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MIT2024平權行動報告

作者:國華B  於 2024-9-3 04: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7評論

2014年,「公平招生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起訴哈佛,指控哈佛在招生過程中非法歧視美國亞裔申請者。去年(2023年)6月,最高法院判決「公平招生學生組織」勝訴。由首席大法官羅伯茨(Chief Justice John G. Roberts, Jr.)撰寫的判決書指出,哈佛大學...「不可避免地以負面方式利用種族,涉及種族成見,並且缺乏有意義的結束時間. ……我們從來沒有允許招生計劃以這種方式運作,今天我們也不會這樣做。」最高法院的平權法案裁決顛覆了今年精英大學的錄取。由於不能再考慮種族因素,這些大學的招生官員,在律師的監督下徹底改革他們的流程。相應地,2024秋季入學的新生構成有了很大的變化,至少根據剛公布的MIT2024新生構成情況如此。(下圖 VOA)


麻省理工學院公布的2024年新生結果顯示,黑人和拉丁裔學生人數急劇下降。其中非裔黑人入學新生從2023年占入學新生總數的的13%,驟降到5%。而拉丁裔學生人數則從去年的15%,減少至11%。變化略小於非裔的是亞裔學生 – 從2023年占入學新生總數的41%,增加到今年的47%。歐裔白人學生的人數則變化最小,只有一個百分點的變化,從去年的38%降到2024年的37%(下圖 NBC NEWS/MIT Admissions)。



昨(9月1日)晚的NBC晚間新聞報道,2024年秋季黑人學生錄取率在同為精英大學的弗吉尼亞大學(Univesity of Virginia)、塔夫大學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和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也都有所下降,分別下降了1.4%、2.6%和8%(下圖 NBC NEWS/YouTube)。


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字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那就是儘管今年入學的黑人和拉丁裔人數急劇下降,但低收入學生的數量卻小幅上升。約四分之一的MIT新生來自美國收入分佈的下半部分。這些數據表明,最高法院的裁決可能對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收入黑人和拉丁裔申請者傷害最大,而低收入亞裔申請者則受益最大(亞裔學生的數量大幅增加。)至於這種族裔人數增減組合是好是壞,那就見仁見智了。

麻省理工學院和許多大學一樣,允許學生自認為擁有多個種族。因此,其種族類別加起來超過100%;任何混血學生(比如黑人和亞裔)都算在兩個類別中。今年秋季,混血新生的數量與前幾年相比大幅下降,也就是說,當學生族裔為黑人時,極有可能她/他就是地道非裔血統的黑人,而非黑白或黑人與亞裔混血的黑人。同理,亞裔學生也大概率是純血統的黃種亞洲人後裔,而不是與非裔或歐裔混血的亞裔。

下面是一張顯示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種族認同的圖表(下圖 The New York Times)。它表明,白人、西班牙裔和黑人學生人數有所減少。原住民包括太平洋島民。


根據上圖,我們可以理解,麻省理工學院今年沒有錄取的高收入少數族裔學生中,可能有相當多的多種族申請人(因為混血新生大幅減少)。依據就是在富裕的高中,混血家庭越來越普遍。以前當這些學生被錄取時,他們在數據中(按父母各自所屬族裔)被計算了兩次。這樣的話在數據中,每個沒能入學的人看起來都像兩個學生。

其次,今年麻省理工學院數據收集的時間發生了顯著變化。過去,麻省理工學院要求學生在申請時列出他們的種族。今年,只有在學生決定入學后,它才詢問種族問題。那麼,與去年相比,今年那些混血少數族裔但沒有強烈認同該群體的學生 - 如父母一方來自阿根廷的白人學生,或者有一些非洲血統的多種族學生 - 可能不太認同自己是黑人或拉丁裔,然後選擇自己歐裔/亞裔一方父母的族裔註冊入學。由此,這種異常現象可能完全解釋了代表性不足的少數族裔人數下降的一半。無論如何,黑人和拉丁裔新生人數大幅下跌,但跌幅可能比實際人數要小。

那麼,麻省理工學院各族裔學生錄取率會成為常態嗎?我不確定它會如此。畢竟,麻省理工學院並非一所典型的精英大學,而是專註於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工科大學,在這個領域黑人和拉丁裔的代表性嚴重不足。而且,黑人和拉丁裔學生人數的下降(如上所述)很可能由於種種原因幫誇大了。隨著更越多的精英藤校報告數據的公布,相信學生族裔變化結果不會像MIT那麼誇張。一些大學的黑人和拉丁裔學生人數可能會大幅下降,其他大學可能變化不那麼明顯。如果所有精英大學的黑人和拉丁裔學生總數都大幅下降,那將令人震驚。這將加劇種族不平等,可能引發社會動蕩。因為從這些大學畢業的學生進入社會後會比其他學校的畢業生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並更有可能成為美國精英。

參考資料 

Leonhardt, D. (2024). Affirmative action news is coming. The New York Times. 鏈接 https://www.nytimes.com/2024/08/30/briefing/affirmative-action-news-is-coming.html

MIT Admissions. (2024). First-year class profile. MIT. 鏈接 https://mitadmissions.org/apply/process/profile/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4-9-3 05:52
這篇文章大概重點在於當一種觀念和政策法規用到一定的時候,社會狀況會發生變化,出現另一部分人的權益受到公正方面的影響,於是從根本上進行了調整。但是,又會造成另一方面的問題,比如,文章提出來高等院校資源分配中的種族平衡,學校學科重點,目的和特殊意義,以及對社會整體的短期長期影響的思考。

民主社會就是這樣在權益方面不斷提出依據事實反應出的潛在問題,不斷調整,找到新的平衡點。

反應權益之事 (rights and interests)是個複雜體問題。
回復 rfw1972 2024-9-4 09:04
選12個人做一件事,要根據候選人的能力,經歷,智商。而不是必須有2個黑的,兩個黃的,兩個女的,兩個變態的…選賢任能國家才能良治,白吃政治正確禍國殃民
回復 國華B 2024-9-4 22:55
浮平: 這篇文章大概重點在於當一種觀念和政策法規用到一定的時候,社會狀況會發生變化,出現另一部分人的權益受到公正方面的影響,於是從根本上進行了調整。但是,又會
點贊
回復 國華B 2024-9-4 22:55
rfw1972: 選12個人做一件事,要根據候選人的能力,經歷,智商。而不是必須有2個黑的,兩個黃的,兩個女的,兩個變態的…選賢任能國家才能良治,白吃政治正確禍國殃民
點贊
回復 浮平 2024-9-5 03:22
rfw1972: 選12個人做一件事,要根據候選人的能力,經歷,智商。而不是必須有2個黑的,兩個黃的,兩個女的,兩個變態的…選賢任能國家才能良治,白吃政治正確禍國殃民
第一,本身並非是種族平均分配的方法(類比)。第二,選賢任能本身也有什麼是賢,什麼是能的判斷條件和標準建立,與社會的綜合效果相關。
回復 rfw1972 2024-9-5 19:29
浮平: 第一,本身並非是種族平均分配的方法(類比)。第二,選賢任能本身也有什麼是賢,什麼是能的判斷條件和標準建立,與社會的綜合效果相關。
選賢任能就是把能做事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讓懂經濟的人管經濟,懂軍事的人掌管軍隊。中國和世界歷史上能做到選賢任能的時代都是政治清明,軍事上能克敵制勝,經濟上人民富足,沒有人餓死。選賢任能是實事求是,對事不對人;政治正確是教條主義,對人不對事。毛澤東時代的政治正確是以階級區分人的善惡,人為製造分裂,造成國家政治動蕩,經濟災難。不能因為你弱勢,就說明你正確。鼓吹政治正確的人不是別用有心;就是那些滿嘴假大空話的廢柴,廢柴是廣東話,e文叫deadwood,中文就是混滋傻,俺叫他們白吃。
回復 浮平 2024-9-5 21:19
rfw1972: 選賢任能就是把能做事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讓懂經濟的人管經濟,懂軍事的人掌管軍隊。中國和世界歷史上能做到選賢任能的時代都是政治清明,軍事上能克敵制勝,
假大空的賢能。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2: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