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不應該評價一個人的長相,但是政治人物應該有所放寬,他們的長相、言行、舉止,某些形況下,是應該適當評論,這一點等同於演藝界的明星。
高市早苗這個人,因其獨特的政壇風格,久聞大名,但是一直不識尊容。當前幾天她爭奪首相大位幾近成功之時,才得以觀瞻。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怎麼這種長相?想想大日本帝國,好歹也是億人大國,什麼樣的風度翩翩、溫文爾雅的人沒有,怎麼選這樣一位長相獨特的人為相? 難道也像另一個世界大國一樣,幾億人的體量,卻讓幾個80多歲的老頭唱了十幾年的主角?
1.高市早苗


高市早苗,女,1961年3月7日出生,奈良縣人,畢業於神戶大學經營學部。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自由民主黨黨員、眾議院議員、近畿大學經濟學部教授。現任日本第104任首相,日本自民黨第29任總裁。
1984年,高市早苗大學畢業後進入松下政經塾學習,1987年赴美工作。1989年回國,從松下政經塾畢業,同年3月任朝日電視主持人。1990年轉任富士電視台主持人。1993年以無黨派身份當選眾議員,1994年加入新進黨。1996年作為新進黨黨員,再度當選眾議員,后因政見不合退黨加入自民黨。2006年,首次入閣擔任內閣特命擔當大臣,2007年成為安倍內閣首位參拜靖國神社的閣員。2008年,先後在福田內閣和麻生內閣擔任經濟產業副大臣。2013年,出任自民黨首位女性政務調查會長。2014年至2017年擔任總務大臣,2018年成為日本首位眾議院議院運營委員長。2022年起擔任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2021年,首次參選自民黨總裁,曾進入決勝輪。2025年10月4日,當選自民黨新任總裁,10月21日,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是日本首位女首相。
2.高市早苗惹惱中國
11月7日,高市早苗在日本國會針對議員的詢問時提到:
如果中國對台灣動用戰艦,採取海上封鎖等行動,在某些狀況下,日本可能認定為「存亡危機」事態,自衛隊可能採取武力行動。「存亡危機」這詞很熟悉,九一八等事變前,中國人非常熟悉的歷史節點前,日本人就用過。
高市還聲稱,「如果台灣有事進入嚴峻局面,必須做好最壞的準備。」
11月10日,日本立憲民主黨議員大串博志在國會質問高市早苗:「作為首相在國會發言,全世界都在聽,你是否藉此機會撤回或收回前述的言論,我想這樣比較好,你覺得呢?」
高市早苗稱:「關於台海哪些情況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仍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狀況來判定。」
大串博志再次追問高市早苗:「所以你不打算撤回或收回言論嗎?請再確認一次。」
高市早苗稱:「我不打算撤回或收回前述發言。」
高市早苗拒絕收回涉台言論,是否意味著這就是既定日本的政策?若中國發起統一戰爭,
日本會赤膊上陣?從目前日本國內對高市早苗的極高支持率可以看出,這不僅是日本朝內的決策,也可能是日本朝野大多數人的共同意向。
3.高市早苗的其它大動作
高市早苗不但在台灣問題上挑釁了中國,還在獨島問題上挑釁了韓國,而且力度之大同樣前所未有,她的原話是:獨島從來都是日本的一部分,早晚從韓國手上拿回來。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外交部14日以發言人名義發表聲明,對日本政府擴建就獨島提出不當主張的「領土主權展覽館」表示強烈抗議。外交部還召見日本駐韓大使館總括公使松尾裕敬,提出嚴正抗議。朝媒狠批日本:「千年宿敵」。
日本沖繩北方擔當大臣黃川田仁志11月8日「隔海視察」南千島群島(日方稱「北方四島」)時稱「這裡是離外國最近的地點」。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11月10日就此事向記者表示,俄羅斯對千島群島的主權毋庸置疑。俄羅斯當天就直接無限期禁止日本外務省等一批人入境。
然而搞笑的是,高市早苗把中俄韓得罪了個乾淨,居然妄想去朝鮮見將軍,談什麼「朝鮮日本人」問題,結果將軍這邊兒直接反手在國內組織「曆數千年宿敵日本罪狀」全國大討論。這一點上,兩韓的觀點一致。
中俄朝韓四國,作為日本的近鄰,本來在對世界大事的立場大相徑庭,有時還會相當對立。.高市早苗一頓騷操作,竟然讓他們罕見得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了。
4.高市早苗短命首相的依據
一句話,當今世界,已經不是百年前的世界,大日本帝國也是雄風不再。何況它敵國太多、舊怨未了。即使它那也敵也友的後台國,應付這些新興國家已經力不從心,只能找些委內瑞拉之類的小國練練手腳,彰顯大國的威力。
百年前,無畏的皇軍經過幾十年鏖戰,最後得到了兩顆核彈。本應吸取歷史教訓、偃旗息鼓的日本如果再次引起事端,恐怕結局還不及上次。
高市早苗一上台,就得罪這麼多本來就有歷史恩怨的政治、軍事、經濟大國,使本來有可能
和緩的對外關係突然劇變,只要這些國家在不同領域發力,勢必影響到日本的國內生態。

再說,日本人得到的兩顆核彈,可是它的後台國送給的,人家可不糊塗,對日本人的防備之心,一點也不會比上面幾個國家差,畢竟當年大家都是受害者。利用一下可以,我就不相信人家會放心地讓日本人擴充軍隊、發展核武。
人們都說,民意如流水,這些幾十年養尊處優慣了的日本國民,早已沒了他們皇民祖先的韌性和對民生、外交等重大打擊來臨后的應對能力,一部分人反水后,本來脆弱的.高市政黨聯盟勢必解體,她也只好像她的前任一樣鞠躬下台。讓不那麼極端,方方面面能夠接受的人物來收拾殘局。
等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