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台灣雜種論」,奇葩!緣何閃亮登場?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5-5-20 05:4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台灣政治|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4評論

關鍵詞:台灣雜種論

眾所周知,在中華語境中,「雜種」一詞,是最為惡劣的罵人辭彙之一,眾人對此避之不及。就連事實上,已經混血很嚴重的北美原住民,都不願承認。甘願將其戴在自己頭上,還洋洋自得、到處宣揚者少之又少。

 

但在台灣,這是例外,這首先源於台灣人的自我認同。

 

根據數月前島內偏綠的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台灣人中,有76自認台灣人,1成自認中國人,不到1成自認「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在台灣人與中國人的認同之爭中,「台灣認同」已獲壓倒性的全面勝利。只有不到兩成的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或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近日又爆出:在台灣的內政部、文化部、勞動部的網頁上,在「族群」一欄,將佔比高達96.2%的漢族人口,歸為「其餘人口」。這種說法將震驚整個數學界,因為實在奇葩。

 


上述民調證明,數十年的台獨課綱教育,已經產生顯著效果,不少台灣人不但不願做「中國人」,寧願「其餘」,也不願承認自己是「漢族人」,看來台獨已經成為絕大多數台灣人的夢想,只是不少人害怕打仗,不敢公開表達而已。

 

激進的台獨人士,不但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還否認自己的文化和血脈。前幾年,就有人試圖從南島,去追尋自己的祖先,更有甚者,拋出了「台灣雜種論」,來否認自己中華的血統來源。

 

1.台灣民族論

 

「台灣民族論」認為,在台灣生活的人群與大陸的中國人並非同根同祖。目前,「台灣民族論」的提出者有兩派。


一派是以早年的「台獨」頭目廖文毅為首,他們接受了日本皇民化教育,將殖民統治視為理想社會,崇尚殖民文化。

 

另一派「台灣民族論」的創立者是一位「台獨」學者史明。史明對台灣人「種族』的淵源,曾進行過「長期的考證」。他認為:台灣社會與台灣人大體上已經超越了跟中國相同的血緣、文化關係,並在與中國不同範疇的社會基礎上,發展為一個「單獨惟一的台灣民族。」

 

2.台灣雜種論

 

在「台灣民族論」中, 最出名也是最荒謬的是「台灣雜種論」。所謂「台灣雜種論」,即宣揚台灣人並非中國血統,而是在幾百年來特殊的歷史過程中,同印尼人、馬來人、荷蘭人、日本人、高山族人混血雜交后形成的獨特血統的種族。這個種族與大陸的中華民族已談不上同種,根本無法認同。

 

現任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台灣雜種論」擁護者,他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還特定做了DNA檢測,說自己的祖先來自那麼多國家!

 

吳志中的雜種論,並不是他的個人言論,應該是代表了賴清德,或者說是經過賴清德授意話術。吳志中自認是雜種,可能正是代替賴清德說出了口。

 

有意思的是,不但有的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自認「雜種」,就連祖籍廈門、生於重慶,曾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中共黨史,后投奔台灣的林保華先生(筆名凌鋒、艾克思和林衛等),也花了5年時間寫下個人回憶錄《我的雜種人生:林保華回憶錄》,

 

3. 台灣文化論、台灣經濟論等


這些論點企圖從文化傳統、經濟發展等方面否定台灣與大陸的聯繫,割斷台灣與大陸的淵源。曾任「台灣獨立聯盟」日本本部委員長的許世楷,提出了台灣住民在語言和風俗上有很多類似東南亞之處,也有很多像日本,就是不像大陸華人。

 

4.台灣民族論、台灣雜種論的荒謬之處

 

不過因為「台灣民族論」大荒謬,遭到了海內外及台灣島內不少人的反對,就連提出這一理論的廖文毅本人最後也不得不承認「台灣民族論」是站不住腳的,他在別人的批評和反對下不得不撰文承認「台灣同胞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不論是客家人或閩南人,都是優秀的炎黃後裔。客家人的祖先是中原人向南遷移的結果,經過考證,客家人的祖籍地在河南。而閩南人也是五胡亂華的時候,渡江避難的中原地帶的客家大族。」

 

稍微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台灣雖然是一個島嶼,但它與大陸僅一水之隔、中外考古學早已證實,台灣島上最早的原住民,也是從大陸遷移去的,荷蘭人雖然入侵過台灣,但只是一些殖民者而且,數量少,很快就被鄭成功趕出台灣。至於日本人,雖然日本佔據台灣期間,與台灣當地人通婚,但數量有限,不足以形成種族變化的影響力,這一點與日本在東北地區建立的偽滿洲國相似,雖然上層社會人士與日本人聯姻,但百姓之間通婚極為罕見。至於印尼人、馬來人多是指這些民族來台灣海峽打漁的漁民因各種原因居住在台灣生活,這些人從數量上看也是鳳毛麟角,對台灣民族結構不會發生任何影響。 把高山族與這些外族混在一起,顯然是混淆視聽,高山族本來就是台灣的原住民,是華夏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是在更早的時期從大陸移到台灣島的,至今大陸福建地區也同樣生活著相當數量的高山族人。

許世楷的說法也很荒謬。不要說台灣與大陸被人為地隔離開數十年,就是大陸不同區域間的語言差異也很大,有的甚至完全聽不懂。說到宗教,在台灣特別盛行的「媽祖」信仰,其祖廟不在台灣,而是在與台灣一水之隔的福建莆田。再說風俗,現在的台灣人中沒有多少人不過「端午節」,也很少有人不過「中秋節」的,而春節的過法與大陸沒有區別。這些節日所繼承發揚的是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而絕不是日本人的什麼傳統,更不是東南亞的傳統。

 

針對此類荒謬現象,著名作家郭冠英說得好一般人以被說雜種為恥,台灣人卻以此為傲。我們有說自己是哪省人,閩南人、福建人、北方人、南方人、漢人,但台灣人常說:我不是漢人,我有平埔族血統,我有日本血統。最好還攀附到歷來到過這裡的洋人,西班牙、英國、荷蘭。中國人強調漢化,台灣人卻誇大雜化。真是雜種也就罷了,問題就是他原是純種的閩南人,為了台獨去中,故意說自己不是中國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5-5-20 08:05
【也不願承認自己是「漢族人」?】

大陸有56個少數民族,請問他們都承認自己是「漢族人」嗎?您會用「雜種」這樣的詞去辱罵他們嗎?

您到底是希望人們認同什麼?是文化認同、種族認同、民族認同,血統認同、宗教認同、社會制度認同,還是生活方式認同?這些本來就不在同一個維度,需要把話說清楚。21世紀的文明社會講究理性,細緻,開放和平等,而不是情緒,籠統、狹隘和霸凌的認知。
回復 Wuming123 2025-5-20 23:18
1,「雜交優勢」,是自然界的法則。對植物動物都適用。雜交有利於淘汰基因缺陷,防止種群退化。對於島國因為引入外來基因的機會很少,最後都是因為近親生育,導致滅種。你看看海上孤島的土著,無不是個頭矮小,壽命極短。就是日本這麼大一個島嶼,歷史上也不乏人為的」借種「,幾千年下來,成了倭寇。而二戰後大量引入外來基因,人口素質明顯飛越,現在那有當年倭寇的影子?
2,」純種「,說穿了就是近親生育,近親繁殖!你看看歐洲當年的皇室都一個一個的絕了后,就是因為近親通婚。以前有個小學同學,他父母就是親表兄妹,結果兩個姐姐都沒有活過30歲,有個妹妹也是脆弱不堪。
3,漢族是文化概念,不是人種概念。南方漢人和廣東漢人的基因區別肯定超過了法國人和俄羅斯人的區別,但是他們都是漢人。只要是在漢文化環境長大,接收了漢語為母語的,都是漢人。
4, 台灣有些白痴想從基因上證明自己不是漢人,是拿錯藥方,吃錯藥!想擺脫自己漢人是身份,是放棄母語。最直接的的辦法是,自撞南牆,把自己撞成白痴。然後從牙牙學語開始學習非漢語。
回復 rfw1972 2025-5-21 00:21
台灣人根本不是中國人,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紙老虎最愛
回復 浮平 2025-5-21 11:14
Wuming123: 1,「雜交優勢」,是自然界的法則。對植物動物都適用。雜交有利於淘汰基因缺陷,防止種群退化。對於島國因為引入外來基因的機會很少,最後都是因為近親生育,導致
【台灣有些白痴想從基因上證明自己不是漢人,是拿錯藥方,吃錯藥!想擺脫自己漢人是身份,是放棄母語。最直接的的辦法是,自撞南牆,把自己撞成白痴。然後從牙牙學語開始學習非漢語。】

漢人與中國人的區別在哪裡?

那些比只會重複用「白痴」這種低級侮辱語言的「中國人」更熟悉漢文化、中華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台灣人,卻不認自己是「中國人」,而堅持稱自己是「台灣人」,這才是你真正想關注的問題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24 06: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