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升級為俄-北約代理人戰爭
作者:聖勞倫斯河評論
自2月24日普亭宣布在烏東開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 一方面是烏克蘭土地上的戰局如火如荼地發展, 俄軍從東北南三個方向進攻, 北方包圍烏克蘭首都基輔; 一方面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10餘國對烏克蘭強力軍事支援, 對俄羅斯從金融與科技等多方面聯合發動嚴厲制裁, 動員包括俄羅斯自己在內的廣泛的國家通過各界發表聲明和遊行示威以及媒體轟炸, 對俄羅斯發動強大輿論攻勢。短短4天, 俄-烏戰爭事實上已經升級為俄-北約代理人戰爭, 烏克蘭出兵, 北約出武器, 利用烏克蘭土地, 北約與俄羅斯開展一場代理人戰爭, 俄羅斯從一對一變成了一對N, 嚴格說俄羅斯也有二個小幫手: 白俄羅斯和車臣, 那就是3對N吧。烏克蘭的實力迅速提升, 給俄羅斯速戰速勝和以較低的傷亡代價實現戰略目標增加很大難度。在4天的開局后, 法英在2月26日已表明世界必須為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做好長期準備, 看來北約已經下定決心將俄烏戰爭長期化, 以持久戰拖垮俄羅斯。北約提供大量先進武器給烏克蘭軍隊, 看似在幫烏克蘭, 實則是把烏克蘭推向火坑, 因為它逼迫俄羅斯動用大殺器。為了減少俄軍損失, 壓下烏克蘭和北約高漲的戰爭情緒, 達到戰略目標, 普亭不得不下重手, 大的災難即將來臨。烏克蘭沒有明智的政治家, 在北約的撐腰下, 烏克蘭只能成為炮灰, 烏克蘭人民將遭受災難。面對北約幾乎極限的制裁和一擁而上打群架, 普亭別無選擇, 只能將賭注加碼, 下令"核威脅力量" 置於戰鬥狀態, 離終極手段靠近一步。北約敢跟著繼續加碼也拋出核武威脅嗎? 拜登是拋出了美國二個選擇: 制裁俄羅斯或與俄羅斯開戰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國當前選擇的還是制裁。 最後發抖的還是北約。烏克蘭開始挑撿談判地點, 現在馬上改變接受俄羅斯指明的地點, 或許說明一點問題。
俄-烏戰爭演變為俄-北約代理人戰爭之後, 俄抗北約成為戰爭主調, 被美國當作頭號對手而多年持續打壓的中國當然不會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站在一邊反對俄羅斯。俄-烏戰爭結局將與中國利益相關, 中國必定根據戰局發展而相機行事。俄羅斯輸和俄羅斯大贏都不符合中國利益, 對中國而言, 戰爭理想的結局是俄羅斯小贏至中贏, 北約輸。如果俄羅斯輸掉這場戰爭將影響中國收回台灣, 因為會大漲台灣和美日的鬥志而抵抗中國統一。如果俄羅斯大輸甚至崩潰, 世界三足鼎立失衡, 中國將難以獨立抗衡西方。如俄羅斯大贏如全得烏克蘭, 朝著恢復古老俄羅斯帝國方向發展, 也不符合中國利益。理想的和各方能夠接受的結局可能是:烏克蘭承認俄羅斯剛承認的烏東二個共和國獨立, 烏克蘭其餘部分成為去軍事化的中立國。成為中立國其實是烏克蘭的理想歸宿, 不再當大國棋子甚至炮灰, 與各國和平相處, 是烏克蘭人民之福。由於戰局比預想複雜, 烏克蘭實力在北約加持下大幅提升, 俄羅斯已很難完全達到預定目標, 能達到中等目標已經不錯, 烏克蘭成為中立國, 烏克蘭新政府未必親俄, 只要中立俄羅斯最後應該能接受。烏克蘭成為中立國, 於中國無損, 於北約只是小輸, 相當於退一步, 退回他本不該得到的。北約本不該火上澆油, 早就應該主動糾正北約東擴的錯誤, 不奉行和平共處的原則, 以圍剿他國欲置人於死地而後快, 終於招致俄羅斯反擊, 這對美國搞印太戰略圍堵中國是一個教訓。根子在北約, 北約應主動退讓, 讓烏克蘭成為中立國而息戰, 將是烏克蘭之幸, 俄羅斯之幸, 歐洲之幸, 世界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