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由韓戰想到的:中美關稅大戰結局預測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5-4-11 02: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國際政治|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8評論

關鍵詞:韓戰, 中美關稅大戰

近日關稅大戰如火如荼,吸引了世人的眼光。

 

單說中美方面,在川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34%對等關稅後,北京4日宣布一系列報復措施,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以及禁止6家美企從事與中國相關的進出口活動,並將對7種稀土相關產品實施出口管制等措施。

 


中國的反製做法,引發川普強烈不滿。他宣布,若不在8日前撤回34%報復性關稅,將自9日起對中國加征50%的額外關稅,若生效,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稅率將達104% 49日,中國再次升級報復行動,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又公告,自北京時間10日中午121分起,將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的加征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正式針對美方今天中午生效。

 

美國總統川普49日宣布,同日開始對多國實施的對等關稅暫停實施90天,在全球範圍僅立即實施10%的基礎關稅,但除了中國。

 

看來,中美這次算是真的杠上了。

 

相較2018年的美中貿易戰,美中邊打邊談,最後達成第一段貿易協議。中方這次為何態度如此強硬?中美關稅大戰的最終結局如何?這讓人不禁想起韓戰,那是一場中美真正意義上的較量。

 

1.關於韓戰

 

關於韓戰,是個永久的話題,關於中國在韓戰的得失和輸贏問題,各家觀點不一,但基本事實還是一目了然的。

 

韓戰大體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1950625日開始,一直到1950915日。這個階段,主要是朝鮮和韓國的內戰。625日,朝鮮和韓國在三八線上大打出手,韓戰爆發。這一階段,朝鮮佔有壓倒性優勢,開戰僅僅三天後,朝鮮就攻破了韓國的首都漢城。

 

第二個階段,是從1950915日到1019日。這個階段,主要是朝鮮獨自對陣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聯合國軍仁川登陸后,曾經勢如破竹的朝鮮人民軍被攔腰截斷,形勢徹底逆轉,聯合國軍一度打到鴨綠江邊,幾乎佔領朝鮮半島全境。

 

第三個階段,是從19501019日到1953727日。這個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成為抗擊聯合國軍的主力。經過五次戰役,把戰線南移到了三八線,並迫使聯合國軍簽訂了停火協議,從實質上結束了朝鮮戰爭。

 

有一種說法,朝鮮戰爭沒有勝利者,因為戰爭起於三八線,止於三八線,雙方只是打成了平手。但如果單從中美之間的戰爭來評價,恐怕平手之說有失公允。

 

當時的美國,擁有幾乎最完備的工業體系和最發達的科學技術,陸軍、海軍、空軍剛剛接受過二戰的洗禮,不但數量龐大、裝備精良,而且經驗豐富。而中國的工業卻剛剛起步,極度落後,只有陸軍,空軍和海軍幾乎沒有,除了人數比美國多,在裝備、後勤、火力、醫療等各個方面,都與美國差的太多,雙方根本不是在一個維度上。

 

但即便是這樣,志願軍還是把聯合國軍從鴨綠江趕回了三八線,並牢牢守住了三八線,最終和美國簽訂了停戰協定。

 

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最膽小怕事,一聽到洋槍洋炮就兩腿發抖,一看到堅船利炮就抓緊談和簽約(當然有些中國人至今未見改觀)。但是,當彭德懷在停戰協定上籤下自己的名字后,一切都變得和過去不一樣了。

 

彭德懷激情澎湃地宣告:「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這一個論斷,至今仍然是成立的。

 

2.此次關稅大戰的可能結局

 

1)美國服軟,基本意味著一超多強局面結束;

 

2)中國服軟,基本意味著甘願一輩子當小弟,前面幾十年喊的所有口號、做的所有布局付之流水;

 

3)雙方繼續加碼,歐盟以及亞非拉小弟反水,中歐等國形成新世界市場格局,美國出局;

 

4)打打停停,邊打邊談,由於雙方發現大戰的後果不妙,對雙方均不利,最後的結局還是大體維持在戰前的水平上。

 

雙方大戰的結局應該取決於以下因素:雙方實力對比、雙方貿易依存度、道義及國際因素、雙方國內民眾態度、雙方民眾忍耐程度等等。

 

至於雙方實力,雖說近年雙方GDP差距又有所擴大,2024年度中國的GDP總量為18.94萬億美元,而美國同期的GDP數據為29.2萬億美元,中國大概有美國的65%左右。但如果把物價因素考慮在內,大概雙方的差距未必如此之大。這是韓戰時期不可想象的。

 

雙方雖說近年來有所脫鉤,但雙方貿易依存度仍然很大,雙方斷然脫鉤。其實都很難承受。

 

至於道義因素,老川四面出擊,國際上很難有人真心擁護。即使有那麼多投降派和騎牆派,那也是迫於老美的實力無可奈何,一旦有機會,難免紛紛反水。

 

至於國內因素。由於中國是被迫應戰,加之中國100多年來的歷史因素,相信本次大戰中國國內不會有太大反對聲浪;反觀美國,大戰尚未開始,45日,從東海岸到西海岸,以住手!Hands Off!)為口號的反川普示威浪潮席捲全美50個州數十座城市,預計有超過60萬人參與了全國各地的1200場抗議活動。這也是川普年初上任以來遭遇的最大規模單日抗議活動。在曼哈頓的第五大道上,抗議隊伍延伸了近20個街區;在芝加哥,數千人湧入戴利廣場和相鄰街道;在亞特蘭大,警方估計遊行前往州議會大廈的人數超過2萬人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廣場成為最重要的集會地點,數萬人將在此集結。同一時刻,示威者也在柏林、法蘭克福、巴黎和倫敦街頭聚集,反對川普的政策。

 


至於雙方民眾忍耐程度,由於近代以來中國人多災多難,忍耐力和韌性超強,這是過慣了舒適日子的美國人難以比擬的。台灣名嘴趙少康曾有一句口頭禪,那就是「美國人是最沒有耐心的」。他認為,不管什麼事,不管開始多麼信心滿滿,時間一長,則無法堅持,韓戰、越戰、伊拉克、阿富汗戰場皆如此。

 

鑒於中國目前的實力、國內外局勢、以往貿易戰的經驗,不可能像越南、台灣那樣未戰先跪,也不可能像日韓那樣首鼠兩端,調門喊得高些、以戰謀和不失為一種良策。

 

我的觀點是目前中美誰也吃不掉誰,即便開始豪情萬丈,最終還是要落到「打打停停,邊打邊談,由於雙方發現大戰的後果不妙,對雙方均不利,最後的結局是大體維持在戰前的水平上。」小增小減、討價還價有可能,大破大立不可能,這是諸多因素決定的。

 

不信走著瞧!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rfw1972 2025-4-11 06:05
中美熱戰後關係徹底惡化,然後是冷戰。中美經過多年的冷戰,如果大規模貿易戰長期化導致脫鉤后將是熱戰。
回復 Wuming123 2025-4-11 08:35
不用擔心,最後還是會達成一個deal。如果達不成,川大爺這個deal maker's的一世英名就毀於一旦。不要忘了,川普先是一個生意人,次之才是總統。

不過要撐一段時間。川普延了抖音75天,估計兩個月後兩國的談判就會開啟。可能會從王毅和小盧通話開始,然後安排川習通話。只要川大爺有了台階,川普背後的壓力足夠大的時候,談判也就開始了。中國許諾嚴控芬太尼前體的出口(比如把前體,也列入毒品範圍,非法出售會被判死刑),購買幾百億農產品(高粱,大豆,小麥,開心果。。。)和能源,把抖音賣給美國,時間港口的經營權,都賣給美國(如果中國貨輪都盡量不用這些港口,以後賠什麼樣還不知道),當然美國也得拿出些有的沒的承諾,比如不另加科技禁運,小額貿易免稅降從800刀降到200 (這個很重要,好多窮人都在靠著Shein, TEMU, Ali每天冒充富人,是很大一批選票),。。。我估計關稅會維持在上一次的協議,20% 左右。
回復 rfw1972 2025-4-11 09:02
打台灣打菲律賓都是恃強凌弱。和朝鮮戰爭一樣敢於和最強的美國開戰,才能根本解決問題並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回復 浮平 2025-4-11 22:10
趙大夫,因為忙,漏看了您這篇文章,剛將評論補上 ---

最新萬人台灣民調:大陸攻台,多少人投降?【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5-4-8】https://big5.backchina.com/blog/382538/article-398675.html
回復 浮平 2025-4-11 22:11
rfw1972: 打台灣打菲律賓都是恃強凌弱。和朝鮮戰爭一樣敢於和最強的美國開戰,才能根本解決問題並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對您觀點的回復剛補上 ---

https://big5.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do=doing

https://big5.backchina.com/blog/382538/article-398675.html
回復 rfw1972 2025-4-11 22:20
別了,司徒雷登

  美國的白皮書,選擇在司徒雷登業已離開南京、快到華盛頓、但是尚未到達的日子——八月五日發表,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是美國侵略政策徹底失敗的象徵。司徒雷登是一個在中國出生的美國人,在中國有相當廣泛的社會聯繫,在中國辦過多年的教會學校,在抗日時期坐過日本人的監獄,平素裝著愛美國也愛中國,頗能迷惑一部分中國人,因此被馬歇爾看中,做了駐華大使,成為馬歇爾系統中的風雲人物之一。在馬歇爾系統看來,他只有一個缺點,就是在他代表馬歇爾系統的政策在中國當大使的整個時期,恰恰就是這個政策徹底地被中國人民打敗了的時期,這個責任可不小。以脫卸責任為目的的白皮書,當然應該在司徒雷登將到未到的日子發表為適宜。
  美國出錢出槍,蔣介石出人,替美國打仗殺中國人,藉以變中國為美國殖民地的戰爭,組成了美國帝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個重大的部分。美國侵略政策的對象有好幾個部分。歐洲部分,亞洲部分,美洲部分,這三個是主要的部分。中國是亞洲的重心,是一個具有四億七千五百萬人口的大國,奪取了中國,整個亞洲都是它的了。美帝國主義的亞洲戰線鞏固了,它就可以集中力量向歐洲進攻。美帝國主義在美洲的戰線,它是認為比較地鞏固的。這些就是美國侵略者的整個如意算盤。
  可是,一則美國的和全世界的人民都不要戰爭;二則歐洲人民的覺悟,東歐各人民民主國家的興起,特別是蘇聯這個空前強大的和平堡壘聳立在歐亞兩洲之間,頑強地抵抗著美國的侵略政策,使美國的注意力大部分被吸引住了;三則,這是主要的,中國人民的覺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和民眾組織力量已經空前地強大起來了。這樣,就迫使美帝國主義的當權集團不能採取大規模地直接地武裝進攻中國的政策,而採取了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的政策。
  美國的海陸空軍已經在中國參加了戰爭。青島、上海和台灣,有美國的海軍基地。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島、青島、上海、南京都駐過美國的軍隊。美國的空軍控制了全中國,並從空中拍攝了全中國戰略要地的軍用地圖。在北平附近的安平鎮,在長春附近的九台,在唐山,在膠東半島,美國的軍隊或軍事人員曾經和人民解放軍接觸過,被人民解放軍俘虜過多次。陳納德航空隊曾經廣泛地參戰。美國的空軍除替蔣介石運兵外,又炸沉了起義的重慶號巡洋艦。所有這些,都是直接參戰的行動,只是還沒有公開宣布作戰,並且規模還不算大,而以大規模地出錢出槍出顧問人員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為主要的侵略方式。
  美國之所以採取這種方式,是被中國和全世界的客觀形勢所決定的,並不是美帝國主義的當權派——杜魯門、馬歇爾系統不想直接侵略中國。在助蔣作戰的開頭,又曾演過一出美國出面調處國共兩黨爭端的文明戲,企圖軟化中國共產黨和欺騙中國人民,不戰而控制全中國。和談失敗了,欺騙不行了,戰爭揭幕了。
  對於美國懷著幻想的善忘的自由主義者或所謂「民主個人主義」者們,請你們看一看艾奇遜的話:「和平來到的時候,美國在中國碰到了三種可能的選擇:(一)它可以一乾二淨地撤退;(二)它可以實行大規模的軍事干涉,幫助國民黨毀滅共產黨;(三)它可以幫助國民黨把他們的權力在中國最大可能的地區裡面建立起來,同時卻努力促成雙方的妥協來避免內戰。」
  為什麼不採取第一個政策呢?艾奇遜說:「我相信當時的美國民意認為,第一種選擇等於叫我們不要堅決努力地先做一番補救工作,就把我們的國際責任,把我們對華友好的傳統政策,統統放棄。」原來美國的所謂「國際責任」和「對華友好的傳統政策」,就是干涉中國。干涉就叫做擔負國際責任,干涉就叫做對華友好,不干涉是不行的。艾奇遜在這裡強姦了美國的民意,這是華爾街的「民意」,不是美國的民意。
  為什麼不採取第二個政策呢?艾奇遜說:「第二種供選擇的政策,從理論上來看,以及回顧起來,雖然都似乎是令人神往,卻是完全行不通的。戰前的十年裡,國民黨已經毀滅不了共產黨。現在是戰後了,國民黨是削弱了,意志消沉了,失去了民心,這在前文已經有了說明。在那些從日本手裡收復過來的地區里,國民黨文武官員的行為一下子就斷送了人民對國民黨的支持,斷送了它的威信。可是共產黨卻比以往無論什麼時候都強盛,整個華北差不多都被他們控制了。從國民黨軍隊後來所表現的不中用的慘況看來,也許只有靠美國的武力才可以把共產黨打跑。對於這樣龐大的責任,無論是叫我們的軍隊在一九四五年來承擔,或者是在以後來承擔,美國人民顯然都不會批准。我們因此採取了第三種供選擇的政策……」
  好辦法,美國出錢出槍,蔣介石出人,替美國打仗殺中國人,「毀滅共產黨」,變中國為美國的殖民地,完成美國的「國際責任」,實現「對華友好的傳統政策」。
  國民黨腐敗無能,「意志消沉了,失去了民心」,還是要出錢出槍叫它打仗。直接出兵干涉,在「理論上」是妥當的。單就美國統治者來說,「回顧起來」,也是妥當的。因為這樣做起來實在有興趣,「似乎是令人神往」。但是在事實上是不行的,「美國人民顯然都不會批准」。不是我們——杜魯門、馬歇爾、艾奇遜等人的帝國主義系統——不想干,干是很想的,只是因為中國的形勢,美國的形勢,還有整個國際的形勢(這點艾奇遜沒有說)不許可,不得已而求其次,採取了第三條路。
  那些認為「不要國際援助也可以勝利」的中國人聽著,艾奇遜在給你們上課了。艾奇遜是不拿薪水上義務課的好教員,他是如此誨人不倦地毫無隱諱地說出了全篇的真理。美國之所以沒有大量出兵進攻中國,不是因為美國政府不願意,而是因為美國政府有顧慮。第一顧慮中國人民反對它,它怕陷在泥潭裡拔不出去。第二顧慮美國人民反對它,因此不敢下動員令。第三顧慮蘇聯和歐洲的人民以及各國的人民反對它,它將冒天下之大不韙。艾奇遜的可愛的坦白性是有限度的,這第三個顧慮他不願意說。這是因為他怕在蘇聯面前丟臉,他怕已經失敗了但是還要裝做好像沒有失敗的樣子的歐洲馬歇爾計劃陷入全盤崩潰的慘境。
  那些近視的思想糊塗的自由主義或民主個人主義的中國人聽著,艾奇遜在給你們上課了,艾奇遜是你們的好教員。你們所設想的美國的仁義道德,已被艾奇遜一掃而空。不是嗎?你們能在白皮書和艾奇遜信件里找到一絲一毫的仁義道德嗎?
  美國確實有科學,有技術,可惜抓在資本家手裡,不抓在人民手裡,其用處就是對內剝削和壓迫,對外侵略和殺人。美國也有「民主政治」,可惜只是資產階級一個階級的獨裁統治的別名。美國有很多錢,可惜只願意送給極端腐敗的蔣介石反動派。現在和將來據說很願意送些給它在中國的第五縱隊,但是不願意送給一般的書生氣十足的不識抬舉的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當然更加不願意送給共產黨。送是可以的,要有條件。什麼條件呢?就是跟我走。美國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灑了些救濟粉,看一看什麼人願意彎腰拾起來。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嗟來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唐朝的韓愈寫過《伯夷頌》,頌的是一個對自己國家的人民不負責任、開小差逃跑、又反對武王領導的當時的人民解放戰爭、頗有些「民主個人主義」思想的伯夷,那是頌錯了。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多少一點困難怕什麼。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老子說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蔣介石反動派,對於我們,不但「以死懼之」,而且實行叫我們死。聞一多等人之外,還在過去的三年內,用美國的卡賓槍、機關槍、迫擊炮、火箭炮、榴彈炮、坦克和飛機炸彈,殺死了數百萬中國人。現在這種情況已近尾聲了,他們打了敗仗了,不是他們殺過來而是我們殺過去了,他們快要完蛋了。留給我們多少一點困難,封鎖、失業、災荒、通貨膨脹、物價上升之類,確實是困難,但是比起過去三年來已經鬆了一口氣了。過去三年的一關也闖過了,難道不能克服現在這點困難嗎?沒有美國就不能活命嗎?
  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京的美國殖民政府如鳥獸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爺卻坐著不動,睜起眼睛看著,希望開設新店,撈一把。司徒雷登看見了什麼呢?除了看見人民解放軍一隊一隊地走過,工人、農民、學生一群一群地起來之外,他還看見了一種現象,就是中國的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們也大群地和工農兵學生等人一道喊口號,講革命。總之是沒有人去理他,使得他「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沒有什麼事做了,只好挾起皮包走路。
  中國還有一部分知識分子和其它人等存有糊塗思想,對美國存有幻想,因此應當對他們進行說服、爭取、教育和團結的工作,使他們站到人民方面來,不上帝國主義的當。但是整個美帝國主義在中國人民中的威信已經破產了,美國的白皮書,就是一部破產的記錄。先進的人們,應當很好地利用白皮書對中國人民進行教育工作。
  司徒雷登走了,白皮書來了,很好,很好。這兩件事都是值得慶祝的。

1949年別了司徒雷登,今天別了美國。
回復 浮平 2025-4-11 22:43
rfw1972: 別了,司徒雷登

  美國的白皮書,選擇在司徒雷登業已離開南京、快到華盛頓、但是尚未到達的日子——八月五日發表,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是美國侵略政策徹底失敗的象徵。司徒雷登是一個在中國出生的美國人,在中國有相當廣泛的社會聯繫,在中國辦過多年的教會學校,在抗日時期坐過日本人的監獄,平素裝著愛美國也愛中國,頗能迷惑一部分中國人,因此被馬歇爾看中,做了駐華大使,成為馬歇爾系統中的風雲人物之一。在馬歇爾系統看來,他只有一個缺點,就是在他代表馬歇爾系統的政策在中國當大使的整個時期,恰恰就是這個政策徹底地被中國人民打敗了的時期,這個責任可不小。以脫卸責任為目的的白皮書,當然應該在司徒雷登將到未到的日子發表為適宜。
  美國出錢出槍,蔣介石出人,替美國打仗殺中國人,藉以變中國為美國殖民地的戰爭,組成了美國帝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個重大的部分。美國侵略政策的對象有好幾個部分。歐洲部分,亞洲部分,美洲部分,這三個是主要的部分。中國是亞洲的重心,是一個具有四億七千五百萬人口的大國,奪取了中國,整個亞洲都是它的了。美帝國主義的亞洲戰線鞏固了,它就可以集中力量向歐洲進攻。美帝國主義在美洲的戰線,它是認為比較地鞏固的。這些就是美國侵略者的整個如意算盤。
  可是,一則美國的和全世界的人民都不要戰爭;二則歐洲人民的覺悟,東歐各人民民主國家的興起,特別是蘇聯這個空前強大的和平堡壘聳立在歐亞兩洲之間,頑強地抵抗著美國的侵略政策,使美國的注意力大部分被吸引住了;三則,這是主要的,中國人民的覺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和民眾組織力量已經空前地強大起來了。這樣,就迫使美帝國主義的當權集團不能採取大規模地直接地武裝進攻中國的政策,而採取了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的政策。
  美國的海陸空軍已經在中國參加了戰爭。青島、上海和台灣,有美國的海軍基地。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島、青島、上海、南京都駐過美國的軍隊。美國的空軍控制了全中國,並從空中拍攝了全中國戰略要地的軍用地圖。在北平附近的安平鎮,在長春附近的九台,在唐山,在膠東半島,美國的軍隊或軍事人員曾經和人民解放軍接觸過,被人民解放軍俘虜過多次。陳納德航空隊曾經廣泛地參戰。美國的空軍除替蔣介石運兵外,又炸沉了起義的重慶號巡洋艦。所有這些,都是直接參戰的行動,只是還沒有公開宣布作戰,並且規模還不算大,而以大規模地出錢出槍出顧問人員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為主要的侵略方式。
  美國之所以採取這種方式,是被中國和全世界的客觀形勢所決定的,並不是美帝國主義的當權派——杜魯門、馬歇爾系統不想直接侵略中國。在助蔣作戰的開頭,又曾演過一出美國出面調處國共兩黨爭端的文明戲,企圖軟化中國共產黨和欺騙中國人民,不戰而控制全中國。和談失敗了,欺騙不行了,戰爭揭幕了。
  對於美國懷著幻想的善忘的自由主義者或所謂「民主個人主義」者們,請你們看一看艾奇遜的話:「和平來到的時候,美國在中國碰到了三種可能的選擇:(一)它可以一乾二淨地撤退;(二)它可以實行大規模的軍事干涉,幫助國民黨毀滅共產黨;(三)它可以幫助國民黨把他們的權力在中國最大可能的地區裡面建立起來,同時卻努力促成雙方的妥協來避免內戰。」
  為什麼不採取第一個政策呢?艾奇遜說:「我相信當時的美國民意認為,第一種選擇等於叫我們不要堅決努力地先做一番補救工作,就把我們的國際責任,把我們對華友好的傳統政策,統統放棄。」原來美國的所謂「國際責任」和「對華友好的傳統政策」,就是干涉中國。干涉就叫做擔負國際責任,干涉就叫做對華友好,不干涉是不行的。艾奇遜在這裡強姦了美國的民意,這是華爾街的「民意」,不是美國的民意。
  為什麼不採取第二個政策呢?艾奇遜說:「第二種供選擇的政策,從理論上來看,以及回顧起來,雖然都似乎是令人神往,卻是完全行不通的。戰前的十年裡,國民黨已經毀滅不了共產黨。現在是戰後了,國民黨是削弱了,意志消沉了,失去了民心,這在前文已經有了說明。在那些從日本手裡收復過來的地區里,國民黨文武官員的行為一下子就斷送了人民對國民黨的支持,斷送了它的威信。可是共產黨卻比以往無論什麼時候都強盛,整個華北差不多都被他們控制了。從國民黨軍隊後來所表現的不中用的慘況看來,也許只有靠美國的武力才可以把共產黨打跑。對於這樣龐大的責任,無論是叫我們的軍隊在一九四五年來承擔,或者是在以後來承擔,美國人民顯然都不會批准。我們因此採取了第三種供選擇的政策……」
  好辦法,美國出錢出槍,蔣介石出人,替美國打仗殺中國人,「毀滅共產黨」,變中國為美國的殖民地,完成美國的「國際責任」,實現「對華友好的傳統政策」。
  國民黨腐敗無能,「意志消沉了,失去了民心」,還是要出錢出槍叫它打仗。直接出兵干涉,在「理論上」是妥當的。單就美國統治者來說,「回顧起來」,也是妥當的。因為這樣做起來實在有興趣,「似乎是令人神往」。但是在事實上是不行的,「美國人民顯然都不會批准」。不是我們——杜魯門、馬歇爾、艾奇遜等人的帝國主義系統——不想干,干是很想的,只是因為中國的形勢,美國的形勢,還有整個國際的形勢(這點艾奇遜沒有說)不許可,不得已而求其次,採取了第三條路。
  那些認為「不要國際援助也可以勝利」的中國人聽著,艾奇遜在給你們上課了。艾奇遜是不拿薪水上義務課的好教員,他是如此誨人不倦地毫無隱諱地說出了全篇的真理。美國之所以沒有大量出兵進攻中國,不是因為美國政府不願意,而是因為美國政府有顧慮。第一顧慮中國人民反對它,它怕陷在泥潭裡拔不出去。第二顧慮美國人民反對它,因此不敢下動員令。第三顧慮蘇聯和歐洲的人民以及各國的人民反對它,它將冒天下之大不韙。艾奇遜的可愛的坦白性是有限度的,這第三個顧慮他不願意說。這是因為他怕在蘇聯面前丟臉,他怕已經失敗了但是還要裝做好像沒有失敗的樣子的歐洲馬歇爾計劃陷入全盤崩潰的慘境。
  那些近視的思想糊塗的自由主義或民主個人主義的中國人聽著,艾奇遜在給你們上課了,艾奇遜是你們的好教員。你們所設想的美國的仁義道德,已被艾奇遜一掃而空。不是嗎?你們能在白皮書和艾奇遜信件里找到一絲一毫的仁義道德嗎?
  美國確實有科學,有技術,可惜抓在資本家手裡,不抓在人民手裡,其用處就是對內剝削和壓迫,對外侵略和殺人。美國也有「民主政治」,可惜只是資產階級一個階級的獨裁統治的別名。美國有很多錢,可惜只願意送給極端腐敗的蔣介石反動派。現在和將來據說很願意送些給它在中國的第五縱隊,但是不願意送給一般的書生氣十足的不識抬舉的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當然更加不願意送給共產黨。送是可以的,要有條件。什麼條件呢?就是跟我走。美國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灑了些救濟粉,看一看什麼人願意彎腰拾起來。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嗟來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唐朝的韓愈寫過《伯夷頌》,頌的是一個對自己國家的人民不負責任、開小差逃跑、又反對武王領導的當時的人民解放戰爭、頗有些「民主個人主義」思想的伯夷,那是頌錯了。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多少一點困難怕什麼。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老子說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蔣介石反動派,對於我們,不但「以死懼之」,而且實行叫我們死。聞一多等人之外,還在過去的三年內,用美國的卡賓槍、機關槍、迫擊炮、火箭炮、榴彈炮、坦克和飛機炸彈,殺死了數百萬中國人。現在這種情況已近尾聲了,他們打了敗仗了,不是他們殺過來而是我們殺過去了,他們快要完蛋了。留給我們多少一點困難,封鎖、失業、災荒、通貨膨脹、物價上升之類,確實是困難,但是比起過去三年來已經鬆了一口氣了。過去三年的一關也闖過了,難道不能克服現在這點困難嗎?沒有美國就不能活命嗎?
  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京的美國殖民政府如鳥獸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爺卻坐著不動,睜起眼睛看著,希望開設新店,撈一把。司徒雷登看見了什麼呢?除了看見人民解放軍一隊一隊地走過,工人、農民、學生一群一群地起來之外,他還看見了一種現象,就是中國的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們也大群地和工農兵學生等人一道喊口號,講革命。總之是沒有人去理他,使得他「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沒有什麼事做了,只好挾起皮包走路。
  中國還有一部分知識分子和其它人等存有糊塗思想,對美國存有幻想,因此應當對他們進行說服、爭取、教育和團結的工作,使他們站到人民方面來,不上帝國主義的當。但是整個美帝國主義在中國人民中的威信已經破產了,美國的白皮書,就是一部破產的記錄。先進的人們,應當很好地利用白皮書對中國人民進行教育工作。
  司徒雷登走了,白皮書來了,很好,很好。這兩件事都是值得慶祝的。
這是一種典型的政宣手段:通過歷史視角批判美國的干涉,同時激發民族情緒,強化國家獨立和自主權的捍衛,推動反美和民族主義情感。當有利可圖時採取『韜光養晦』,而在面臨貿易公平公正的挑戰時,則轉而採取敵對態度,掩蓋自身存在的具體問題。
回復 rfw1972 2025-4-12 02:17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說將只對那些在美國製造的晶元徵收125關稅,在美國設計在任何其他地方製造的都會得到關稅豁免。和特朗普向所有人掃射相反,中國正在團結所有可以團結的力量。這註定特朗普愚蠢魯莽必定失敗。特朗普最近的無差別攻擊和早先的烏克蘭政策疊加已經引起眾怒,而特朗普和他的副手傲慢侮辱性的言論在自由派控制的媒體瘋傳反而使更多的人支持中國,美國內部已經有美國消費者收到印有特朗普特別關稅的賬單,說明受到關稅政策打擊的人群在擴大,特朗普在內外夾擊下又不能後退會做出什麼瘋狂的舉動沒有人知道。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7: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