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澤東同學、同游、同乞的他,為何分道揚鑣?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5-9-7 23:1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名人|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7評論

關鍵詞:毛澤東, 蕭子升

作為文史愛好者,對毛詩當然很熟悉。我認為最好的3首毛詩依次為:沁園春 長沙、沁園春 雪、憶秦娥 婁山關。之所以將「沁園春 長沙」排在第一位,本人確實覺得它是上乘中的上乘。全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其中下闋表達了對青年時代同學和朋友的回憶和追述。

 


眾所周知,毛澤東年輕時就讀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是湖南一師的風雲人物。當時的湖南省立第一師範有一師三傑。三傑中的兩位,1920年初,曾被著名學者楊昌濟(後來成了毛的岳父)致信當時任廣州軍政府秘書長、南北議和代表的章士釗。信中說:吾鄭重語君:毛、蔡海內人才,前程遠大,君不言救國則已,救國必須先重二子。二子當代英才,望善視之!信中的毛、蔡即毛澤東、蔡和森。

 



楊老先生的眼睛很毒,識人很准,毛自不用說;蔡和森作為中國共產黨這一名詞的首創者,要不是過早離世,憑其的能力、資歷與毛的特殊關係,其的地位不言而喻。蔡的胞妹蔡暢,建國后能做到女界大姐大、妹夫李富春能做到常委兼副總理就是佐證。

 

其實一師三傑中,第二名是蔡和森、第三名是毛澤東,第一名另有其人,他就是蕭子升。蕭子升還有一個弟弟,叫蕭三,跟毛澤東是同班同學,是一位著名詩人。

 

毛為什麼只排在第三呢?當然並不是因為他不夠優秀,而是另有原因。

 

當時評選的標準是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都要評分,蕭子升出身名門,從小受到的全面教育,讓他在各個方面都很優秀。而毛呢?從小的經歷決定了他非常注重實用性的學問,在國文、思想等方面遙遙領先,是同學們甚至老師都公認的精神領袖人物,但是在數學、美術等方面,成績不是很好。比如有一次美術課考試,毛只用了一分鐘就交了卷。美術老師很好奇,就拿過來毛的考卷一看,結果發現紙上只畫了一條橫線,橫線上面還有一個半圓。美術老師看不懂,問毛畫的是什麼?毛答曰:這是李白的詩句:半壁見海日。』」美術老師哭笑不得,直接判他不及格。

 

1.蕭子升主要經歷

 



蕭子升(1894822—19761121日),又名蕭瑜,原名蕭子昇,字旭東,號書同,綽號蕭菩薩,湖南湘鄉蕭家沖人,著名教育家、學者。

 

蕭的父親蕭岳英是著名教育家,曾經留學歐美,是毛澤東在湘鄉縣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的物理老師。毛澤東和蕭子升的弟弟蕭三關係很好,蕭三曾經借給毛澤東一本書《世界英傑傳》,此書影響了毛澤東的整個人生軌跡。

 

1918年,蕭子升、毛澤東一起創立新民學會。蕭子升任職總幹事,毛澤東任職幹事。

 

1919年,蕭子升遠赴法國勤工儉學,做蔡元培和李石曾建立的華法教育會秘書。

 

1924年回國,蕭子升出任國民黨北平市黨務指導委員、《民報》總編輯、中法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委員兼農學院院長、華北大學校長及國民政府農礦部次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等職。

 

1927年,國共分裂后,蕭子升和毛澤東間斷絕來往。

 

1930年,毛澤東的妻子楊開慧在長沙被捕,蕭子升曾設法營救,沒有成功。

 

1931年到抗戰結束,蕭子升幾次遠赴法國,後來一直居住在國外。李石曾在法國辦了個中國國際圖書館,蕭子升任職館長。

 

1949年,蕭子升隨民國政府去台灣,後來又到法國、瑞士。

 

1952年,蕭子升跟著中國國際圖書館一起搬到了南美洲的烏拉圭,從事教育事業。

 

1976年,蕭子升在烏拉圭去世。

 

蕭子升十分思念故土。197611月,蕭子升在烏拉圭去世,臨終留有遺囑,希望把他的遺體運回中國湖南湘鄉安葬。

2.
蕭子升與毛澤東的關係

 

在讀書時,毛蕭倆人在志向抱負、治學態度、品行修養等方面非常接近,並能以誠相見,取長補短。據統計,19156月至19167月的1年時間內,毛澤東致蕭子昇的信件有11封。1917年夏,毛澤東還應蕭子昇之邀為其筆記《一切入一》寫序:吾生也有涯,而智也無涯。今世學問之途愈益加辟,文化日益進步,人事日益蕃衍……

 

有一年暑假兩人還結伴出行,身上沒帶一分錢,歷時一個多月,走遍了五個縣,體驗各地的民風。

 

其實,這就是毛蕭兩人在刻意進行的艱苦體驗,所謂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兩人大多數時間都是餓著肚子的,實在餓得不行了,就隨便找點路邊的東西吃,甚至有時候還要乞討。

 

路上兩人也基本上都是步行,有時候需要過河,必須要坐船。兩人就乾脆厚起臉皮,等船到了河中間再跟船家說自己忘了帶錢,船家不可能再返回去,只好繼續往前開。當然,兩人也少不了被船家一頓罵,還有同船的乘客們,也對他們冷言冷語。

 

後來毛解釋過,說讀書人最大的缺點就是臉皮薄,別人罵一句就受不了了,這樣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所以他就故意去體驗被人罵的感覺,改掉臉皮太薄的缺點。

 

1918414,毛主席與蕭子升、蔡和森等人發起成立了新民學會。至於為什麼叫新民學會,也是結合了毛主席和蕭子升兩人的意見。當時,毛想叫新學會,而蕭想叫新民會,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在大家的撮合下,乾脆就叫新民學會。在新民學會中,還投票產生了兩位領導人,蕭子升為正,毛主席為副,足見蕭子升在當時的威望。

 

後來蕭子升漸漸轉向了無政府主義,與毛蔡等人倡導的馬列主義背道而馳。比如19202月,蕭子升在給毛澤東的信中說,他主張溫和的革命。他認為改革社會應從教育入手,他在思想上幻想著一個人人讀書,人人勞動,不要紀律,不要政府的無政府共產主義社會。  而毛澤東則主張解散新民學會,先進青年可以加入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毛澤東曾開誠布公地對蕭子升說:你是跟我走,還是要當一輩子紳士?最後倆人不得不宣布解散新民學會。

1921
7月,毛去上海參加一大會議,蕭子升也正準備從上海出發去法國,兩人一路同行,毛再次邀請他加入共產黨,但蕭子升始終沒有同意,還是去了法國。從此,兩人徹底分道揚鑣,再也沒有見過面。

 

1949年,蕭子升去了台灣,後來又定居南美烏拉圭,寫過一本書,叫《我與毛澤東的一段曲折經歷》,記錄了兩人當年的故事。

 

解放后,毛澤東一直挂念著這個老朋友,他曾給蕭子升寫信,讓他回國工作,但是被拒絕。1955年,國內一個文藝代表團去烏拉圭演出,毛託人見蕭子升同樣被拒絕。

 

3.毛蕭二人後來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因


其一,蕭子升出國留學接受了外國革命思想,毛則留在國內,探索自己國家的問題。毛澤東熟悉自己的國家,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國情結合。蕭子升等人,一味追求外國的進步主義,所以和毛澤東產生了不同觀念,很難彌合。

其二, 蕭子升為什麼投身國民黨,不接受毛澤東的邀請回國工作?

 

其實作為湖南人來說,蕭子升不能免俗,骨子裡同樣有一定的倔強成分。 不肯認輸、不肯接受自己好朋友成功的事實。

其三,蕭子升是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他與毛的最大分歧,也許並不是革命與改良的衝突,而是政府組織形式上的衝突。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5-9-8 00:08
當集權者在文學藝術領域被捧為第一,佔據上風時,不僅會在觀念和政治上出現分道揚鑣,在其他領域也會因不公正的評判標準和規則而引發他人內心的真正不滿、不屑、不服、不隨。
回復 rfw1972 2025-9-8 00:47
皇帝裡面論文采毛澤東第一,曹操第二,劉邦第三,李煜第四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問君能有幾多愁?一江春水向東流
回復 浮平 2025-9-8 02:32
rfw1972: 皇帝裡面論文采毛澤東第一,曹操第二,劉邦第三,李煜第四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問君能有幾多愁?一江春水向東流
在集權者之間搞文采排名,本質上是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感性思維框架,既無個人文採的真實展現或權威效應的建立,也無公正的判斷依據和比賽規則,除了空洞抄搬,粗淺籠統,毫無內涵,更像是政宣表演。只是借用權威的表達方式,為個人虛構一種並不存在的權威地位,局限在「主子之心,奴才之命」的精神狀態。
回復 rfw1972 2025-9-8 03:10
浮平: 在集權者之間搞文采排名,本質上是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感性思維框架,既無個人文採的真實展現或權威效應的建立,也無公正的判斷依據和比賽規則,除了空洞抄搬,粗淺
人生自古誰無屎,浮萍大便不用紙
回復 浮平 2025-9-8 04:26
rfw1972: 人生自古誰無屎,浮萍大便不用紙
1)面對事實和邏輯,你的氣急敗壞和污言穢語本身反應了情緒失控
2)這種空洞的主觀褒貶攻擊既缺乏道德準則,也毫無文學價值
3)只剩下低俗的情緒發泄和跟風政宣,對社會文明毫無意義
4)如果這些評論觸動了你的個人情緒,也許能促使你反思理性與感性的區別。
回復 Wuming123 2025-9-9 08:13
drive.google.com/file/d/1MYmxRDwAjsc3NHZDwf3HGbOZWoXOHala/view?usp=drive_link
drive.google.com/file/d/1kSumiVd2zG8gk90OvHvr0rJVDizdcwDW/view?usp=drive_link
是蕭子升寫的和毛一起的往事。中文版翻譯的不咋地,「銀田寺」竟然翻譯成了「陰田石」。而且有刪節。可以合起來看。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5-9-10 05:39
蕭子升(蕭榆)後半生基本上就靠著「中國國際圖書館」維生。這個圖書館建在日內瓦,打著宣揚中國文化的幌子,把中國好多孤本善本古書搬到了國外。其中一套完整的古今圖書集成(6000多卷)。當年他曾經把國內許多古書運到國外,結果被告發。最後竟然不了了之。在抗戰時期在國際上揭露日本侵華的暴行,的確也出過一些力。

1950新朝建立,」中國國際圖書館「怕被大陸沒收,竟然被騙到了烏拉圭。說是被騙是因為開始說好的一家出一半費用,結果烏拉圭一文未出!不但如此,而且把所有館藏被烏拉圭國家圖書館據為己有!直到1993年,才把部分中文圖書運回台灣,而其它的字畫,古董,非中文圖書,都再也無法索回!因此說蕭子升是個賣國賊也不冤枉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3 07:1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