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不批判

作者:呷呷  於 2021-4-18 02: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文分享|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楊定一 I 不批判

批判,是我們全部煩惱的來源。
我們從早到晚,不斷地批判自己、別人、事情、環境、國家、地球,樣樣都看不順眼,樣樣都值得批評。在我們的眼中,很少有事情是圓滿完整的,所看到的全都是缺點。連一個好事,都要透過我們主觀判斷而同意,才變成一件好事。別人講的好事,不經過我們的過濾,我們也絕對不會稱之為「好」。
我們見到一個人,第一個念頭就是已經開始判斷──這個人友善不友善、禮貌不禮貌、風度好不好……一連串的判斷。從早上一起來,到入睡之前,我們一天從來沒有過不批判。不放過自己,也不放過別人。

批判自己,自然產生「罪」的觀念
我們通常都認為自己是罪人。當然,有很多人認為其他人才是罪人,自己反而是聖人或好人。這種標籤或判斷,自然也就決定我們對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有了「罪」的制約和認定,我們自然也同樣用這種方法看著世界,反映同一種負面的觀感。接下來,要談修行,根本不可能。因為認為自己有重重的阻礙(罪),總是需要有漫長的時間,要透過善行,甚至人生徹底的轉變,才可以消除這些罪,才有機會重新開始。

然而,站在整體,沒有什麼東西叫做「罪」。也沒有什麼東西叫做「好」、「壞」,有意義、沒有意義,有目的、沒有目的,公平、不公平,善人、壞人,修行、世俗。假如連人、這個世界、一切,都是頭腦投射出來的,那麼,去批判好壞,本身就是個大妄想。一個人懂了這些,最多是大笑或大哭一場,發現──這一生,從來到離開,都是活在一個洗腦的狀態,把一切虛妄的境界和虛妄的判斷當作真實。
突然,一個人也變得話少,自然理解──一切所講、可以表達,甚至可以想象的,都不存在。都還是我們用有限的聰明,透過二元對立的語言或思考的邏輯來描述不可能描述的整體;而局限,是永遠不可能描述無限的。
局限,是無限大的一小部份,最多只是從無限大畫分出一個小角落,在這個範圍里好像有一個獨立的存在。任何語言、任何錶達不光沒辦法描述,即使描述出來,也都失真了。都是把整體化為一個切片,最多只是透過一個狹窄的角度來看全部。

我們最多只能用空間的三度,再加上時間的一度,勉強湊出四度,而認為可以對無盡的維度做一個全面的表達。這不光是不可能,還是人類過於天真的想法。
但是,無論用多少篇幅重複這一點,我們還是可能聽不懂。無論多少語言,指出這符合科學的道理,你我不可能相信,也過不了這一關,會認為還是有一句話好講,有一個判斷值得分享。有一個「我」,有一個「你」,有一個人生,有一個世界好談。我們自然還是可能回到一個受委屈、受害者的身分,認為周邊的人不公平,人間充滿虐待,自己倒霉。還可能認為自己的人生故事最有特色,一生所遇到的痛心,是別人絕對沒辦法理解的。也因為如此,更有理由可以繼續折磨自己、虐待別人,從早到晚都在埋怨。
這可能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理狀態。
不經過一個徹底的翻身,沒有一個人可以逃過。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3: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