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二三,值得紀念的日子。67年的今天,台海雙方爆發大規模炮戰,而且持續20余年。今天台灣內部也爆發了繼七二六后的又一次八二三藍白綠大戰。
八二三,這個日子有意思。



1.歷史上的八二三
八二三炮戰,又稱金門炮戰,是指1958年前後,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對據守金門島的國軍進行的懲罰性的大規模炮擊封鎖行動。
1958年,國民黨試圖反攻大陸」,大小金門島的國軍不斷炮擊福建沿海村鎮。8月23日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奉命向佔據金門的國民黨軍隊和駛往金門的運輸艦船進行警告性的炮擊。擊斃國民黨軍金門防衛部3名中將副司令,擊傷運輸艦1艘, 其中最可惜的是抗日英雄吉鴻昌的侄子吉星文,這位在蘆溝橋事變中開了第一槍的抗日軍人。
9月初,美軍加強了在台灣和台灣海峽的兵力,並派出軍艦飛機直接為國民黨軍運輸艦護航。9月8日、11日和13日,解放軍福建前線炮兵部隊又奉命對金門和駛往金門的國民黨運輸艦船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猛烈炮擊。
為了擊破當時美國要把台、澎、金、馬問題變為所謂「國際問題」的圖謀,10月6日和25日,毛撰寫了兩篇國防部長文告公開發表,先後提出暫停炮擊7天和單日打、雙日不打的辦法,但均以沒有美國護航為條件。如有護航,不在此例。到該年12月底止,福建前線部隊共擊沉擊傷國民黨軍隊各型艦艇23艘,擊落擊傷軍用飛機34架,斃傷中將以下官兵7000餘人。此後,這種警告性炮擊打打停停,持續到1978年12月31日。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時,福建前線部隊奉國防部長徐向前命令,自該日起,停止對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的炮擊,至此持續20余年的金門炮戰告一段落。
圍繞台海關係,「金門炮戰」無疑是距離現在最近,兩岸最直接的熱戰,表面上看雙方劍拔弩張、兵凶戰危,實際上更多的是打給美國看的,是毛蔣合演的一場大戲。大戲只有一個主題:一個中國的原則。
2.今日八二三
今天,台灣第二波大罷免登場,7席國民黨民代罷免案舉行投票,結果不同意得票數均高於同意得票數,至此今年綠營推動的32個罷免案全被封殺。
今天的罷免案投票,包括新北羅明才、新竹縣林思銘、台中江啟臣、楊瓊瓔、顏寬恆和南投馬文君、游灝。16點開票之後,反罷方一路領先,至18時許,7席民代先後宣布反罷成功。
此前在7月26日,24席國民黨民代以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舉行投開票,結果全數未過關,民進黨遭遇嚴重挫敗。
兩輪「大罷免」全面失敗,總計32起罷免案全數遭到否決,31名國民黨立委與1名新竹市長全數留任,這意味著立法院的政治格局將維持不變。國民黨占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其他2席,維持「朝小野大」的局面。
「大罷免」后對於三黨來說,國民黨鞏固了國會優勢,重新建立支持者對國民黨的信心;民眾黨確立自己在在野陣營不可或缺的價值;民進黨面臨空前的信心危機,雖有執政優勢,但對未來兩年選舉會轉趨悲觀,已有跛腳危機。
3.八二三感想
密切關注台灣已經十幾年了,台灣的選舉是關注的重點之一,因為無論從規模和影響方面都是華人世界的奇葩,值得關注及研究。對台灣的政治勢力,本該不具傾向性,這才符合民主原則。但也有個底線,那不管你是什麼派別、政治傾向,至少你要認同中華文化、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不管哪個中國),如果自己明明是福建人後裔,卻在南島語系中找祖先,對這樣的人很難有好感。
儘管自己總體上更傾向於藍營,但對綠營中的施明德、呂秀蓮、王世堅,甚至陳水扁等也有一些好感。但唯獨對賴清德無論如何也沒有任何好感。
在今年3月25日,本人曾發一個帖子,認為預測:「賴清德最好的歸宿是台灣監獄」。
針對其前幾日在二戰勝利日稱「終戰」及近期「大罷免、大成功」中的表現,我的預測不變,
他能像韓國總統尹錫悅那樣進入自己曾經管轄地的監獄算是幸運的,就怕進到大陸監獄,那就是戰犯級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