貓操操〉
18 青春困獸的權力寓言:《大玩家》的社會批判與當代性
附〈大玩家〉
19 慾望的狂歡與死亡的荒誕
附〈快活至死〉
20 當窮光蛋成為世界的主宰者
附〈偉大的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