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人生最大的智慧:遇事不較勁

作者:呷呷  於 2021-4-13 18: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文分享|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人生最大的智慧:遇事不較勁

生活中,即便是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吃穿住行,不同的心態,也會造就不同的體會。

思慮太多的人,吃飯時索然無味,睡覺時更是輾轉難眠。

錢鍾書在《寫在人生邊上》一書中說:

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並非全因為澡洗得乾淨,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

看似簡單的每一件事,卻也務必需要帶著一顆平常心去踐行。

周國平說:「野心倘若能下降成平常心,也就上升成了慧心。」

智慧的人,都懂得遇事不較勁。

- 01 -
不與痛苦較勁,放下即是擁有

在曼德拉總統就職典禮上,曼德拉竟邀請當年曾虐待過他的三名獄卒觀禮。

他說,那段牢獄歲月使他學會控制情緒,也學會處理苦難帶來的痛苦,並在眾目睽睽之下,起立表達對三名獄卒的敬意。

「當你邁出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你仍在獄中」。

偉大的靈魂,因為寬恕,而擁有自由的心。

人生就像是一場漫長的旅行,不管我們到達什麼階段,如果背負太多的心理負擔,只會讓我們疲累和緊張,無法從容地行走和呼吸。

嘗試慢慢放下,帶著輕盈重新出發,穿過荊棘后的征途,溫暖且光明。

- 02 -
不跟他人較勁,正視自己

人生路上,總有我們較不完的勁。

金錢上的得失,讓我們陷入斤斤計較的旋渦; 

不自覺的比較,讓我們忘卻了所擁有的幸福; 

對與錯的較真,擾亂了我們堅定自我的道路。

我們總是不自覺與身邊人相比較,可到頭來卻發現,自己真正渴望的幸福,早已握在手中。

在經典心理學著作《當下的力量》中,有一個「乞丐與寶箱」的故事:

曾有一個乞丐坐在路邊乞討了三十年。

一天一個陌生人經過,這位乞丐依舊向他乞討,陌生人沒有施捨任何東西,而是問起乞丐坐著的是什麼。

乞丐說,只是一個什麼也沒有的舊箱子罷了。

陌生人繼續追問,「你打開過箱子嗎?」乞丐搖搖頭。

直到陌生人堅持讓乞丐打開箱子,奇迹發生了,箱子里竟然裝滿了金子。

其實我們人人都是這個乞丐,早已坐在寶箱之上,卻還在苦苦追尋、四處乞討。

正如洛克菲勒曾說:「人們夢想遠方迷人的玫瑰園,卻不去欣賞盛開在窗前的玫瑰花。」

人各有各的活法,別人的路,終究只是參考,而不會是標準。

學會滿足於當下所擁有的幸福,便已是最好的活法。
- 03 -
不跟自己較勁,活得更舒服

微博上有個話題:為什麼人會常常感到痛苦?

有一條評論這麼說:因為我們太想要控制那些我們根本無法控制的一切。

深以為然。

人生的諸多煩惱,其實皆源於自己和自己較勁。

「生活其實不難,只是不要自己與自己較勁,總是用理想的我教訓現實的我。」

過日子又不是打仗,無須劍拔弩張。

沒人可以十全十美,但求無愧於心。

學會不跟自己較勁,放下過多的苛求,接受偶爾的力不能及,試著同自己握手言和。

心中的那些渴求,得之是幸;不得,雲淡風輕。

生活,往往不是收穫得越多越幸福,而是計較的越少越快樂。

願我們都能做好心情的除草劑,掃除雜念,做個「難得糊塗」的人,隨心所願,輕裝而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4: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