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俄烏戰爭的來龍去脈與前因後果

作者:顧曉軍53  於 2025-3-2 12: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隨筆|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評論

關鍵詞:顧曉軍

俄烏戰爭的來龍去脈與前因後果

 

    顧曉軍按:換一個標題。

 

【深度報道】美烏礦產協議破產 烏克蘭戰爭的前因後果一文看懂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2 28 日訪問白宮,討論基輔和華盛頓之間的框架協議,由於雙方在給予烏克蘭安全保護方面存在嚴重分歧,當天的礦產協議最終以失敗告終,澤連斯基被要求離開白宮。

此時正值俄烏戰爭爆發三周年之際,全球都在關注戰爭的走向。

華盛頓和莫斯科也同意開始努力制定結束戰爭的框架。儘管這些討論還處於初期階段,但似乎可能會導致美國同意莫斯科的要求,即永遠不考慮讓烏克蘭加入北約。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表示,他認為澤連斯基必須向俄羅斯做出讓步,美國政府也表示,期望烏克蘭能保持戰前的邊界是不現實的。

在衝突最終結束之前,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但很明顯,21世紀第一次歐洲征服戰爭已經徹底重塑了歐洲,無論是在地圖上還是地圖之外。

從民眾起義到俄羅斯的持續入侵,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影響戰爭的一些重大事件。

歐洲廣場

2013 11 月和 12 月,大規模抗議浪潮席捲了烏克蘭各地的城市中心,其中最大的抗議人群聚集在基輔的 Maidan Nezalezhnosti獨立廣場。

抗議活動的起因是時任總統維克多·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意外決定不簽署議會批准的與歐盟的協議。該協議將要求烏克蘭採取反腐敗措施並進行額外的經濟、司法和金融改革,以提高其與歐盟國家的政策兼容性。它還將使烏克蘭的工業逐步符合歐盟的技術和消費者標準,同時增加歐盟對烏克蘭的政治和財政支持。

相反,亞努科維奇放棄了這筆交易,並單方面選擇與莫斯科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簽署了一項向俄羅斯出售 150 億美元歐洲債券的協議,其中還要求俄羅斯降低天然氣成本。

抗議者譴責此舉破壞了該國尋求與歐洲建立更緊密聯繫的努力。由於對政府腐敗、濫用權力、侵犯人權和寡頭影響的不滿,歐洲廣場運動迅速壯大。

烏克蘭內政部長維塔利·扎哈爾琴科 (Vitaliy Zakharchenko) 被迫為濫用權力的行為道歉。此前,一支精銳的防暴警察部隊恐嚇了抗議者聚集的街區,造成約 80 名平民受傷,其中許多人並未參與抗議活動。

反抗議法引發更多抗議

2014 1 月,烏克蘭議會中來自亞努科維奇的親俄地區黨和烏克蘭共產黨的議員在其他議員不在場、無法投票反對相關措施的情況下,舉行了閃電投票會議。議員們通過了一系列 11 項法律,旨在壓制異議、限制公眾抗議,這些法律很快被批評者稱為「獨裁法」。

該法律允許政府監禁在社交媒體上傳播虛假信息或誹謗政府官員的烏克蘭人,並要求所有基於互聯網的媒體和手機都必須向政府登記。該法律還規定,阻礙進入政府大樓​​的抗議者將被判處 10 年監禁,這是歐洲廣場抗議者的主要策略。

投票的合法性受到質疑,因為每一項措施都是按照預先計劃好的舉手表決方式通過的,批評者稱,這種程序進展太快,根本無法真正計算選票。

此舉激起了人們的憤怒,引發了進一步的起義。

尊嚴的革命

2014 1 月和 2 月,當政府和警察部隊試圖鎮壓日益壯大的抗議運動時,混亂和暴力蔓延到了基輔。最致命的衝突發生在 2 18 日至 2 20 日,當時數千名抗議者在手持盾牌和頭盔的活動人士的帶領下向議會推進。

警方狙擊手向數名抗議者開槍並將其打死,隨後抗議者與防暴警察直接發生衝突,許多抗議者被警察毆打致死,其他人則遭到無差別槍擊。

暴力事件導致 108 名平民和 13 名警察死亡。

亞努科維奇政府辭職后,他與反對派簽署協議,組建臨時聯合政府。警方放棄了基輔市中心,抗議者控制了大部分地區,繼續在獨立廣場設置路障的抗議營地協調行動。

抗議者推倒並毀壞了蘇聯時代的共產黨領導人的雕像,這些雕像被視為俄羅斯惡意影響的象徵。

亞努科維奇被趕下台 逃往俄羅斯

亞努科維奇於 2 21 日晚秘密逃離基輔。抗議運動將此舉譽為反抗腐敗后蘇聯政權的革命勝利。2 22 日,議會 450 名議員中有 328 人投票贊成罷免亞努科維奇,稱他放棄了自己的職責。沒有人投票反對該措施,總統所在政黨的 36 名成員投票支持該措施。

議會還以 386 0 的投票結果決定恢復該國 2004 年憲法,這是亞努科維奇違背的先前與歐盟達成的協議的條件。

當晚,亞努科維奇在烏克蘭東部發表電視講話,宣稱自己不會辭職,並表示自己是「烏克蘭國家的合法元首」

議會恢復2004年憲法的行為是非法的,因為他沒有簽署該決議使其成為法律。

基輔領導層對亞努科維奇提出叛國罪和大屠殺罪指控后,烏克蘭邊防警衛阻止亞努科維奇及其政權其他親信飛離烏克蘭。

隨後,他請求並獲得了俄羅斯秘密軍事人員的支持,他們將他從頓涅茨克省偷運到克里米亞,最終進入俄羅斯,在那裡他獲得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庇護。

反革命抗議爆發

2014 3 月,亞努科維奇因上個月對抗議者採取的行動而被缺席判定叛國罪,並被通緝犯有大規模謀殺罪。他在莫斯科繼續宣稱自己是烏克蘭的合法總統,並呼籲烏克蘭人抵制他所說的基輔非法政府。

俄羅斯國有媒體開始將總統的下台描述為美國情報機構組織的政變,烏克蘭南部和東部爆發了反革命抗議活動,這些地區大多數人口以俄語為母語。

由於擔心烏克蘭東部親亞努科維奇抗議者受到俄羅斯宣傳的影響,烏克蘭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取消俄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地位。

該法案並未頒布,但卻引起了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地區的大規模憤怒和恐懼。

數千名反革命抗議者在幾個大城市遊行反對新政府。

在哈爾科夫,反政府示威者守衛著共產黨領袖弗拉基米爾·列寧的雕像,並阻止官員進入市議會大樓。

民意調查顯示,烏克蘭東部俄語區的大多數人認為各級新政府都是不合法的。

吞併克里米亞

2014 2 月底,俄羅斯公民謝爾蓋·阿克肖諾夫在俄羅斯武裝士兵的見證下,邀請議會舉行封閉式會議,當選為克里米亞總理。

該任命需要總統批准,由亞努科維奇在莫斯科轉達。整個三月,亞努科維奇不斷敦促烏克蘭軍隊成員違抗新政府的命令。

俄羅斯軍隊開始秘密滲透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

俄羅斯駐聯合國代表向聯合國安理會通報亞努科維奇已請求俄羅斯軍事援助以保護烏克蘭境內講俄語的平民,此舉引發了警惕。

3 4 日,普京對記者表示,向烏克蘭派遣軍隊是合法的,因為亞努科維奇是烏克蘭「合法總統」,並提出了這一要求。

俄羅斯特種部隊和當地准軍事部隊整個月佔領了克里米亞的政府大樓,所到之處都升起了俄羅斯國旗。

數百名反政府抗議者還封鎖了克里米亞議會的大門,要求當地議員不承認基輔新政府的合法性,並要求就克里米亞的自治共和國地位舉行全民公投。

3 11 日,克里米亞最高蘇維埃和塞瓦斯托波爾市議會宣布,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市為主權國家,簡稱「克里米亞共和國」,地方議會被解散。

根據烏克蘭法律,克里米亞最高蘇維埃必須與烏克蘭總統協商才能採取此類行動。克里米亞領導人承認亞努科維奇為合法總統,並獲得了莫斯科的批准,這對基輔新政府是一個打擊。

根據基輔承認的烏克蘭憲法,宣布克里米亞獨立的公投是非法的,並實際上使烏克蘭陷入了內戰狀態。阿克肖諾夫作為克里米亞新任總理,向普京請求協助確保克里米亞的和平,普京授權俄羅斯立即進行軍事干預。

頓巴斯各州脫離

隨著俄羅斯佔領并吞並克里米亞,親俄武裝分裂分子開始佔領東部省份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統稱頓巴斯)的政府大樓。

叛軍領導人宣布就頓涅茨克是否加入俄羅斯聯邦以及選舉數名俄羅斯公民進入政府舉行全民公投。

2014 4 月,與俄羅斯接壤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叛軍正式宣布脫離烏克蘭,成立獨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DPR)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PR)。

國際媒體將這兩個分離國家描述為莫斯科的傀儡國家。

俄羅斯並未正式承認他們的獨立,但俄羅斯的武器和戰士開始越過邊境,支持叛軍。

頓巴斯戰爭爆發

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分裂引發了烏克蘭長達十年的內戰,令烏克蘭深陷困境,以歐洲為中心的西部地區認為分裂分子是恐怖分子,而以俄羅斯為中心的東部地區則將基輔視為非法國家。

一年來,數以萬計的俄羅斯公民越過邊境進入頓巴斯地區援助叛軍,莫斯科也開始秘密派遣戰鬥老兵前往那裡訓練戰士。

烏克蘭向該地區派遣了一支反恐軍事使團,並於 2014 8 月收復了大部分失去的領土。

為了回應烏克蘭的擴張,俄羅斯開始直接向頓巴斯派遣軍隊、坦克和大炮。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叛軍開始從烏克蘭軍隊手中奪回這些領土。

明斯克協議

2014 9 月起,基輔和莫斯科試圖達成一系列最終失敗的停火協議。

在鄰國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烏克蘭、俄羅斯、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代表達成了多項協議,包括立即停火、交換戰俘、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做出政治讓步、將邊境控制權歸還給烏克蘭。

儘管達成了協議,但戰鬥仍時有發生,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協議條款。

進一步的談判促成了20152月的第二份明斯克協議,這是原始議定書的擴展和更詳細的版本,儘管它也未能完全實現和平。

衝突仍未解決,雙方的游擊行動最終導致停火協議徹底破裂。

頓巴斯爆發激烈戰鬥

2017 年至 2019 年,烏克蘭與俄羅斯支持的叛軍達成十多項停火協議,但隨後又迅速放棄。烏克蘭軍隊開始加大對頓巴斯地區叛軍的軍事行動。

與此同時,俄羅斯開始越來越多地暗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盧安達人民共和國脫離烏克蘭獨立的合法性,並首先向居住在這些地區的居民發放俄羅斯車牌,最後向叛亂地區的居民發放俄羅斯護照。

烏克蘭政府譴責俄羅斯發放護照的行為是吞併該地區的一步。

由於擔心無法捍衛國家主權,烏克蘭議會以334票贊成、17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修改國家憲法的議案,將加入歐盟和北約定為烏克蘭的戰略目標,這也將烏克蘭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一項關鍵目標寫入了憲法。

此舉還從法律上確立了歐洲版的基輔和歐亞版的莫斯科之間的文化決裂,確認了烏克蘭人的歐洲身份,而普京曾表示烏克蘭屬於俄羅斯的勢力範圍。

敵對行動升級 俄羅斯軍隊大規模進駐邊境

2021 3 月,俄軍方開始向烏克蘭邊境轉移大批武器裝備。部隊和裝備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運到邊境,並部署在邊境的克里米亞、俄羅斯和白俄羅斯。

這是自 2014 年克里米亞半島倒台以來規模最大的未經宣布的軍事行動。

澤連斯基會見了北約領導層,重申了基輔加入軍事聯盟的願望,並表示擔心俄羅斯發動全面攻擊。

克里姆林宮官員德米特里·科扎克回應稱,俄羅斯軍隊可能會被用來保護在烏克蘭的俄羅斯公民,兩國之間的任何直接衝突都將標誌著「烏克蘭末日的開始」。

莫斯科向北約提出要求

2021 12 月,莫斯科向華盛頓及其北約盟國提出一系列要求,告訴他們,為防止戰爭必須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

普京還要求北約從蘇聯解體后加入北約的東歐國家撤出所有聯合部隊和武器。

當時,北約領導層向俄羅斯保證,不會擴展到莫斯科的勢力範圍。

這些協議不具約束力,北約繼續接受新成員,包括前蘇聯國家,莫斯科認為這些國家對其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

華盛頓對俄羅斯的安全要求作出回應,稱不會結束北約允許任何國家申請加入的「門戶開放」政策,但願意與莫斯科合作,對俄羅斯的安全關切進行「務實的評估」。

北約同意不向烏克蘭派遣軍隊,但警告說,如果普京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將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

兩天後,莫斯科發表聲明稱其要求未得到滿足。北約已安排多支部隊待命,並向東歐增派艦船和飛機。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普京於 2022 2 21 日深夜講話中正式承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盧安達人民共和國獨立,並宣布與兩國簽署友好合作互助條約。

普京隨後宣稱烏克蘭本身是「俄羅斯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將十年前亞努科維奇的下台描述為西方列強策劃的非法政變。

他還聲稱基輔正在研發核武器以對抗俄羅斯。

俄羅斯領導人隨後宣布在烏克蘭開始「特別軍事行動」,目標是徹底「非軍事化」烏克蘭,使其成為一個既不屬於歐盟也不屬於北約的中立國家。

西方盟友宣布了新的經濟制裁,包括對俄羅斯央行的限制,但沒有向基輔提供任何直接的軍事支持。

基輔被圍困

普京講話后不久,俄羅斯向烏克蘭主要機場、軍事基地和倉庫發射了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各省和主要城市隨即發生爆炸。俄羅斯傘兵空降基輔等城市,美國稱其認為莫斯科正試圖「斬首」烏克蘭政府,建立傀儡政權,並預計基輔將在 96 小時內淪陷。

據烏克蘭媒體報道,有人發現亞努科維奇出現在明斯克,俄羅斯打算在推翻現政府後宣布亞努科維奇為烏克蘭總統。

烏克蘭國民警衛隊成功擊退了俄羅斯首次大規模奪取基輔霍斯托梅爾機場的企圖,並擊落了 34 架俄羅斯直升機中的 3 架。

俄羅斯在基輔各地發動恐怖襲擊。烏克蘭政治領導人多次遭到暗殺,但均未得逞。俄羅斯私營軍事公司瓦格納集團將其大部分軍隊從非洲轉移到烏克蘭。該集團因其暴行而受到譴責,其中包括拍攝用大鎚折磨和處決俘虜敵人的場景。

俄羅斯軍隊從三條戰線進入烏克蘭:北部進入白俄羅斯,南部進入基輔,東部穿過頓巴斯。

烏克蘭領導層挺過了最初的猛烈攻勢,烏克蘭的頑強和俄羅斯的糟糕計劃最終削弱了俄羅斯在北部和南部推進的速度。然而,五角大樓警告說,俄羅斯在邊境集結的 15 萬軍隊中,只有 30% 被派往了烏克蘭。

這是烏克蘭的首次勝利,它阻止了俄羅斯戰機在該國全境取得空中優勢,從而有效地奠定了基礎,確保其能夠對俄羅斯軍隊開展地面行動,而不會被俄羅斯空軍摧毀。

烏克蘭和俄羅斯代表在白俄羅斯的談判未取得突破,基輔拒絕了莫斯科承認克里米亞為俄羅斯領土的要求。

烏克蘭第一次反攻

烏克蘭軍隊發起首次反攻,試圖將俄羅斯軍隊趕出南部省份赫爾松和尼古拉耶夫。到 2022 8 月,他們在沒有國際支持的情況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2022 4 月,41 個國際夥伴召開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首次會議,協調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大約在同一時間,伊朗開始向俄羅斯提供單向攻擊無人機。

2022 11 月,烏克蘭取得重大勝利,將俄羅斯軍隊趕出了赫爾松市,隨後雙方陷入了持續到第二年的僵局。

烏克蘭第二次反攻

烏克蘭向頓涅茨克和扎波羅熱發動反攻,巴赫穆特城的激烈戰鬥使雙方傷亡慘重。巴赫穆特之戰被形容為一場「絞肉機」,其殘酷的塹壕戰和高傷亡率讓人聯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2023 5 月,瓦格納集團的部隊在巴赫穆特付出了巨大代價后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大約在同一時間,莫斯科和德黑蘭開始制定一項武器交易協議,伊朗將從俄羅斯獲得先進的軍事系統,以換取更多的導彈和無人機。

次月,第聶伯河上的卡霍夫卡大壩被不明身份的破壞者摧毀,下游大片地區被淹,克里米亞的水源供應減少。洪水阻止了烏克蘭裝甲反攻進入克里米亞。

瓦格納兵變

瓦格納集團領導人、普京的親信葉夫根尼·普里戈津於 2023 6 月宣布對俄羅斯國防機構發動兵變。

普里戈津表示,他正在尋求對俄羅斯軍事領導人的無能以及俄羅斯軍隊炮擊瓦格納陣地的事件進行報復。

普里戈津將自己的兵變稱為「正義的遊行」,並要求正規軍遠離,否則將被摧毀。普京暗示這些活動可能會煽動內戰。

普里戈津率領約 25,000 名瓦格納軍隊,擊落了一架俄羅斯直升機並佔領了頓河畔羅斯托夫鎮,然後突然宣布他將停止進軍,瓦格納將分散到軍營。

在與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會談后,普里戈津接受了克里姆林宮的協議,流亡白俄羅斯,並將瓦格納集團納入俄羅斯軍隊。

2023 8 月,普里戈津突然去世,當時一架載有他和其他幾名瓦格納軍官的飛機爆炸墜毀,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國際武器運輸引發戰爭

烏克蘭和俄羅斯在橫跨烏克蘭數百英里領土的戰線上的各個戰線上努力奪取或守住陣地。雙方都開始遭受武器和人力短缺的困擾,並且從 2023 年到 2024 年,雙方都越來越依賴國際支持。

基輔繼續獲得通過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協調的支持,國際合作夥伴承諾從戰爭開始到 2024 年中期提供約 3800 億美元援助。

儘管如此,北約成員國仍未向烏克蘭運送許多最好的武器系統,因為擔心會引發戰爭的升級。直到 2024 年底,美國才允許向烏克蘭運送短程彈道導彈。

莫斯科也越來越多地向國際夥伴尋求幫助來支持其運動。

共產主義朝鮮開始向俄羅斯運送數千個裝滿彈藥的集裝箱,認為自己正在支持俄羅斯對美國的代理人戰爭。

與此同時,伊朗伊斯蘭領導層繼續向俄羅斯派遣無人機和導彈。

烏克蘭佔領俄羅斯領土

2024 8 月,烏克蘭對俄羅斯庫爾斯克省發動大規模攻勢,這是衝突開始以來烏克蘭軍隊首次大規模跨境軍事行動。

大約 11,000 名烏克蘭軍隊推進到該地區,佔領了 400 平方英里的俄羅斯領土並控制了數十個村莊,隨後部分領土被俄羅斯軍隊奪回。

此舉為烏克蘭提供了停火談判的籌碼,澤連斯基隨後表示,他打算在戰爭結束后將庫爾斯克交易給莫斯科,以換取烏克蘭部分被佔領土。

俄羅斯部署了 50,000 名士兵,並在空襲和炮火支援下抵抗烏克蘭的推進,並且據報道已開始向該地區派遣 10,000 名朝鮮士兵,這是外國軍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直接介入這場戰爭。

整個秋冬季,烏克蘭都優先在庫爾斯克進行增援和反攻,儘管該國南部和東部地區已被俄羅斯軍隊攻佔。

美國呼籲開始停火談判

川普呼籲莫斯科和基輔在20251月就任后開始尋求結束戰爭。美國領導人重新開放了自 2022 年以來關閉的與莫斯科的外交渠道,並開始向基輔施壓,要求其允許美國獲取稀土礦物,以換取持續的軍事支持。

川普單方面宣布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烏克蘭的安全將由歐洲大國的軍隊保障,儘管美國政府尚未與歐洲或北約討論任何此類安排。

川普政府官員還公開承認,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可能會要求烏克蘭將部分被佔領土割讓給俄羅斯。

今年 2 月,美國和俄羅斯官員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會晤,開始恢復關係正常化進程。他們在沒有烏克蘭或歐洲官員在場的情況下討論了結束戰爭的條件。

英國、德國、波蘭、義大利、丹麥、歐盟和北約領導人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在沒有美國支持的情況下組織歐洲對烏克蘭提供援助。

德國、瑞典、英國領導層均表示願意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波蘭領導層表示不會派兵,但將為維和部隊提供後勤和作戰支持。

陳雯韻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1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rfw1972 2025-3-2 19:02
真正出賣烏克蘭的是老年痴獃,他把司機騙上床,搞大了肚子又始亂終棄沒有勇氣承擔責任解決問題。如果特朗普搞砸了就要背黑鍋。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8: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