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解決台灣問題,台版西安事變,是否靠譜?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5-11-7 00: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台海關係|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8評論

關鍵詞:台版西安事變

台灣問題,被大陸視為「核心中的核心」。現在,按兩岸的軍力對比,拿下台灣應不成問題,所以才有「開戰即終戰」,或3日、7日的說法。

 

但武統並非只是兩岸的問題,美日歐就是最大的變數,單不說軍事對抗,即便只有經濟、外交上的孤立和制裁,大陸也未必能輕鬆接受。何況兩岸之間無端開戰,同胞相殘,大陸百姓也未必情願。

 

和統,看似美好,但是就憑島內10%左右的中國認同度也很難達成協議。

 

情急之下,不少高手紛紛獻計獻策,「台版西安事變」說,就頗為吸睛。

 

1.事情原委

 

20256月,知名人士高志凱在接受採訪時稱中國和印度之間應該以恆河為邊界,恆河以北歸中國,將其稱為高志凱線,與麥克馬洪線相對應。高志凱稱,用英國英語說話能讓印度人安靜聽話又屢試不爽

 

幾乎同時,高志凱與台灣知名博主館長陳之漢,通過觀察者網連線。7月,高志凱稱要再來一次西安事變以解決台灣問題。

 


2.高志凱其人其事

 

高志凱,男,1962年出生,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人 ,耶魯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全球化智庫副主任、中國能源安全研究所所長、北斗產業促進會副會長、歐美同學會留美分會副會長 、香港OBOR集團董事長 、中央電視台和鳳凰衛視評論員 等職。 

 

1977年,高志凱參加高考,被蘇州大學錄取。1981年,進入北京外國語學院聯合國譯員訓練班學習。1983年,進入外交部翻譯室工作。1985年起,擔任鄧小平的英文翻譯。1988年,前往聯合國秘書處擔任譯員,之後報考耶魯大學,基辛格博士曾是他的推薦人之一,后取得政治學碩士和法學博士雙學位。1993年後,高志凱在美國美邦律師事務所擔任證券法律師,在摩根士丹利任亞洲區副總裁 1995年,回國參與組建中金公司,此後在電訊盈科、中財國企、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業擔任重要職務 。同時,他涉足公共事務、學術等領域,在央視擔任評論員,積极參与各類訪談直播 ,在全球化智庫擔任特邀高級研究員 、副主任。

 

3.台版西安事變,是否靠譜?

 

相比「戰略威脅性質偏多的「恆河線言論,高志凱先生的「台版西安事變並非不可能。

相對而言,試圖改變台灣10%對中國的認同度,其難度遠大於某一個或幾個軍方實力人物採取軍事行動。眾所周知,台灣軍方因其背景、待遇等問題,與民進黨的關係並不好,軍方一些退役人士因與大陸千絲萬縷的聯繫屢屢犯案,而被台灣政府懲治。

 

台獨們以為自己很團結,認為台海戰爭爆發后美國和日本會為自己撐腰,覺得可以將台海戰爭轉入拉鋸戰,甚至有人幻想著開戰後大陸經濟先崩潰政府先投降。

 

美國和日本是否會為台灣人流血,這個問題值得研究。如果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大陸,美國和日本或許能承擔介入戰爭的代價,但在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在台海問題上美日都會極力避免和大陸的直接軍事衝突。

 

待到開戰後,當他們奔赴前線並等待著美日援軍到達時,才會發現沒有所謂的支援,無論發生什麼事都需要自行解決。

 

很快,這些所謂的「頑固台獨份子」最初的「抵抗到底會轉變成互相舉報、或給解放軍帶路,既然上司都跑了,我憑什麼還留下繼續送死呢?

 

就民進黨目前掌握的武裝力量,以及台軍的戰鬥意志、凝聚力多方面綜合考量,很難有效去抵抗解放軍攻勢,除非美日能在第一時間將全數海軍開赴台海,否則第一聲槍響即代表著收台行動接近尾聲。

 

高志凱的意見,並非是完全荒謬的幻想,而是基於島內獨有的政治生態進行建議,給某些搖擺不定的牆頭草指出另外一條可行的道路。

 

相比以往大陸提議島內罵聲一片的情況,本次高志凱的建議在島內居然無人討論。看來此議題相當敏感,也相當危險,一旦有人鋌而走險,台灣形勢會瞬間反轉。迫於民進黨的威力,平時看視百花齊放的媒體人居然沒人人出來相挺或怒罵。至於軍方是否有人真的心動,那就不可知了。

 

畢竟當解放軍來臨時,賴先生所謂的美日援助大抵還在海面上徘徊,都是為了活命,誰會在意手段呢?多數人位置不夠高,還不能直接逼宮賴清德,但西安事變也只有張楊二人的魯莽行為,但瞬間就改變了中國的歷史走向。

 

台灣當下的情況,能比張楊時的中國還複雜嗎?

 

台版西安事變,如若發生,多少台胞會免於生靈塗炭,值得期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5-11-7 02:26
【現在,按兩岸的軍力對比,拿下台灣應不成問題,】

首先,這句話是假設,但推理不一定合理。「拿下」是侵略行為,與反侵略的實際規模和方法,代價結構相關,不完全構成單一的必然結果。俄烏戰爭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單從軍力對比得出的結論在邏輯上不嚴謹。
回復 皇太極 2025-11-7 09:25
浮平: 【現在,按兩岸的軍力對比,拿下台灣應不成問題,】

首先,這句話是假設,但推理不一定合理。「拿下」是侵略行為,與反侵略的實際規模和方法,代價結構相關,
你腦子進水太多了。
一個國家的內戰何來侵略?
老蔣當年要反攻大陸、光復大陸,老共也沒說是侵略呀!
回復 浮平 2025-11-7 10:36
皇太極: 你腦子進水太多了。
一個國家的內戰何來侵略?
老蔣當年要反攻大陸、光復大陸,老共也沒說是侵略呀!
內戰之說是自言自語的單向自我辯護,經不起國際法的檢驗,也不是外界的態度。反侵略的客觀反應不是依據自定自判和洗地邏輯。即使是入侵主權國家,依然會有自稱為非侵略行為的表態。

根據《聯合國憲章》和1974年《聯合國大會第3314號決議》(侵略定義決議):

一國使用武力侵犯另一國的主權、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即構成侵略行為。
回復 皇太極 2025-11-7 18:21
浮平: 內戰之說是自言自語的單向自我辯護,經不起國際法的檢驗,也不是外界的態度。反侵略的客觀反應不是依據自定自判和洗地邏輯。即使是入侵主權國家,依然會有自稱為
你的回復更證明了你腦子進水太多。
ROC、PRC的憲法都是一個中國憲法,ROC的憲法的憲法增修條文的開頭就寫明了「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還拿《聯合國憲章》和1974年《聯合國大會第3314號決議》來說事,聯合國、國際法認可ROC或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了嗎?聯合國對台灣的法律定位是中國的一個省!此外,有哪個國家同時認可ROC和PRC了?
回復 浮平 2025-11-7 20:18
皇太極: 你的回復更證明了你腦子進水太多。
ROC、PRC的憲法都是一個中國憲法,ROC的憲法的憲法增修條文的開頭就寫明了「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還拿《聯合國憲章》和
1) 你的這段話正好說明了我前面說的自定自判和洗地邏輯。一個政權的憲法條文只能代表它自己的主張,不是國際法的判斷依據。

2)聯合國的相關決議討論的是行為本身,以武力侵犯他方的實際自治與政治獨立,就是侵略。國際法不依據自稱內政,內戰,自古以來的理由來判斷行為是否侵略。

3)台灣擁有獨立的行政,軍隊,司法體系,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武統台灣,正是對這樣一個自治實體動用武力的行為,也就構成了侵略。

4)如果真認為內戰之說可以使動武免責,又自稱軍力遠超台灣,那就讓現實檢驗國際法的判斷。更用不著換成【解決台灣問題,台版西安事變】這類多餘的自圓其說理由。只是上級的內卷外宣比底層的洗地邏輯高明一點。

二戰前與二戰後的國際法及適用標準有根本不同,因此對侵略行為的界定與後果也完全不同。現代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為準則,任何以武力改變現狀的行為都不可能以內戰或歷史延續為借口而免於追責。這是對二十一世紀文明的基本認知,也是對邏輯推理的應用。
回復 Wuming123 2025-11-8 00:18
沒有那麼複雜。台灣問題的解決,肯定會是跌破絕大多數「專家」的眼鏡。說穿了,就是台灣根本沒有抵抗的意志,也就是說,中國人(華人),都不傻,都不會為了虛無縹緲的事平民。當年共產黨忽悠農民為其打江山,也不是靠著什麼共產主義理想,而是實實在在的分土地。
回復 皇太極 2025-11-8 02:00
浮平: 1) 你的這段話正好說明了我前面說的自定自判和洗地邏輯。一個政權的憲法條文只能代表它自己的主張,不是國際法的判斷依據。

2)聯合國的相關決議討論的是行為
1946年的老共在在延安及附近地區也有獨立的行政,軍隊,司法體系,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國軍進攻老共的地盤,是侵略了嗎?
你腦子進水太多了、需要就醫治療。
回復 浮平 2025-11-8 03:10
皇太極: 1946年的老共在在延安及附近地區也有獨立的行政,軍隊,司法體系,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國軍進攻老共的地盤,是侵略了嗎?
你腦子進水太多了、需要就醫治療。
你沒有看懂他人的邏輯論點,陷入到自辯對錯的不同話題之中。

以自我為坐標的對錯表達可以用於自宣自嗨,但後果既不是依據這個坐標,也不是依據不同歷史時期的事件而作出判斷。

立場優先,跟風政宣,偷換邏輯概念的對話,常伴隨粗魯無禮的人身攻擊,以狐假虎威的姿態和情緒發泄來掩飾內心的不安全感。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6 22: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