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對「顧曉軍無恥」的答辯及文革與新文化運動

作者:顧曉軍53  於 2024-2-21 17: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勘史|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顧曉軍

「顧曉軍無恥」的答辯及文革與新文化運動

 

    ——隨筆·五千零五十

 

  昨日,剛對指責我「打倒魯迅」為「搞基」作了答辯;今日,又得為「顧曉軍無恥」作答辯。

  順說,〈因要打倒魯迅,顧曉軍被批搞基〉雖沒火,但已被關注、轉發等。

  〈因要打倒魯迅,顧曉軍被批搞基〉下,有王永茂的「王朔無知,顧曉軍無恥,說顧『搞基』者無能,謾罵於事無補」2370字。

  「王朔無知……說顧『搞基』者無能,謾罵於事無補」說的好,但我對「顧曉軍無恥」還是不服,答辯如下。

  (王文附於本文之後)

  文中曰,「這個傢伙要『打倒魯迅文革語言等。而我以為,「打倒魯迅」真不是啥文革語言——眾所周知:始於1915年、終於1923「新文化運動」,曾提出「打倒孔家店」。請問,是1966開始的文革,早於1915年至1923呢?還是「新文化運動」早於文革呢?

  任憑再無知,只要還識數,便都能明白——1915年至1923,早於1966年。沒有錯吧?因此,文革的「打倒劉少奇」之類,是對「新文化運動」的「打倒孔家店」的、簡單的句型上的模仿,而沒有絲毫文化上的傳承。

  因「打倒劉少奇」之類,就是要打倒「劉少奇」之類的各本體;因此,此類的「打倒」,只有政治上的動機、而沒有文化上的繼承。我以為,「新文化運動」的「打倒孔家店」,則不是要打倒孔家店所寄生的中華文化,而是意在剔除寄生於中華文化中的孔家店,讓中華文化重新煥發出生機,實為解放思想。

  很顯然,我顧曉軍自2007年秋開始,於中文網路上發起的「打倒魯迅」之運動,亦猶如一場新文化運動,或可曰:中華網路新文化運動。這場運動,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對1915年至1923年的「新文化運動」的一種繼承——意在剔除寄生於「新文化運動」以降的中華文化中的「魯迅」及魯迅現象,而非對文革的照抄。

  「文革」,文化大革命的縮寫。文化大革命,雖標榜為文化的大革命;然,今人皆知:文化大革命,實則是一場政治運動。或可曰:「文革」,是一場只有政治動機、沒有文化傳承的、借用了「文化大革命」的文化之名、而實質上卻沒有絲毫文化可言的政治運動。

  王永茂的「這個傢伙要『打倒魯迅』(文革語言)」之批註,是欲將我歸類於「文革餘孽」(亦王文用語),而斷送我的網路政治生涯,其用心毒也。

  至於王文的「十三條不是批判,是文革式的黑材料』」,請問又有哪一條是文革式的黑材料

  一、魯迅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嗎?只有33篇中短篇小說,連我(406篇)的十分之一都不足,只怕是「敵人一天天爛下去」式的世界級文豪。

  二、魯迅算的上是一思想家嗎?他自稱「拿來主義」,可他連拿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都不敢公開承認,有這樣的思想家嗎?

  三、中國有過「魯迅精神」嗎?魯迅除了指責與埋怨,他給過國人正面指引嗎?如此作派,難道不是精神垃圾?

  四、魯式小說、文學,寫病態的、沒有希望的中國人;可,我們誰又不是這些中國人的子孫?

  五、魯迅沒有參加過「五四運動是史實。這咋能算我整他的黑材料呢?

  六、任何民族都有劣根性,大敵當前還挖掘,咋不算媚敵?

  七、魯迅沒死在國民黨特務手裡亦事實。

  八、「像這一般青年被殺」不是魯迅的得意之作嗎?若不是,魯迅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發表?

  九、〈【偽自由書】後記〉是魯迅之文吧?也確是因委屈而出賣黨的機密吧?

  十、〈致胡風〉也是魯迅寫的吧?他是不是叫他人別入黨?

  十一、1915年,陳獨秀髮起「新文化運動」1918年,錢玄同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六次去魯家,才逼出所謂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這能說魯迅領導了「新文化運動」?

  十二、〈狂人日記〉是不是抄襲果戈里的?《中國小說史略》是不是也部分剽竊了鹽谷溫的?

  十三、有偷看弟媳洗澡公案、虐妻、找三、押妓及濯足等,是不是私德差?

  以上,均為略寫;然,在〈王朔也算批魯迅?我扒掉了魯迅的底褲〉中,樁樁件件我都予以詳細證明。請問王永茂先生,哪一樁、哪一件,是文革式的黑材料?相反,你的無端指責、倒是頗具文革遺風。

  王文的其餘,我都懶得答辯。然,僅以上兩部分,不足以證明——我顧曉軍是認真做學問的人,而非無恥之徒。

  誠然,一如「新文化運動」意在剔除寄生於中華文化中的孔家店、從而解放思想、讓中華文化重新煥發出生機……而實則,剔除寄生的孔家店、不易做到,然,這樣的一番操作后,解放思想、引進科學與民主還是做到了(只是既定目標與現實的距離不同);我的「打倒魯迅」,也未必就真的能打得倒魯迅,更別說啥「再踏上一隻腳」及「永世不能翻身」等等了,然,「打倒魯迅」也一定會像「新文化運動」一樣,為推動中華文化的解放思想,而作出不朽的貢獻。

  簡言之:「打倒魯迅」,不是啥文革(頂多貌似),而實為又一次解放思想的「新文化運動」。

 

              顧曉軍 2024-2-21

 

 

附:王朔無知,顧曉軍無恥,說顧「搞基」者無能,謾罵於事無補 - 王永茂 (2370

  卑怯者之通病,以「打死老虎」為能事,說他們善於「吃人血饅頭」也可以。王朔一開始完全不懂魯迅,只在中學教科書里看過一兩篇魯迅文章,於是張開臭嘴胡說:「……有一魯迅,丫說……」。「丫」是北京的市井流氓語言,王朔水平不高,但達到了「嘩眾取寵」的目的,就像「芙蓉姐姐」依丑賣丑,居然打出一片天地。芙蓉姐姐成名之後打扮起來居然有了些獨特的姿色吸引有逐臭癖的人們,頗與昏天黑地的當代中國般配。王朔也是這樣,但後來讀書漸多,似乎有所醒悟,貌似對魯迅的態度有所改變。

  這個顧曉軍則不同,他咬住某人的雞巴(民間語)死吃一口(老舍語),吃人血饅頭食髓知味,看來到他死那天也不會鬆口。這個傢伙要「打倒魯迅」(文革語言),還要把魯迅「釘在恥辱柱上」(放洋屁)。在文革時代「打倒」某人並不難,拼湊夠了無中生有的黑材料,就能把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叫他永世不能翻身」(這與顧曉軍的洋屁「釘在恥辱柱上」異曲同工)。很多人因此悲慘地死去了,而卑怯猥瑣的「革命群眾」心懷惡作劇的起鬨心情,又在尋找下一個「打倒」的目標。通常的手段是八大罪狀、十大罪狀,而這個顧曉軍為了「打倒」死去的魯迅並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羅織的罪狀竟有十三條之多!這在文革中足以把魯迅置之死地了,但魯迅文革前三十年就已經死了;文革過了五十多年後的今天,顧曉軍一跳而起張開血嘴再咬魯迅,當然有他的目的,至少也是嘩眾取寵,依丑賣丑為自己開發市場,這正如他指控有人拿他比並的「鳳姐」,但他卻比鳳姐更卑劣,更無恥,——鳳姐似乎沒咬住誰的雞巴當肉吃。顧曉軍卻咬住不放。批判魯迅可以,但你的十三條不是批判,是文革式的「黑材料」,為打倒而打倒,為殺害而殺害,你是文革餘孽,說你是吃人血饅頭的王丹柴玲也未嘗不可。但你成不了王朔,成不了芙蓉姐姐,只能是給人修腳的鳳姐,那是她的宿命,因其太丑。你達不到目的是你的宿命,以為你的素質太差,人格太低,動機太惡!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15: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