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巴黎攬勝(1)

作者:國華B  於 2025-1-29 00: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2評論

法國首都巴黎有著世界浪漫之都之稱(下圖 Choose Paris Region)。


作為一座建城2000多年,建都的1400多年的歐洲歷史文化名城,巴黎有著悠久的歷史、保留著許多聞名世界的歷史遺跡。曾經,我們讀到路易王朝居住的凡爾賽宮及腐敗糜爛荒淫的宮廷生活,上斷頭台的路易16;啟蒙思想家盧梭、伏爾泰、狄德羅和他們倡導的民主、自由、三權分立和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皇帝和他加冕的巴黎聖母院;軍事榮耀紀念建築凱旋門及其直通協和廣場的香榭麗舍大街;聳立在塞納河畔戰神廣場的埃菲爾鐵塔;……。當然,還有法棍麵包、可頌羊角、馬卡龍甜點,以及各式泡芙、蛋撻、慕斯、鵝肝……(下圖 FF Cuisine/TSP/Hello Fresh/TastingTable)。2024年夏季奧運會閉幕後的10月,我們終於來到了心心念念的巴黎。在有著「花城」之名的巴黎逗留期間,我們居住在市區的一處民宿,既方便搭乘公共交通前往各處名勝,也十分自然地體驗到巴黎居民的真實生活。以下是我們在巴黎的一些見聞。





埃菲爾鐵塔

埃菲爾鐵塔高330米(1083英尺 下圖)位於巴黎戰神廣場(The Champ de Mars),由法國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Alexandre Gustave Eiffel)的公司於1887 -1889年間設計建造,並用埃菲爾的姓命名該鐵塔。埃菲爾鐵塔又被巴黎居民稱作「鐵娘子」(法語La dame de fer),是1889年在巴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核心建築和法國大革命100周年紀念建築。





雖然埃菲爾鐵塔在設計和建造階段遭到各種非議,且僅獲得20年的保留許可證,必須在1909年拆除, 卻一直保持到現在,成為巴黎地標建築之一,和法國文化的象徵。


一段浪漫的塞納河畔的埃菲爾鐵塔 

凱旋門及香榭麗舍大街 

凱旋門(Arc de Triomphe)是巴黎最著名的紀念碑之一,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圓拱門建築(下圖)



凱旋門位於塞納河邊的巴黎戴高樂廣場中央,由拿破崙皇帝在1806年取得奧斯特里茨戰役勝利後下令修建的,直到1833-1836年間方才完成。1840年12月5日拿破崙皇帝遺體從聖赫勒拿島運往巴黎榮軍院安葬時,專門通過凱旋門。凱旋門紀念碑牆上有幾組法國主要學院派雕塑家的作品:讓·皮埃爾·科爾托(Jean-Pierre Cortot)的《1810年的凱旋》(The Triumph of 1810),安托萬·艾特克斯(Antoine Étex)創作的《抵抗》(Resistance)與《和平》(Peace),以及由弗朗索瓦·魯德(François Rude)創作的著名雕塑《1792年志願軍出征》(Departure of the Volunteers of 1792),又稱《馬賽曲》(La Marseillaise)。紀念碑內壁上有660人的名字,包括558名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法國將軍。





正對著凱旋門往東有一條通往協和廣場的寬敞大道,即是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 下圖)。


據說,香榭麗舍這一街名,是由詩人徐志摩先生在法國留學時的神來之筆 – 在希臘神話中有「神話仙境」之意。香榭麗舍大街不但馬路寬闊,大道兩旁柳蔭掩印,其人行道也很寬敞。香榭麗舍大街之所以成為觀光客在巴黎的著名打卡地之一,主要還是因為開設在此的世界名牌服裝衣飾店和珠寶香水店,以及一些大公司的歐洲總部(下圖)。


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Alexandre Dumas)在《基督山伯爵》(Le Comte de Monte-Cristo)、小仲馬(Alexandre Dumas fils)在《茶花女》(La Dame aux camélias)、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在《高老頭》(Le Père Goriot)中對香榭麗舍大街繁華的描述,也助長了人們對這個「神話仙境」的嚮往。漫步大街,你還能看到一些餐館咖啡店。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英文Our Lady of Paris)是坐落於巴黎市區塞納河上西緹島(Île de la Cité)的一座天主教教堂,與巴黎市政廳和著名的盧浮宮博物館隔河相望(下圖)。





巴黎聖母院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公元496年,現有形式是1163年在主教莫里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領導下開始建造,於1260年基本完工。巴黎聖母院是法國哥特式建築最精美的典範之一,開創性地使用肋拱和飛扶壁、巨大而色彩繽紛的玫瑰窗,以及自然主義和豐富的雕塑裝飾。1804年12月2日星期日,法國著名的拿破崙一世就是在巴黎聖母院加冕當上了皇帝,他的妻子約瑟芬·波拿巴(Joséphine Bonaparte)同時加冕成為皇后。加冕典禮由教皇庇護七世(Pope Pius VII)主持。在教皇宣讀完祝福詞,準備為拿破崙戴上皇冠時,身著紫紅絲絨,披著華麗錦繡披風的拿破崙不按常理出牌,徑直從庇護七世手中奪過皇冠,為自己加冕,然後再將王冠戴在約瑟芬頭上,宣布她為皇后。拿破崙的這一舉動實際上是在向世界宣示,他拒絕讓教庭繼續在歐洲的權力,幾百年來教權對世俗的統治結束了。不過,拿破崙的首席宮廷畫師雅克·路易·大衛在其畫作《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中,將畫面選在了拿破崙為皇后加冕那一瞬間,避免了教皇的尷尬(下圖)。法國著名小說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31年出版的同名小說《Notre-Dame de Paris》,也增加了巴黎聖母院在普羅大眾中的知名度。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Wiki. (2024). Arc de Triomphe. 鏈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c_de_Triomphe 

Wiki. (2024). Champs-Élysées. 鏈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mps-%C3%89lys%C3%A9es 

Wiki. (2024). Eiffel Tower. 鏈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iffel_Tower 

Wiki. (2024). Notre-Dame de Paris. 鏈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tre-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rfw1972 2025-1-29 02:05
10年前去過,很臟,不明白巴黎聖母院旁邊為什麼是沙地,一陣風塵土飛揚,讓旁邊的名勝古迹大煞風景,巴黎地鐵是俺見過最髒的地鐵。倫敦地鐵里看到不要把鞋放到座位上的標語,巴黎就算了太多人的腳都在座位上。
回復 Wuming123 2025-2-1 10:50
好混的河水!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4: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