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論第三次世界大戰

作者:聖勞倫斯河評論  於 2025-7-13 09: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論第三次世界大戰
​作者:聖勞倫斯河評論
​2025年7月12日
​第三次世界大戰是早就爆發?正在爆發?還是將要爆發?筆者認為, 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於2019年12月或者2020年1月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上半場是生物戰爭,即全球新冠大流行(或許包括全球疫苗運動);下半場是常規戰爭+高科技戰爭+核戰的混合戰爭。在上半場與下半場之間存在一個過渡戰爭。即第三次世界大戰分為上半場、過渡戰爭、下半場三個階段, 目前處於過渡戰爭階段。第三次世界大戰是由生物戰爭、常規戰爭、高科技戰爭與核戰形成的綜合戰爭。

誰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世界深層政府。

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目的是什麼?第一,削減世界人口; 第二,征服所謂「劣等民族」,讓上等民族盎格魯撒克遜人統治世界。
​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性質包括二個方面:
​1. 是世界深層政府與全世界人民之間的戰爭,這一點與前二次世界大戰有本質區別。為什麼呢?因為深層政府制定了削減世界人口計劃,全世界各國都在人口削減之列,美國也不例外,世界各國的中下層人民、老弱病殘、未出生的嬰兒,他們都在優先削減之列。

​2. 是民族戰爭。深層政府將利用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的策略,先將世界分為二個大陣營,消滅第二個陣營后,再將第一個大陣營分為二個中等陣營,消滅第二個中等陣營后,再將第一個中等陣營分為二個小陣營,再消滅第二個小陣營,如此繼續下去,直達到盎格魯撒克遜人統治世界的最終目的。所以,那些加入西方第一個大陣營的被深層政府列在「劣等民族」之列的民族不要高興得太早,你們只是死得晚一點而已。

俄烏戰爭本來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下半場的序幕,因故延遲沒有立即轉變為下半場,從而成為上半場與下半場之間的過渡戰爭。以巴戰爭和以伊戰爭以及以胡戰爭都屬於上半場與下半場之間的過渡戰爭。俄烏戰爭並不是真正的戰爭,俄烏雙方實際上屬於同一陣營,即美西方陣營,雙方打的是假戰,烏克蘭戰場演變為俄烏軍事演習和美歐新式武器試驗場。以色列與胡塞武裝、以色列與伊朗都屬於同一陣營,他們之間打的是假仗,目的之一是破壞中國的一帶一路,打斷國際經濟鏈條。
現在,世界正在加緊準備,尤其是亞洲,北美,世界在靜靜地等待一個時刻:太平洋戰爭爆發, 其中心目標是美西方聯盟加上其亞洲盟友與中國的戰爭。

美國正在全方位準備戰爭。其實,從川普第一任的修建美墨邊境圍牆開始,那就是戰爭準備,只是世人沒有警覺,把它當作與過去修建美墨圍牆視為同一目的,須知,即使同樣事情,時間不同,目的也不同。而人民最容易被蒙蔽。已經布局多年的金融大突變日益臨近,黃金與加密貨幣升值,加密貨幣被川普政府背書,穩定幣誕生併合法化,美國多州已經將黃金作為一種美元替代貨幣放在籃子里作為一種預備,美元的風暴時刻已經不再遙遠。加州、德州與阿州的獨立逐步提上議程,這是戰前準備,目的是一旦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的高科技和核心資產能夠避免戰禍。這不是常規戰爭的準備,而是核戰準備。加州與德州獨立另一個目的是引發美國假內戰,以引發美元崩潰, 到時黃金、加密貨幣與穩定幣將成為各州的過渡貨幣,直到內戰結束,美國重新統一,發行新的統一貨幣。加拿大的阿爾伯特省也鬧獨立,目的與德州和加州鬧獨立應該相同,是為了保護加拿大的重要資產,因為阿爾伯特是石油省,加拿大最有價值的省份之一。加拿大也在準備戰爭,太平洋戰爭必將爆發。

核戰必將爆發,這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必不可少的內容,也將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高潮。這一點不容各國有誤判,尤其是中國,不容誤判。核戰為什麼必將爆發?因為它是由戰爭的目的與性質決定。要削減世界人口,必將爆發核戰。核平衡已經無法制止核戰的爆發,中國發展先進武器也無法制止核戰的爆發,儘管中國發展先進武器是必要的和必須的,因為自衛。這一點我要特彆強調,因為中國有不少人包括一些頂級戰略專家對此有誤判,他們認為中國的先進武器已經讓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對中國發動戰爭,這是一種沒有抓住關鍵、對世界形勢缺乏深刻洞察的片面判斷。

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戰爭。在核戰面前,美國人沒有不死的豁免權,他們同樣是炮灰。所以,包括美國人民在內的世界人民應該覺醒,盡最大可能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下半場的爆發,尤其是核戰的爆發。

中國對戰爭的準備決定世界未來。對中國而言,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全面準備戰爭。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3 09:1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