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共叛徒,夫妻長壽:二十八個半與關嚮應前妻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5-10-21 21: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名人|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評論

中共自成立之日起,到奪得全國政權,歷經28年之久。在這幾十年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出現過無數個叛徒。一般而言,中共叛徒的結局都不太好,從向忠發、顧順章算起,無數個叛徒送了命,顧順章更是凄慘,全家十幾口人被滅了門。

 

然而有一對叛徒夫妻, 中共時的地位非常之高:男的是著名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之一,曾任上海中央局代理書記;女的曾任共產國際代表駐華聯絡處主任、中央軍委機要秘書, 而且她的前夫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路軍120師首任政委 關向英。

 

更奇妙的是,這對夫妻非常長壽,男的活到100歲,女的活到93歲;不僅如此,二人後來經商發財,女的還榮歸故里,見到了中顧委副主任王鶴壽;男的雖沒回國,但多次在家鄉捐資助學,先後資助了上百名貧困學生。

 

這對神奇的叛徒夫婦就是盛忠亮、秦曼雲。

 

                                  秦曼雲與王鶴壽

 

1.盛忠良其人

 

盛忠亮1907827—2007329日),字伐樵,湖南石門縣人,中共早期領導人。

盛忠亮1922年畢業於石門縣立中學,1923年考入北京國立法政大學學習,期間加入中共,任全國學聯中共支部書記。1926年因受到北洋政府通緝,被中共北京市委選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是著名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之一

19331月,回國擔任中共上海中央局宣傳部長、上海中央局組織部長。中共上海中央局第一任書記李竹聲被捕后,於19348月接任上海中央局代理書記。此後被李竹聲供出,於1934104被捕,受審初期堅貞不屈。后經顧順章建議,由其女友秦曼雲勸說,遂變節,加入中統。叛變之後,盛忠亮、秦曼雲不斷出庭,指證曾經的革命同志,包括黃文傑、朱靜我、田漢、陽翰笙等人。雖然這些人被盛秦二人出賣,但在監獄里,他們大義凜然,閉口無言。

抗戰期間,盛忠亮在蘭州的中、蘇航空站工作,負責與蘇聯方面聯絡。1943年,改任中國駐印遠征軍新一軍特別黨部少將書記長,協助鄭洞國轉戰印緬戰場。1945年,留任國民政府外交部。1950年至1954年出任台灣當局伊拉克參事銜臨時代辦,1954年至1960年出任外交部亞西司司長,1960年至1964年任駐烏拉圭公使。1964年,與夫人秦曼雲攜三男二女,舉家遷居美國經商定居。撰有《莫斯科中山大學和中國革命》。

盛忠亮雖遠居海外,但愛國愛鄉之心依舊。從2000年起,在家鄉石門設立盛氏女兒文教基金會,資助貧困女子完成中學或大學學業。每年資助十名小學女生從小學三年級讀到高中三年級。至2006年止,已累計投入資金約五十萬元。

2.何謂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都有誰?

 

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是中共內部一個著名派別,出現了許多中共黨史中的大人物。它是在1929年夏召開的中山大學十天大會上誕生的。正是在那次會議上,有28個人投票贊成黨支部局的意見,還有一個搖擺不定的人,忽而贊成,忽而不贊成,二十八個半便由此而來。

 

 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是指以下29個人: 王明、博古(秦邦憲)、張聞天(洛甫)、王稼祥、盛忠亮、沈澤民、陳昌浩、張琴秋、何子述、何克全(凱豐)、楊尚昆、夏曦、孟慶樹(緒)、王保(寶)禮、王盛榮、王雲程、朱阿根、朱自舜(子純)、孫濟民(際明)、杜作祥、宋潘(盤)民、陳原(源)道、李竹聲、李元傑、汪盛荻、肖特甫、殷鑒、袁家鏞、徐以(一)新。

 

其中被稱為半個的,就是徐以(一)新。

 

3. 秦曼雲其人其事

 

秦曼雲(1908—20011217日),曾用名秦影雲、秦縵雲,祖籍浙江紹興,出生於山東濟南。其胞兄秦茂軒,是中共烈士,曾任天津地委第二部委書記,1928年入獄,后被殺。

 

秦曼雲早年就讀于山東省立濟南女中,1925年加入共青團,同年夏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山大學學習。19286月與關嚮應結婚,1929年回國之後相繼擔任團中央女工部、軍委秘書處機要秘書、共產國際代表聯絡處主任兼上海中央執行局總會計。當初,她和關嚮應結婚,兩個人非常恩愛,是同學們羨慕的革命佳侶。後來因為關嚮應去了艱苦的湘鄂西根據地,每天都面對真槍實彈,秦曼雲捨不得大上海的繁華生活,沒有一同前往。因為感到寂寞,很快,她就選擇離婚,與盛忠亮來往密切。

1934年被捕后隨即變節,后又說服盛忠亮投降叛變,再后與其結婚。大陸解放前夕,盛、秦夫婦轉赴台灣,后定居美國。

80年代初,國內開放政策確立。為了對外宣傳,一些歷史上有問題的海外人士,得到回國探親的機會,其中包括秦曼雲。1981年首次歸國探友,1986年秋再次回國。

 

1981年,年過70的 秦曼雲,穿著時髦,打扮精緻,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祖國,住進北京飯店。她沒有提其他要求,只向有關部門提出,想見見莫斯科大學的老同學王鶴壽。

 

王鶴壽,當時是中紀委副書記。他本來不想見這個叛徒,但這是組織要求的統戰工作,又不能不去,於是他帶上了陶鑄的女兒陶斯亮一起前往。

 

秦曼雲回國后,還曾專門去延安關嚮應墓祭拜。據說,在前夫墓前,她泣不成聲。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5-10-21 23:01
【到80年代初,國內開放政策確立。為了對外宣傳,一些歷史上有問題的海外人士,得到回國探親的機會,其中包括秦曼雲。1981年首次歸國探友,1986年秋再次回國。】

前幾天看到王丹悼念父親的報道,想問一句:二十一世紀了,對異己人士的人性與人道態度還不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對待叛徒?連參加父親追悼會這份人之常情都容不下嗎?

那麼,這類政宣文傳遞的是什麼信息呢 --- 自相矛盾。
回復 Wuming123 2025-10-22 01:24
人這一生,最重要的是無悔!也就是說人生再復盤,還是要這樣做!也就是午夜夢回不受良心折磨。

這兩人雖然變節,背叛了自己的信仰,也指證過被捉的當年兄弟。但是畢竟沒有誰因為他們的出賣而被抓,還算有點底線。抗戰時也為國做過貢獻,算是將功補過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9 02: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