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魯迅不是新文化運動倡導者

作者:顧曉軍53  於 2023-11-30 20: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勘史|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顧曉軍

魯迅不是新文化運動倡導者

 

    ——勘史·五千零一十一

 

  一、錢玄同促成了魯迅剽竊〈狂人日記〉

  於魯迅剽竊俄羅斯作家果戈里的〈狂人日記〉,我至少寫過兩篇文——〈魯迅抄襲果戈里的小說〉(2021-7-1)與〈魯迅抄襲了果戈里的【狂人日記】嗎〉(2021-7-13)。

  錢玄同,百科曰:錢玄同(1887912日—1939117日),原名錢夏,字德潛,又號疑古、逸谷,常效古法將號綴於名字之前,稱為疑古玄同。五四運動前夕改名玄同。漢族,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1887912日(農曆清光緒十三年丁亥月十二日)出生,吳越武肅王錢鏐之後。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字學家、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

  錢玄同日記,「午後至獨秀處檢得《新青年》存稿,因四卷二期歸我編輯,本月五日須齊稿,十五日須寄出也」(191812日),又記「略檢青年諸稿」、「胡說亂道」、「文理不通,別字滿紙,這種文章也要登《新青年》,那麼《新青年》竟成了毛廁外面的牆頭,可以隨便給什麼人來貼招紙的了,哈哈!這真可笑極了」。

  次日,錢玄同再記:「攜《新青年》四卷二號之稿至家中檢閱,計可用者不及五十page(即「頁面」也),尚須促孟和、獨秀多撰,始可敷用。」

  萬般無奈之下,錢玄同只好為《新青年》尋找具有一定的基礎的新作者。如是,191832日,錢玄同日記云:「晚訪周氏兄弟。」

  對應魯迅與周作人的日記,則有——魯迅,「夜錢玄同來」(191832日)、「夜錢玄同來」(318日)、「夜錢玄同來」(28日)、「晚錢玄同、劉半農來」(45日)、「夜錢玄同來」(21日)、「晚錢玄同來」(26日);周作人,「晚玄同來談,十二時去」(191832日)、「玄同來談」(18日晚)、「晚玄同來談,十二時去」(28日)、「玄同半農來談,至十二時去」(45日)等等。

  《魯迅年譜》——1917年 三十七歲 / 一月初,返北京。 / 七月初,因張勳復辟亂作,憤而離職,同月亂平即返部。 / 是年仍搜集研究拓本。(注意,魯迅沉溺於研究金石拓本已多年)。

  如此,可證明——在《新青年》缺稿的情景之下、在錢玄同的遊說之下,魯迅以「拿來主義」、匆匆剽竊了俄羅斯作家果戈里的短篇小說〈狂人日記〉。於是否剽竊,參見我本文首提到的兩篇文——〈魯迅抄襲果戈里的小說〉與〈魯迅抄襲了果戈里的【狂人日記】嗎〉。

  二、魯迅不是新文化運動倡導者

  「新文化運動」,百科曰——開始標誌 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誌》;起止時間 1915-1923;主要陣地 《新青年》、北京大學(《青年雜誌》后更名為《新青年》)。

  新文化運動,始於1915年,以《青年雜誌》、北京大學為陣地。而魯迅,則直到1918年,才被錢玄同千呼萬喚地、以剽竊俄羅斯作家果戈里的短篇小說〈狂人日記〉,「綁架」上了《新青年》的戰車。於另一陣地北京大學,《魯迅年譜》則說得更清楚——1920 四十歲 / 一月,譯成日本武者小路實篤著戲曲《一個青年的夢》。 / 十月,譯成俄國阿爾志跋綏夫著小說《工人綏惠略夫》。 / 是年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學及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師。 / 是年仍研究金石拓本

  如果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至少當於1915年就加入吧?而魯迅,直到1918年才被錢玄同「綁架」上了《新青年》戰車,且不過是被錄用了篇剽竊來的短篇小說;於北京大學,則更是到了1920年秋季,才遲遲接觸到。

  如此,他又咋可能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除非篡改歷史。

  三、篡改歷史

  篡改歷史,分無意識的與有意識的兩種。

  無意識的,有如李敖等文人——2023-1-6,我寫過篇隨筆〈李敖顧曉軍留下了什麼〉,在「一、李敖的錯」中,我引用李敖的〈播種者胡適〉里的文字「東風來了,來自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民國六年的九月里,北京大學來了一個二十六歲的新教授……北京大學熱鬧起來了!梁山泊上又是添了幾條好漢,他們是:胡適之、劉半農(復)、周豫才(魯迅)、周豈明(作人)……」

  民國六年的九月,是19179月。本文以上,已證明——1918年,魯迅才在錢玄同的「綁架」下、上了《新青年》的戰車;而於北大,更是到1920年秋才因應聘而接觸到——我的〈魯迅沒有參加過「五四運動」(之二)〉(見《打倒魯迅》一書,20161月出版)引用孫伏園(魯迅在浙江教中學時的學生)1953年發表於《中國青年》上的文章的中的「五月四日,我參加天安門大會以後,又參加了示威遊行。遊行完了,我便到南半截衚衕找魯迅先生去了,我並不知道後面還有『火燒趙家樓』的一幕」、「魯迅先生詳細問我天安門大會場的情形,還詳細問我遊行時大街上的情形,他對於青年們的一舉一動是無時無刻不關懷著的。一九一九年他並沒有在大學兼任教課,到他那裡走動的青年大抵是他舊日的學生」,均可證明——19179月,魯迅與「北京大學熱鬧起來了!梁山泊上又是添了幾條好漢」無關。李敖,沒有好好、認真地做學問,而是想當然了。

  這,就叫作無意識地篡改了歷史。而有意識地篡改歷史呢,則種類繁多;我在〈李敖顧曉軍留下了什麼〉一文之中說到的錢理群,也算是其中的一種。其餘,我就懶得展開了。

 

              顧曉軍 2023-11-30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03: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