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各領風騷的「近代史學四大家」面相如何,又有怎樣的性格?(一)

作者:FaceReader  於 2022-3-31 16: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經典解讀|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以我自己粗淺的讀書經驗來看,閱讀是分四個層次的:

  • 第一層次,體驗階段。這一階段最容易讀進去的是散文雞湯式,比如情感故事、抒情散文和人生說教式的雞湯或類雞湯文章,代表性的就是《讀者》,及絕大多數的「公眾號文章」等。百分之八十的人可能都在這一階段,因為很多人一年都不能完整讀完十本書。待這類文章讀得多了以後,便會索然無味,而後就會開啟第二層次。
  • 第二層次,工具階段。工具知識與大多文學類,也包括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各類科目的普及式書籍,這類書籍包括格拉德威爾的《異類》、特勞特的《定位》、弗蘭克的《牛奶可樂經濟學》,也包括KK的《失控》之類,絕大多數小說也在此列。能到這個階段的,估計也就百分之一。當然這類讀多了也會厭倦,就會開啟第三層次。
  • 第三層次,探究階段。深度的歷史、專業性書籍及深刻的文學作品等,這個階段,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也包括鹽野七生的《羅馬人的故事》,被譽為「微觀經濟學聖經」的《微觀經濟理論》等。能到達此階段的人估計不足萬分之一。不過讀多了也會心生倦意。
  • 第四層次,哲學之境。為什麼不是「哲學之書」呢?因為任何人都可以讀哲學書,很多大學也有哲學專業,但這些專業學哲學的都未必真正精通哲學之道,更何況讀幾本哲學書?真正能達哲學之境的,其知識既要有涵今茹古的廣博,又要有出凡入勝的精深。能在第三階段的任何領域中精深,都可以進入哲學之境,正如釋迦牟尼所說,」人人皆可成佛」,而「佛」的概念,也正是「智慧具足,三覺圓明,知一切法及一切行」。這樣的人,估計百萬中出一個就不錯了。

  為什麼開頭要談閱讀的境界呢?因為今天要分析的幾位應該都達到了第三層次,而且也是史學的大家,有了層次之別,就便於我們分辨和學習。

  今天要分析的幾位分別為:陳垣、陳寅恪、呂思勉及錢穆四位先生,嚴耕望先生稱之為「現代四大史學家」。下面我們就來一一分析,了解其人生簡要經歷,看看其面相揭示的性格特點到底有什麼不同。

一、陳垣先生Permalink

陳垣-all

「避諱為中國特有之風俗,其俗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其歷史垂二千年。其流弊足以淆亂古文書,然反而利用之,則可以解釋古文書之疑滯,辨別古文書之真偽及時代,識者便焉。蓋諱字各朝不同,不啻為時代之標誌。」

                    ——摘自陳垣先生之《史諱舉例》

1、經歷簡介Permalink

  陳垣先生1880年生於廣東廣州府新會縣,祖父與父親皆是藥商,六歲時,隨父到廣州,進私塾讀書;1901年,考中秀才,隨後鄉試受挫,便放棄科舉;1905年創立《時事畫報》,但因宣傳反清思想,被政府追捕,不得不逃離廣州;之後便輾轉於篁村小學、振德中學和義育學堂教書;1907年,考入廣州博濟醫學堂;一年後,因不滿美籍教師的歧視,離開博濟,與友人集資創辦光華醫學院,並任理事,同時在其中學習,至1910年畢業,留校任教。

  1911年,陳垣先生創辦「震旦日報」,任該報副刊「雞鳴錄」主編。辛亥革命成功之後,陳垣先生當選國會眾議員,於1913年前往北京,此後放棄醫學,從事史學研究。1920年,因華北大旱,陳垣先生創辦「北京孤兒工讀園」,任園長;一年後出任「中華民國教育部」次長兼「京師圖書館」館長,並創辦「平民中學」,任校長兼教文史。1922年,陳垣先生辭去教育部次長、京師圖書館館長等政府職務,全身心投入史學研究與教育,之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和北師大教授國學和史學課程。1926年,受英斂先生臨終託付,陳垣先生加入公教大學(輔仁大學前身),並擔任副校長;1929年,升任輔仁大學校長。

  抗戰爆發后,陳垣先生和輔仁大學諸師生一起留守北平,雖然此間日方屢次收買和施壓,都未曾屈服。抗戰勝利后,陳垣先生於194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後,也未隨國民黨撤離。留在北平的陳垣先生於1950年被選任為國立輔仁大學校長,並在輔仁大學併入北京師範大學之後,續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陳垣先生對社會主義極為熱衷,不但在1951年被選為北京人大代表,還被毛澤東先生評價為「我們國家的國寶」,並且於1959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文化大革命時期,陳垣先生也成為被鬥爭的對象,曾數次被抄家,並且被逼寫悔過書張貼於北師大,而後遭到軟禁,直至1971年6月21日,於家中去世。

  陳垣先生對中國的宗教史研究獨有專長,且在元史、校勘學及考古學等領域頗有建樹,主要代表著述有《元也里可溫考》《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等。

2、面相分析Permalink

  我們分三個年齡段分析其面相,因為青年、中年和老年的人生階段,人的需求和心態都會非常不同,因而每個人也反映出不同的性格特點。

  陳垣先生的青年階段可謂是自信爆棚,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且此生必定有大作為,有傲氣,也有傲骨,行事果決而有力。因而早年學習時,不滿老師,則憤而離開,自創學府,這正是其這一階段性格特點的體現。

  中年之時,厚重而有力。厚重之處來源有二,一是深刻的思想,二是篤正的人格,因而力度十足。此時的陳垣先生因仍有傲氣與傲骨,所以遠觀則親切,近處則威嚴。可謂,厚重如山,不怒而威

  老年之時已經全然褪去年輕時的威厲,給人一種渾圓之感,像極了太極。這也許是因為經歷了文革期間的整肅,再加常年軟禁的緣故。力度的增長需要思想的提升和堅正的人格,而此時已然沒有厚重,更多是棉柔,可見其多年僅僅只是在內化思想,柔礪人格,並沒有多少新鮮思想營養注入。也正因此,中年之後,再無任何思想建樹。但能修鍊成一位忠厚老者,也是因其思想沉澱之結果。

二、陳寅恪先生Permalink

陳寅恪-all

「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

                 ——摘自陳寅恪先生所撰之「王國維碑文」

1、經歷簡介Permalink

  陳寅恪(kè)先生1890年生於長沙,為江州「義門陳氏」(唐僖宗御筆親賜「義門陳氏」匾額)後裔,祖父官拜湖南巡撫,父親陳三立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並與譚嗣同等並稱為「維新四公子」。幼年時,陳寅恪先生在其父親設立的「思益學堂」中學習,十五歲時考取了官費留學名額,並赴日留學;1905年因足疾輟學回國,後於1907年考入上海吳淞復旦公學;1909年畢業后,又分別考入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和瑞士蘇黎世大學學習,並曾就讀法國巴黎大學。1914年,一戰爆發,陳寅恪先生被迫中斷學業回國;1918年後,得江西教育司官費資助,得以繼續在哈佛大學和柏林洪堡大學的學習。

  1925年,陳寅恪先生自德國回國,成為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1929年,成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一組主任;同年,加入國民黨;因學術領域的成就和威望,至1935年時,已是清華大學薪酬最高的教員。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陳寅恪先生隨西南聯大西遷雲南,並在其中任教。之後數年多有變動,既曾南下香港大學任教,也曾北上任教於燕京大學,也曾因眼疾前去英國治療,最後又於1946年回到清華大學任教。

  解放戰爭后,陳寅恪先生任教於嶺南大學,並隨嶺南大學併入中山大學,成為中山大學教授。1960年,被聘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文化大革命時,陳寅恪先生也倍受磨難,雖因眼疾幾乎失明,卻仍被在床頭安裝大喇叭,終日不得安寧。1969年10月7日,陳寅恪先生在廣州逝世。

  陳寅恪先生通曉二十餘種語言,以博學著稱,開創了以詩證史,以史解詩的學術方法,主要代表作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

2、面相分析Permalink

  陳寅恪青年時,也像陳垣先生一樣,頗有志向;但是相比陳垣先生,其身上的傲氣則少很多。這或許是因其出身貴冑,家境較為殷厚的緣故,所處環境中,並未感受到太多的屈辱和壓迫感。此外,年輕時的陳寅恪先生也才氣十足,顯得頗為文靜

  中年之時,則為錚錚學者,一身正氣,剛篤有力。他與陳垣先生二人的氣質相差很大,同樣有篤正的人格,陳垣先生像城牆般厚重有力,而陳寅恪先生則像一塊鋼板,即使能被人挪取,也不會曲柔,縱使火煉錘搗能改變其形構,但也只能摧毀,而不能使其屈服。而且相較陳垣先生,陳寅恪先生相處之中更為平易近人,有真正的謙謙君子之范。

  老年之時,陳寅恪先生所表現出的狀態,正是其剛硬的性格抗爭后的表現。在文革中,像陳寅恪先生這樣的學者,必定是被整肅的重點對象,而陳寅恪先生必是寧死不屈。所以他心中有壓抑的憤戾,又有誓死的堅定,也有錯擇的遺憾

  本期先介紹陳垣和陳寅恪兩位先生,下一期我們再來分析呂思勉及錢穆兩位先生,看看二人的人生經歷和性格又分別是什麼樣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00: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