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李大眼批王蒙文
——隨筆·四千九百五十四
網上有篇〈李承鵬為何突然痛批王蒙:老而不死是為蒙〉,就點進去看了。讀罷,說上幾句。
李文最後有「別在重大問題自己追了自己的尾。比如王蒙多次批判網路文學是快餐,是垃圾,博客更是對語言有一種破壞,號召大家要少接觸網路文學;前兩天忽然又高調支持網路文學,說看好網路文學發展前景,甚至說出網路文學可以延緩老年痴獃這種驚世駭俗的話,欣然題詞『文以清心,網以動人』。當時看王蒙,我確實有點蒙,後來才知道,他接受了盛大『文學顧問』的高薪聘請……」
王蒙蒙人不是第一次(說王蒙「蒙人」的版權歸李大眼。不過,李大眼愛用:王meng【此處讀一聲】,而不肯明說其實就是蒙人)。
記得,我上網初期的「顧曉軍言論」中,有篇〈500萬文青今如在?〉;其中道,王蒙說「不要擁擠在一條文學的小路上」,這支文學大軍便作鳥獸散。
這500萬文青,其實就是當年高考沒考上或根本就沒去高考的、尋找出路的年輕人。作為作協主席、文化部長的王蒙,無論如何都不該潑冷水、遣散這500萬文青。
即便不潑冷水,後來社會向錢看,管道多了,自會漸漸散去。而王蒙潑冷水、遣散這500萬文青,只能說明一點——王蒙無能,且不自信,懼怕500萬文青中冒出佼佼者,搶了自己飯碗。
許,有人覺得我危言聳聽;其實不然,王蒙復出后的小說,有兩大特點:一是意識流,號稱是第一個把「意識流」帶進大陸的人。是不是王蒙把意識流帶進大陸,且是不是「第一個」,都不去論;單就意識流小說而言,王蒙寫得極差,毫無特色,沒有名篇,甚至不如我。
另一特點,是微小說。記得,《人民文學》曾一期發了他的十一篇垃圾微小說。為何說王蒙的微小說是垃圾微小說呢?因微小說的約定俗成,是反轉。王蒙的微小說有反轉嗎?沒有。那麼,沒有反轉微小說就不能成立嗎?也不一定,但總得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吧?而王蒙,啥也沒有。
王蒙是寫小說的,就王蒙小說的兩大特點、一樣也站不住腳,又怎能讓人不信他嫉妒才能呢?
因王蒙嫉妒才能,所以,王蒙從一開始、源頭上就給500萬文青潑冷水,把他們趕出了文學的家園;尤其,是500萬文青在尋尋覓覓、尋找人生出路的時候。這不可謂王蒙不歹毒吧?
再說一點。據說,王蒙退休后,致力於中國文學史的撰寫。
這,就是王蒙的太不要臉了。作過多年的作協主席、文化部長,退休后寫文學史……這不是——主力球員踢完一場球,下場后,立馬就寫球評嗎?
公正何在?對當作協主席、文化部長時的非主流等,公平嗎?對「多次批判(的)網路文學是快餐,是垃圾,博客更是對語言有一種破壞,號召大家要少接觸(的)網路文學」,公平嗎?即便王蒙受邀盛大「文學顧問」,對網上非盛大網路集團的小說、散文、雜文等,公平嗎?至少對李大眼的文章,能公平嗎?
其實,王蒙這種文學垃圾,在歷史上是站不住的;即使由他寫中國文學史,後人也會改寫。所以,不值得多說。
我倒想給李大眼提點意見——你的文章,文筆很有特色,一看就能認得出來。這是從好的方面說。反過來想呢?不也是套路太重。
記得,我早年曾稱讚過余傑與戴旭——一右一左兩大高手的文筆華麗等等。
其實,年輕時,我的小說也寫得極美極美。後來,年歲大了,就懂得如何去考慮護火純青了。
年初見過余傑近文,就是說他是蒙古人,他的余姓是「鐵改余」的那篇。余傑的那篇,就有護火純青的味道了。
上了年紀,再不退去繁雜的技巧,是會讓人覺得不成熟的。
顧曉軍 202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