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CAC40指數暴跌二日及可能的影響
——經濟學·五千零九十五
估計大家都沒有注意到,法國CAC40指數暴跌了兩天——含今日,尚在交易中,還沒有收盤。
然,今日暴跌怕已成定局——一則,是昨日已暴跌(約1.9%),今日算是繼續跌;二則,我起初注意到時,又是跌1.9%,待決定寫文章截圖時是跌2.40%,這會再看已經跌到了3.12%。
問題是,不僅法國CAC40指數暴跌,德國DAX指數也跟跌。
現在,我就是不知道英國的指數怎麼樣。如果也大跌,那真是很不好;而如果不跟跌,又說明不了什麼,因為大家都知道,英國早已退出了歐盟。
還有一點不清楚的,是為什麼跌。是某家超大企業數據不好而帶動大盤向下,還是整體經濟面不容樂觀,或是罷工(法國人酷愛罷工)或其他什麼,還是戰爭之類。
弄不清是什麼原因導致暴跌,是很要命的;但,更要命的,是沒有原因或找不出原因的暴跌(這種更是致命)。
現在,比較好的是,美國的道瓊斯指數跟跌,但沒有跟著暴跌。然而,現在沒有跟著暴跌,不等於今日後半程不跟著暴跌,更不等於後面不跟著暴跌;因為,誰知道法國CAC40指數下周會是啥樣子呢?
即使道瓊斯不暴跌,如果法國CAC40指數影響日本、亞洲,也是不得了的。
何況,還有兩個基本事實——其一,西方國家股指大都在高位;其二,歐美國家都在通脹中。
而為了對付通脹,歐美國家去年乃至至今都在用力;如果用力過頭了呢(往往是想不到的),那就必然是通縮。
那麼,如果經濟有個較長的時間不好,各國股指會怎樣呢?
不敢想呀!我又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實,我是應該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一是顧粉團一直都在推薦,二是我著有通俗經濟學的《貿易戰》一書,其中夠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就有〈經濟學「時代指數」理論〉等等),沒責任提醒大家;就算我願意提醒大家,又有誰會信我呢?
真誠忠告大家別信我,我又不是印度神童阿蘭德;要信,就等到世界經濟跌得一塌糊塗再信。
顧曉軍 2024-6-14
【附顧曉軍經濟學名著】經濟學「時代指數」理論
2009-2-22,針對大陸媒體鼓吹以「替富人說話,為窮人辦事」等悖論替中X愚民的茅於軾是「著名經濟學家」,我發表了〈中國沒有真正的經濟學家〉一文。
〈中國沒有真正的經濟學家〉的第一主題是——針對當時中X炮製的愚民宣傳「中國所有人都是改革受益者」及「X恩論」等,我在文章中即興創造出了「經濟學『時代指數』理論」、予以反擊。而文章的第二主題是——「中國沒有真正的經濟學家」,因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模仿市場經濟、走別人正走著的路,沒有經濟學意義上的思想與理論的創新,所謂的中國經濟學家,都不過是些相當於工程師、而不是科學家的人,所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家。
2011-12-29,我把「經濟學『時代指數』理論」部分,從〈中國沒有真正的經濟學家〉一文之中摘出,獨立成篇為〈經濟學『時代指數』理論〉。
以下即為2011-12-29摘出的〈經濟學『時代指數』理論〉。
在談到中國改革開放時,有人說「中國所有人都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這顯然是胡說八道、拍馬屁,忽悠老百姓。
時代指數及指數曲線比較
一、人類社會變化與中國經濟生活的時代指數及曲線比較
3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無疑是巨大的。但,30年來,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也是巨大的。如果把30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生活的變化,做成一時間坐標上的曲線,其是上升趨勢線;同樣,把人類社會30年來經濟生活的變化,也做成一時間坐標上的曲線,它也是上升趨勢線。把兩個圖相疊,就可以看到:中國社會經濟生活變化的趨勢線、是高於人類社會30年來經濟生活變化的趨勢線的。
但,談改革開放的成就時,必須扣減30年來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值。也就是說:談改革開放成就,不能與中國自己的30年前比,沒有可比性;因為,30年來人類社會也同樣在進步與發展。為什麼一要定扣減呢?因為,中國原本就應該隨人類社會一同進步與發展。因此,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成就,就只能是中國社會經濟生活變化高出人類社會經濟生活變化的那一部分。
二、中國社會變化與社會各群體變化的時代指數及曲線比較
在建立了時代指數概念及其在時間坐標上的曲線之後,我當說明一點:由於30年來,中國的發展及人類的進步;所以,作為中國社會各類群體的人的經濟生活變化曲線,大體呈上升趨勢。
至此,我們再來談:中國,是不是所有人都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就容易得多了。我們只要把自己所屬的人群的經濟生活變化曲線,疊加進30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生活變化與人類社會30年來經濟生活變化的比較圖,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你所屬的人群30年來受益或不受益,以及受多大的益或不受益的值。
如果,你與你所屬的人群的經濟生活變化的趨勢線,高於那條30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生活變化的趨勢線;那麼,你就是中國改革開放中的高受益者。
如果,你與你所屬的人群的經濟生活變化的趨勢線,在30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生活變化趨勢線與人類社會30年來經濟生活變化趨勢線之間的話;那麼,你也能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只不過是你的受益沒有能與改革開放同步。
如果,你與你所屬的人群的經濟生活變化的趨勢線,不僅在30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生活變化趨勢線之下,且還在人類社會30年來經濟生活變化趨勢線之下的話;那麼,你就不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因都落後於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了,怎麼還能算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呢?
道理就這麼簡單。尤其是最後一種,這一部分人群,已經被拋棄在了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岸邊、時代的岸邊,如果還說他們都是改革受益者,這無疑是一種地道的忽悠、一種胡說八道。
在時代指數的曲線圖上,誰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的高受益者、受益者或少受益者甚至是不受益者,及受益與不受益的度和大小及其值,都是可以一目了然的。
通過「經濟學『時代指數』理論」,就不難看出「中國所有人都是改革受益者」、是地地道道的愚民。
以上,摘自於「顧曉軍主義」(0039)之〈中國沒有真正的經濟學家〉(2009-2-22)。
由於「經濟學『時代指數』理論」嵌在我的〈中國沒有真正的經濟學家〉之中,所以僅被不多的中國網友與少數外國學者知道(曾在其博客中轉載)。現我將「時代指數」理論摘出、單獨成篇,以便於引起更多的經濟學人及普通人的關注或引用,以便惠及整個人類社會。
題外的話
馬克思主義、為何能忽悠住全世界那麼多的人呢?其中之一是他用剩餘價值理論解釋了經濟與分配、及所謂的剝削。
張維迎說他是「雙軌制」的發明者(百度百科過去是這麼介紹的)。我在〈一批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中說過,「雙軌制」是沿著鄧小平的「一國兩制」的思路發展出來的,張維迎是貪天功為己有。何況,「雙軌制」的弊端,如今已隨處可見。再,就算「雙軌制」是張維迎發明的,那麼,我們來比較一下。
馬克思的「剩餘價值」,是解釋全世界自由經濟的分配的普遍現象,引伸出了「剝削」。而張維迎的「雙軌制」,則是解決中國經濟改革如何突破。打個比方,馬克思是醫學家,張維迎只是個主治醫師。
而茅於軾呢,連「雙軌制」這樣的東西也沒有,怎麼能稱「著名經濟學家」呢?他的作用,主要是打出提前量、為權貴資本服務,引導如何加緊瓜分原有的國有資產等等;所以,我一直說他是個「導盲犬」。如果定要類比,他頂多算是個保健師或健康顧問。
那麼,郎咸平呢?最近,他搞出了「美國陰謀論」,以解釋經濟現象。我們且不論他的動機,但這與馬克思的「剩餘價值」、是有點類似的。然,「剩餘價值」是對經濟領域的普遍現象而言;而「美國陰謀論」,只是對這一時段的特定現象而言。如是,也就可以定位他們各自不同的段位了。
而我的「時代指數」呢?也是解決經濟領域的普遍問題的。過去,有人找出幾個因素,拿這段時間的經濟與那段時間的經濟作比較、或拿這國的經濟與那國的經濟作比較,其實都沒有可比性。而有了「時代指數」,就不一樣了、就一切皆可比了。由此可見,我的「時代指數」與馬克思的「剩餘價值」是同一級別的;而所不同,則是他是醫學家、而我卻是發明了「B超」。
正因為我發明了經濟領域的「B超」,所以我能喊出〈世界經濟的主升浪走完了〉、能當時就反對「四萬億」、能批評樓市、能說准〈股市無災 下跌仍繼續〉(事實上,我說了之後就一路陰跌至今)……可惜,中共已自己蒙住了自己的眼睛,見我總是批評、就封殺我;卻不能從我這裡汲取智慧,以躲過將來臨的經濟大蕭條。
再把話說白一點:如果中共繼續封殺我,那就不僅是對中華民族的犯罪,也是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犯罪。
最後,回過頭來再說說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其實「剩餘價值」就是一堆廢紙。因為,還沒有人能夠發明出經濟及分配的「B超」,誰能說出各種不同行業之間、老闆與員工應該各拿多少,最合理的標準又是什麼?不能。而不能,也就無法證明誰剝削了誰。且新科技、新行業等不斷湧現,又怎麼預先確定他們與原有的行業之間的比例呢?因此,目前也就只有通過稅收、與稅收所產生的社會福利來加以調節。
2011-12-29之〈經濟學「時代指數」理論〉引用畢,文中微有文字性修改。
此外,上面提到「過去,有人找出幾個因素,拿這段時間的經濟與那段時間的經濟作比較、或拿這國的經濟與那國的經濟作比較,其實沒有可比性」,那麼,為什麼沒有可比性呢?因為,過去的比較、沒有剔除不可比的因素。而「經濟學『時代指數』理論」的意義,就是找出並指導人們、怎樣去剔除不可比因素。
因此,有了「經濟學『時代指數』理論」,便可以舉一反三;如是,經濟學的其他什麼理論亦可應運而生了,甚至可以擴展到社會學、政治學等其他的學科中去。
這,就是「經濟學『時代指數』理論」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說「經濟學『時代指數』理論」是發明了「B超」之所在。
顧曉軍 2018-9-3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