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樊嘉揚事件略談教育和民族認同差異

作者:羽西談郭  於 2022-10-28 16: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雜談|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樊嘉揚, Jiayang, fan, 記者, 紐約客

樊嘉揚(Jiayang fan),重慶人,6歲跟隨母親移民美國,后加入《紐約客》,成為一名記者。樊嘉揚在亂港事件時的一句經典名言—「我的中國臉成了我的累贅My Chinese face is a liability)讓她為人熟知她在成為《紐約客》雜誌專欄記者作家專門撰寫針對中國的評論文章,還成了美國業界是小有影響的中國相關問題報道的專家她被大陸網友批評成「十足的數典忘祖之徒」,「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或許這樣的評價極具主觀性,但樊嘉揚事件的背後卻讓我們看到部分海外華人的教育理念、思想觀念的差異。

我曾經看過一本挺老的書叫《成長1+1》,一本以教育為主題類似《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書。這本書的主角Kate就是一個從小在國外長大的孩子。她五歲來到美國,基本是在純美式的環境下成長的,中文會說但不太會寫,這本書她的部分是她用英文寫作后翻譯的。她懂得美國的各種流行文化,滿嘴美式流行語,還參加選美。但是從來不盲從,堅持當自己好好學習的亞裔Nerd,從不在意同學貼在她身上的「書獃子」的標籤。她認真考試、熱心參加課外活動,積極思考社會和文化大事,在大學申請上一路綠燈。展現了一個充分利用自己的優越環境成長,陽光自信的華裔年輕人形象。書里有一段我印象很深刻,就是Kate一開始也不了解中國,她眼中的中國,只是一個「可以用值錢的美元買盜版光碟」的地方。後來父親帶她回到四川的老家,看到了破舊的衛生所和公共汽車,也看到了勤勞質樸的家人,親身參與了當地人的活動,才慢慢對這個祖輩曾經生息和奮鬥過的土地有了真實的感觸。後來她參加學校活動,寫的論文,都一直在以「如何構建兩國人民理解的橋樑」為主題。可以說藉助這個經歷,她完成了對自己世界觀的重新構建,對文化、國籍和身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是通過這段獨特的心路歷程,她具備了自己人格上的閃光點,也打動了哈佛的招生老師。

樊嘉揚(Jiayang fan)Kate的經歷何其相似:背景,教育,經歷,移民時間,甚至連老家都是同一個區域(重慶曾經隸屬四川,川渝一代有許多相似的地方),然而他們對中國的態度卻是截然不同。樊嘉揚作為美國老牌雜誌《紐約客》的記者,利用自己從小在中國出生,親戚朋友在中國的信息偏差這樣描述中國:

1、2020年4月6日的推文:most chilling dream l've had inpandemic: I'm trying to dye my hairblonde or white out of sense of self-protection to disguise asiannesss(thisis not thought I've ever had in wakinglife) but in dream no matter no manyboxes of dye l go through,my hairremains stubbornly black。(中文翻譯:我在大流行中經歷過的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夢:我試圖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將頭髮染成金色或白色,以掩飾亞洲人的性格(這不認為我曾經有過醒來的經歷),但無論如何,在夢中我沒有染多少盒染料,我的頭髮頑固地留著黑色。

2、2020年1月28日撰寫的一篇以《What It』s Like to Try to Get Treatment for the Coronavirus in China》(在中國嘗試治療冠狀病毒是什麼感覺)當中這樣描述:「The Wuhan coronavirus belongs to the same family a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or sars, which broke out in the southern Chinese province of Guangdong, in November, 2002, and spread, through infected travellers, to twenty-six countries, killing almost eight hundred people around the world.」(武漢病毒與2002 年 11 月在中國南方省份廣東省爆發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或sars屬於同一家族,並通過受感染的旅行者傳播到 26 個國家,造成近 800 人死亡世界各地的人們)。

3、採訪《三體》作者劉慈欣時樊嘉揚時使用「春秋筆法」,夾帶私貨。讀過劉慈欣的小說的人都知道,大劉不會用太多形容詞。這篇文章出現在大阪20國集團峰會召開之際,在中美貿易戰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之際,如果說樊嘉揚寫的這篇文章並非意有所指,傻子都不會相信。這篇文章在後面直接指出,當前美國和中國的處境就相當於美國是三體文明,中國是地球文明。這真的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在當前的世界背景下,這篇文章恐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美國人對於中國的某種態度,而這也是當今中美關係的一個真實縮影。

樊嘉揚明明因為母親的事情已經切身體會到了新冠帶來的病痛和對親人的無助,卻從未冷靜思考看待所謂人權大國的「人道主義」在哪兒?樊嘉揚也曾在推特上說,自己出門扔垃圾時用中文打電話,就有一名男子對她大喊「該死的華人」。據美國媒體報道,歧視不止於言論,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尤其是暴力行為令人震驚。在這種對華裔群體不友好的大環境之下,樊記者或許該好好思考自己的立場問題。

筆者認為樊嘉揚這個事件裡面還有一個民族認同的概念在這裡面。我個人其實一直以來都認為民族啊、國家啊這些概念,在人類發展的尺度上,有朝一日都是會被淘汰的。但顯然,現在還不是淘汰它們的時候。拋棄自己的曾經民族和國家概念,現在還為時太早。而融入異鄉這事說起來挺縹緲,但絕對不是放棄自己的認同就能無障礙融入的。有時候,適當地有點自己的主心,反而還更容易讓人接受,讓人尊敬。能夠在海外環境里教育出適應性良好,民族榮譽感完整的後代的家庭,都是父母自己本身就擁有強大的自尊做基礎的家庭。只有自己體面自信了了,後代才能真正地體面自信,這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一樣的。至於美國沒亞裔歧視的這個大環境,只有靠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 04: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