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閑侃「夜騎開封」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4-11-13 00: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事熱點|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7評論

關鍵詞:夜騎開封

這幾日,夜騎開封爆紅。早幾日其實就聽說了此事,但由於僅限於鄭州、開封間,故沒有過多留意。

 

據說鄭州「夜騎開封」活動最早於今年6月,由四名鄭州女大學生髮起。她們為品嘗開封的灌湯包,決定夜間從鄭州騎車前往,並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旅途視頻。視頻迅速走紅,吸引了眾多大學生加入。一時間,鄭州的夜騎隊伍從小規模行動發展為數十萬人的參與盛況。有學生沿途高喊各種與吃灌湯包無關的口號,如「中華民族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等。

 


不曾想,這事鬧大了,不但有北京學生專門乘高鐵來鄭州,再騎單車至鄭州。而且北京、天津、南京、武漢、西安、成都等地的大學生也發起了類似的活動。更有甚者,退伍軍人,特別是特種兵也參與了此種活動。

 

加之官方的緊急叫停,各大學緊急封校等等舉措,感覺這事不簡單!

 

於是腦洞大開,浮想聯翩,想到了不少事情:

 

1.政治上

 

想到了紅衛兵大串聯、知青上山下鄉;想到了四五時廣場上川流不息的人潮,想到了六四時長達數公里的遊行隊伍;想到了台灣的「太陽花『、香港的「反送中」;想到了不久前的「白紙運動」。

 

2.生活上

 

想到了氣功熱,想起了廣場舞,想起了近年來興起的中老年暴走團的,也想起了不久前的淄博燒烤熱。

 

3.個人經歷上

 

想起了青春年少時,玩過的通宵撲克、軍棋、象棋、康樂棋,也想起了冰城讀書時每周一次的通宵電影。

 

夜騎開封像什麼,跟上面列出的相像嗎?我認為,也像也不像。

 

年輕人喜歡熱鬧,喜歡跟風,是他們的天性,只要不妨礙他人,有什麼不好?如何縱觀大學城,到處都是小老頭、小老太,死氣沉沉,那倒是麻煩了。

 

據說這首歌一開始走紅:

 

https://youtu.be/oaIkZ5siL34?si=mD-MKpKdSfJGS43Q

 

裡面有幾句歌詞不錯:我要說走就走……,去和包子邂逅(開封的灌湯包)……,青春不能等候……,青春好好享受……,(不是)白鬼夜行……, (不要)草木皆兵……

 

縱觀這次夜騎開封運動,雖說也有人打出了國旗,以及涉及自由等內容的旗子,但總體上還是年輕人一種跟風或湊熱鬧的行為,大可不必草木皆兵,上綱上線。過分封禁或打壓,說不定適得其反。

 


有些事情宜疏不宜堵,「開封」最佳,為了不影響他人,可以限流或分流。說不定像「淄博燒烤」一樣,風潮一過,也就風平浪靜了。

 

如果硬是把數十、上百萬大學生封禁在大學校園內,封住了固然好,一旦封不住,那可真要出大亂子了。

 

拭目以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4-11-13 01:20
您的浮想聯翩很全面。

這是一次年輕人自由自願的共鳴共識行動,這就是既有個體又有群體的主客觀結合效應。個體反應在個人的自由決定,包括各自的原因、意圖、目的、需求、方法思考和跟風湊熱鬧的隨行;集體是在個人自由決定之後形成的群性行為,所以稱為共鳴共識。

觀者(包括政府,學者,普通民眾)也可以從這兩個方面進行,即,個體和群體的可分性。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個體的思想,則需要有了解的方法,也屬於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的一個課題,有時人們不告訴或者不敢告訴你真實的思想也是一種客觀反饋信息 (為什麼)。如果想了解群體,可以單獨分析整體的口號,比如 「青春沒有售價,夜騎開封拿下。」 , 過程,以及產生的全球關注效應,為什麼年輕人可以做到等等。

從認知層面來看,可以通過此事提升 critical thinking 的兩個方面 ----

1)evidence-based thinking,不隨意將個人的思想用主觀猜疑的方式推論到其他個人,需要通過調查了解的過程來獲取更多的信息再更好的得出結論;

2)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the fact. 比如: 青春沒有售價  口號傳遞的深層涵義是什麼。
回復 qxw66 2024-11-13 03:48
半個世紀去政治化的惡果
回復 浮平 2024-11-13 06:19
qxw66: 半個世紀去政治化的惡果
去毛洗腦化的成果。
回復 qxw66 2024-11-13 06:56
浮平: 去毛洗腦化的成果。
你是毛左!
回復 浮平 2024-11-13 07:28
qxw66: 你是毛左!
毛政治洗腦的結果就是不能說事,不會說事,缺乏邏輯思維能力,只會往人身上跳。一說事就心虛,或者只能開一次口,第二句就是你啊你,氣急敗壞。。。可以注意觀察這個言論 pattern 的特點。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4-11-14 00:33
其實也就是年輕人,精力旺盛,想發泄而已!但是無數的黑手都想利用這些單純的孩子們!美國每個學校都化重金打造自己的football球隊,籃球隊,其實都是為學生提供一個發泄的窗口。當年美國有個州立大學,籃球很牛,結果輸了比賽。整個晚上在校的學生幾乎暴動,每人拎瓶啤酒,把桌椅板凳,沙發床墊都扔到街上放火。。。
回復 rfw1972 2024-11-14 07:04
qxw66: 半個世紀去政治化的惡果
不是去政治化而是過分政治化。否則出不了浮萍這樣智商的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2: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