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險些影響歷史的朱道來:是霍小青,還是毛岸紅?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5-1-31 22: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名人|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毛岸紅

央視有一 個節目叫等著我。這是一個催淚的節目,最感人的就是失散幾十年後父母與兒女相認的場面。

 

然而幾十年前,由於DNA技術尚未普及,增加了認親難度,發生了不少撲朔迷離的事情,有的還發生在最高層的家庭。

 

賀子珍是毛澤東第三 任妻子,十年婚姻期間,二人孕育了六個子女,除了熟悉的李敏以外,其他五個,要麼出生不久夭折,要麼送人寄養流落民間。

 

建國后,有關部門曾組織尋找過當初送走的兒女,國家曾副主席大概就是那時找到的。

 

毛家除了長女毛金花外,四子毛岸紅的尋找經歷也充滿了曲折。

 

毛岸紅,乳名毛毛,193211月在福建長汀出生。紅軍長征前夕,被送往江西一農民家寄養,後來失去聯繫。

 

關於毛毛的下落,一直是個迷。後來的尋找中,一名叫朱道來的紅軍後代,走進了人們視野,甚至引發一連串認子風波。那麼,他是毛岸紅,還是霍小青呢?

 

 


1.毛岸紅於長征前夕送人寄養

 

193211月,賀子珍在福建長汀生下一男孩。對於這個小生命,夫妻倆很是喜歡,毛根據「岸字輩順序,給第四個兒子取名毛岸紅,小名叫毛毛。

 

時間來到1934年秋,由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進行戰略大轉移。為了不給隊伍增加負擔,毛澤東決定將毛岸紅,交給留守的弟弟毛澤覃和弟媳賀怡撫養。

 

賀怡既是嬸嬸又是姨媽,交給他們再放心不過。戰爭年代,每天都充滿危險,隨時都有犧牲。中央蘇區被白軍攻佔后,為了毛毛的安全,毛澤覃把他交給警衛員,再由後者秘密送往一處老鄉家寄養。

 

後來因為毛澤覃在此後的戰鬥中陣亡,知曉下落的人失聯,毛毛也就是徹底流落民間,失去了線索。

 

 

2.賀怡犧牲在找尋路上

 

賀怡一直是當事者。當初,是姐姐、姐夫親自把小外甥交到自己手中,後來卻因為丈夫的陣亡,導致孩子下落不明。儘管是時代造成的悲劇,心中仍充滿愧疚,賀怡一直都在秘密調查毛毛的下落。

 

1949年的一天,賀怡滿心歡喜地跑來跟毛澤東說,毛毛找到了。

 

主席喜出望外,詳細詢問了孩子的一些特徵,賀怡一一陳述。然而主席發現,不管是年齡、相貌還是其他特徵,孩子與記憶中的樣子不同,自然不是毛毛,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同年11月,賀怡在赴任吉安地委組織長之前,再次前往贛南,踏上找尋之路。不幸的是,賀怡在這次尋找途中遭遇車禍犧牲。

 

關於她犧牲的過程,有兩種說法。

 

1)根據賀子珍外孫女孔東梅的敘述,賀怡找到了古柏烈士的遺孤古小明,以為他就是毛毛。

為了儘快把古小明帶到毛主席身邊,星夜兼程,結果遭遇車禍,二人當場身亡。


2)
李湘文在《毛澤東家世》一書中提到,賀怡因公事前去廣東出差,順便接回一雙兒女,以及古柏烈士的遺孀和遺孤古小明。


當賀怡趕到廣東時,收到了來自江西的關於毛毛的消息。為了儘快找到毛毛,賀怡不顧眾人勸阻,連夜返回,導致車輛翻落,賀怡與古小明身亡。

 

不管哪種說法,都是一種結果,即賀怡犧牲,毛岸紅身份並未落實。

 

3.王家珍找到了「毛毛

 

作家劉曉農在其發表的《王家珍尋找賀子珍兒子波折之謎》一文中,詳細記載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這一曲折故事。

 

19533月,江西省長邵式平接到中央電報,要求當地政府確認毛主席兒子毛毛的下落。就在不久前,隱居上海的賀子珍也親自寫信,拜託他幫忙尋找毛毛。

 

邵式平委託民政廳長朱開銓辦理,後者安排優撫處幹部王家珍,前往瑞金處理此事。

 

王家珍來到瑞金后,縣長劉輝山隨即組織當地老紅軍召開座談會,但大家對毛毛送給了哪戶人家,卻沒有印象。

 

王家珍沒有放棄,挨個村走訪調查。一天傍晚,葉坪鄉的兩個老鄉提供重要線索:朱坊村有位姓朱的人家,收養過一個紅軍的孩子。

 

第二天一大早,王家珍來到朱坊村,找到朱盛苔、黃月英夫婦。隨後,朱家夫婦將當初收養的過程詳細說了一遍。那是1934年農曆九月的一天,一個鄉幹部帶著兩名陌生紅軍,來到朱盛苔家,將一位紅軍生的男孩交給他們寄養。

 

至於到底是誰家的孩子,哪個大領導交代的,來人也沒提及,他們也不好過問。事情來的太突然,經過短暫的思想鬥爭,夫妻倆決定收下這孩子。白色恐怖年代,為防不測,他們給孩子取名「道來,即半道而來的意思。

 

孩子在朱家健康快樂的成長,直到兩個月前,一名南京來的叫朱月倩的女子,找上門來,說是找兒子的。

 

朱月倩的丈夫霍步青,曾任中央蘇區巡視員,1933年病逝於福建寧化。當年他們一個兒子也留在瑞金,朱月倩看到朱道來時,一口認定那就是他們的兒子。儘管有很多不舍,為了道來的前途著想,朱家夫婦還是讓她帶走了兒子。

 

然而,讓王家珍不解的是,當年與孩子一起送來的,還有一件舊軍服改做的小棉襖,這麼重要的歷史證物,朱月倩並沒有帶走。

 

朱盛苔拿來孩子的近照,發現照片上的小夥子,面部特徵與年輕時的毛澤東很像。

 

王家珍感覺事情重大,趕忙向省里領導彙報。邵式平經請示中組部同意后,指派王家珍與黃月英,將朱道來帶給賀子珍辨認。

 

4.賀家兄妹認為朱道來就是毛岸紅

 

1953年六月的一天,賀子珍的哥哥賀學敏,派人將王家珍、黃月英和朱道來接到賀子珍身邊。

 

面對眼前這個眉宇間頗像毛主席的年輕人,賀子珍上下打量了很久。認定是毛毛,這就是我的毛毛」!

 

賀子珍之所以認定眼前的孩子就是毛毛,除了他的相貌外,還依賴於三處實證:

 

1)黃月英隨身攜帶的小棉襖,賀子珍認為這就是當年她為兒子在昏暗的油燈下,一針一線縫製的那件,有著特殊感情,絕對不會認錯。


2)
朱道來遺傳了毛家的兩個生理特徵:油耳朵和腋臭。


3)
賀學敏將朱道來帶到醫院抽血化驗,結果與賀子珍血型一致。

 

自此,賀家人認下了這個「毛毛

 

5.認子風波及中央的態度

 

這麼大的事情很快上報給北京方面,中組部隨後通知,黃月英、王家珍帶朱道來前往北京。

 

三人來到北京后,下榻在中組部招待所。過了幾天,不少中央領導知曉了此事,周恩來、朱德、董必武等紛紛前來看望。鄧穎超、康克清、帥孟奇等老大姐也來了。大家私下認為朱道來與毛主席長得確實相像。

 

在北京住了二十幾天,黃月英記掛著家鄉,回去了。臨走之前,中組部相關領導代表中央,送給她500元錢、三匹布以及一些日用品,表達了對朱盛苔一家的感謝和敬意。對於工作出色的王家珍,中組部也贈送了禮物。

 

就在這時,半路上突然殺出個「程咬金。南京來了一個中年女幹部,找到中組部,申明說:「朱道來是我的孩子,你們還給我……」,此人便是朱月倩。事情驟然間變得複雜起來了。

 

朱月倩提供了一套完全不同的說法。

 

1933年秋,霍步青不幸犧牲時,兒子尚在腹中。朱月倩悲傷過度,孩子提前出生了。朱月倩生下孩子后,沒有奶水,上級領導找來一位奶媽,即黃月英照顧。

 

黃月英自己的孩子出生九天就夭折了,正好有奶水。就這樣,朱月倩把剛出生的兒子託付給了黃月英。為了紀念去世的丈夫,給孩子取名霍小青。

 

19347月,朱月倩最後一次來到朱坊村,看望了兒子。為了兒子的安全,給他改名為朱道來1950年,朱盛苔帶著霍小青去找朱月倩,並親自交到她手中。

 

朱月倩知曉了朱道來在賀子珍處以及北京發生的事情,隨即來到北京,希望將兒子霍小青領回去。

 

看來,朱道來到底是毛岸紅還是霍小青,似乎一時難以下結論。那個年代,並沒有DNA技術,無法做親子鑒定,否則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面對這個難題,毛澤東及中央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根據孔東梅的說法:

 

50年代初,一個叫賀小青(即朱道來,據有關資料顯示,霍小青曾私自改姓為賀)的孩子,似乎各方面都符合毛毛的特徵,但外公看了他的照片和材料后說:不像小毛毛,但總歸是紅軍的後代,由黨來撫養吧

 

賀學敏在一次採訪中提到:

 

1954年他到北京開會,同毛澤東談起過毛毛,還拿出照片給他看。毛澤東問了是怎樣找到的,孩子讀書如何。最後說,這事他不好管,提出賀學敏來管,照顧他,讓他去找鄧小平。

 

有資料顯示,中組部曾委託鄧穎超,召開了一個小型座談會,請來了許多了解內情的老同志,就孩子的歸屬問題作過討論。

 

最後,鄧穎超宣布了結論:「朱道來系革命烈士霍步青的遺孤,即霍小青。

 

中央既沒有把朱道來交給賀子珍,也沒有交給朱月倩。而是留在了北京,由帥孟奇具體負責照顧。帥孟奇收養了很多革命後代,而朱道來也成了大家庭的一員。

 

6.朱道來的態度及結局

 

在北京的朱道來,同時與三位母親(賀子珍、朱月倩和黃月英)保持著聯繫,三位「母親對其盡心照顧。

 

實際上,賀家沒有認可中組部的結論,一直把他當成毛毛」對待。據賀學敏講,1970年代初,朱道來的婚事是與賀學敏的女兒一起辦的。

 

朱道來到北京不久,即被送往清華大學附中讀書,後來上了清華大學,學的是工科,畢業後分配到一個國防科研單位工作。「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他在南京突然病故。 

 

1971年,朱道來在京結婚,曾給賀敏學,寫過一封信,信中朱道來表示,自己得了肝癌,可能命不久矣。賀敏學當即回信,稱自己認識一個有名的醫生,或許能有些希望,可賀敏學的回信還沒寄到北京,朱道來就撒手人寰了。

 

關於朱道來的結局,還流傳著一種不同的說法。1974年,王家珍拜訪黃月英夫婦,被告知朱道來在一次武鬥中意外死亡。

不管怎樣,朱道來已經不在人世,其死因蹊蹺。

 

7.一位險些影響歷史的人物

 

1976年毛澤東去世時,毛遠新只有35歲,而毛岸紅是44歲,從年齡上講,不存在作為接班人的障礙,也就是說,如果朱道來確實是毛毛,他未必不可以作為紅色基因的傳承者,被培養成至今仍然統治中國的接班人,就像隔壁金家一樣。這也是一些人懷疑賀家認親的動機。如此一來,中國歷史就要改寫。

 

需要注意的是,朱道來赴京后不久,他被安排進了幹部子弟中學,且朱道來的生活由中組部副部長帥孟奇照顧,後來進入清華大學讀書。如果沒有毛的首肯,朱道來不會受到這樣的特殊照顧,也不可能被從兩個爭兒子的母親身邊帶走。然而這一安排也就表明,毛澤東並不認同朱道來就是毛毛。不管怎麼說,毛澤東沒有認這個兒子,在重男輕女的傳統社會觀念之下,毛家被培養的對象就只能是毛遠新了。

 

在判斷人事問題上,毛澤東具有驚人的能力,他不是一個輕信和容易被欺騙的人。但此後毛澤東對尋訪失蹤子女問題顯然興趣大減,尤其到了晚年,連李敏都很難見到毛澤東,孫子毛新宇出生后,他也懶得一見,更何況難以判斷真偽的失蹤子女呢。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31 23: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