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親人還是仇人後裔:如何看待前蘇聯的東幹人?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4-11-11 00: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事熱點|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1評論

關鍵詞:東幹人

在前蘇聯的一些加盟共和國境內,存在著這樣一個族群,他們雖然遷至這裡已經百餘年了,但依舊很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國西北地區的一些語言、文化及傳統。也可以說,這是中國清朝晚期傳統文化的活化石,比他們現在宣稱的老家還要純正。

 

國內最早發現中亞陝西村的人是陝西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干學專家王國傑,他被稱為找回10萬陝西鄉黨的人1993年,他自費赴中亞,專門考察散居在中亞三國的陝甘回民後裔,最後經歷千辛萬苦,終於成功。其後,他著有《東干族形成發展史 - 中亞陝甘回族移民研究》。

 

由於複雜的歷史原因,如何看待這一族群,卻發生了很大的爭議,因為這牽扯到一個極其慘烈的歷史事件 陝甘回變。

 

1.陝甘回變

 

1862年-1873年間,在陝西和甘肅的大規模回民動亂,主要為回、漢和其他族群之間的相互大規模屠殺、財產轉移、回軍起事及隨後清軍對拒不歸附之回軍的鎮壓。陝甘回亂自1862年起,陝甘總督左宗棠自1868年十月坐鎮西安開始平亂,直至1873年九月肅州戰役結束,花了五年時間平亂。戰亂亦波及青海、新疆、內蒙古和外蒙古。

 

因為屠殺、飢荒、瘟疫、逃荒等原因,甘肅戰前於1861年人口為1945.9萬,1880年人口少了1455.5萬(74.5%);陝西戰前於1861年人口為1394萬,1880年人口少了622萬(45%)。戰後,清廷將回民叛亂者強遷到西部更遠的地方,以免再生事端。

 

2.東干族是何許人也?

 

東干族,指遷移到中亞的中國甘肅及陝西回族後裔。1942年,前蘇聯以東干一詞,正式為這支民族命名。該民族認為自己與中國的回族同源,稱呼自己為回族,而東干族是他稱。

 

東干族現在大多數聚居在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為多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民族成員,人口約16萬(2016年),在各中亞國家屬仍屬少數民族。其中在哈薩克有7萬多人(2017年),低於該國人口的0.1%,在哈國民族排名第11位。吉爾吉斯斯坦有7萬多人(2017年),占其國家人口的1.1%,上升至各民族人數第4位。烏茲別克有約4千人(2016年),由於移民和異族通婚等因素,烏茲別克的東幹人有所減少。俄羅斯有約8千人(2016年),主要是中亞國家的東幹人移民增加。

 

中國回族主要分兩批抵達俄國。

 

第一次遷移是18621878年間,因為同治陝甘回變同治陝甘回變失敗,穆斯林隊伍中的三支於1877年嚴冬越過天山進入俄國境內。第一支吐魯番隊伍在馬大人的領導下進入俄國西北部。這一支難民共約1000人,最終抵達奧什;第二支甘肅隊伍取道狄道州,由馬元帶領1130人,於1878年春遷居到普爾熱瓦爾斯克附近。第三支來自陝西,由白彥虎帶領,共3314人,遷居至托克馬克附近。

 

第二次遷移是於1881212日《聖彼得堡條約》簽訂后,根據該條約中的一款,回族和維吾爾族可以選擇留在伊犁地區,也可以選擇遷移到俄國。一些回族遷居到了現今索庫盧克區。

 

兩次遷徙近萬餘人。經過百多年融合,這批回族人的後代已成為多個中亞國家的民族一員。

 

3.東幹人的國家、民族認同

1)東幹人對中國仍有很強的認同感。有一年大使館派人去當地的東干村看望他們,村裡非常熱鬧,東幹人激動的用西北方言喊著朝廷派人來看我們啦

2)他們對歷史有不同的看法。東幹人認為陝甘回亂本質上是自衛反擊,是清政府先利用他們鎮壓農民起義,完事之後想過河拆橋解散回民軍隊,他們事先得到消息才起事的。

3)對於大屠殺的認知。他們認為大部分是清兵乾的,他們也干過,只是極少數人殺紅了眼才幹的,大部分都是清軍栽贓給他們的。

4)對當前中國的看法。他們很熱衷於跟國內的回民通婚,男女都有。有些人的孩子在國內上學,享受國內的政策,還去參加了漢語橋選拔。

5)總體來說,東幹人的歷史觀還停留在抗戰之前的階段,對國內幾十年來的變化不能說不了解,但非常有限。


https://youtu.be/cnZPccgahZI?si=TzpFhIL_7XPJ8Sc2

下面一首詩是東干詩人索尊實的詩《給中國》。索尊實是筆名,意思是尊重史實,其真名叫索阿宏·達烏,已經今年60多歲,雖然從來沒回過中國,但他寫的詩大部分卻是關於中國

 

《給中國》

 

雖然中國我沒去,也沒見過。

可是時常在心裡,我可思想。

你的俊美我聽了,打爺跟前。

說是那頭他生了,百年之前。

好像綠嶺擺著呢,高山樹林。

冰山明明閃著呢,景景照紅。

長江黃河流著呢,打西往東。

一切活物飲著呢,河裡水清。

水清灘里落著呢,老壩跟前。

在水裡頭浮著呢,悄聲叫喚。

跟前蓮花開著呢,開的喜色。

麻雀花上落著呢,不想要飛。

歷史書上也聽過,中國很早。

可是最後可開了,鮮花味道。

就像春天撒開了,花的氣色。

一切民族聞見了,她的香味。

4.中國本土民眾的看法

有不少中國民眾認為,西北並不是東幹人的家鄉,他們的祖先本來就是中亞的,在中國逗留髮展了一段時間,然後搞大屠殺被驅趕至中亞老家百年了。至於中亞的族群變成什麼樣子,是否和他們祖先居住時一樣,是否接納他們,也與我們無關。唯一有關的就是,左公剿匪不完美,許多血仇沒能得報。

他們去了一個友善文明的地方,殺了主人,想反客為主,然後被主人趕跑了,如此而已。把東幹人請回來要再把陝甘屠一遍,那就麻煩了。

也有人認為,與國內同族不同,位於中亞地區的東幹人實際上保留了大量明清兩代的中國傳統,甚至超過現階段的很多漢人。他們還保留了一定的中國認同。

你的祖先幾百年前殺死過我的祖先,不應該成為今天的問題,否則,內蒙、東三省與中原人, 廣西、南京人豈不是還不能和湖南、安徽人做朋友了?相較於台灣的綠,東幹人其實有著非常大的統戰價值,尤其是他們深處突厥族群中間,為了保持獨立性,被迫加強了自己的中國認同,極具現實意義,只可惜現階段有關部門完全沒搞懂情況,採取的溝通方式也一言難盡。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1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4-11-11 00:48
【相較於台灣的綠,東幹人其實有著非常大的統戰價值,】

統戰統戰

主要看你為什麼要統,用什麼方法統,統了又和誰戰,為什麼要戰,對每個人的生活好處在哪裡,禍害在哪裡。簡單的說,如果人家發現你統的目的是和自己在戰,想改變和控制人家的信仰和生活習慣,越搞越糟,他又何必要被統戰?

換位思考,北美沒去統戰,為啥有那麼多人會往裡跑,往裡靠,攔都攔不住。就是因為沒時刻想心思去戰,人們有更多的自由,所以就自然達到了統的目的,首先是這個價值觀的統一。

總是一種搬祖宗的思維方式,與人們現實的生活質量,包括精神和物質,脫節了,連自己都跑到了不是祖宗生活的地方,那不是自相矛盾?統戰價值是作者站在集權統治角度控制欲的出發點所考慮的價值,共識度有限。

This argument doesn't effectively support your position.
回復 rfw1972 2024-11-11 04:35
俺中學同學就有一個,長的很好看,平時很溫柔,有一次他朝我借東西,我不肯,他露出象狼一樣兇狠的眼神,嚇得俺落荒而逃。
回復 七把叉Archie 2024-11-11 04:40
大夫辛苦。陝甘回亂異常燦烈。甘肅原本比陝西人口多,戰亂之後,人口銳減,直至今天依然是人口稀少省份。回族人殺漢人,還栽贓滿清。同治年間的滿清已經是慈禧兒子執政的滿清末年,太平天國已經十年,八旗子弟腐敗不堪,清廷只能靠漢人自組湘軍保衛國家。左宗棠就是其中一員。湘軍平叛來到西北,會無緣無故屠殺漢族人?!完全是子虛烏有。回族人祖先是阿拉伯波斯商人留在中原,還有大批中亞各色人等皈依伊斯蘭的穆斯林,語言喪失了,唯有宗教將他們區別於漢族人口。如今他們已經在中亞各國休養生息多代,已經是當地人,就讓他們徹底在那裡融合吧。左宗棠進新疆,湖南兵將黃鱔帶到了哈密,還有一種柳樹,當地人稱作左公柳,也是大面積種植。
回復 qxw66 2024-11-11 07:14
西北回亂殺了漢人2千萬啊
回復 Wuming123 2024-11-12 00:24
只要說漢語,就是漢人!漢人是文化上的概念,不是人種上的概念。不管本來的祖先是來自何方,大漠匈奴,蠻荒野島,還是東亞波斯,他們在融入漢人的一時刻,他們的(精神)家園就是中土!東幹人是因為造反失敗,遠遁他鄉,惦念這他們的出生地--陝甘,也是在正常不過。

現在許多東幹人回中國學(現代)漢語,回去當翻譯,都生活的不錯。一個種群,去國上百年,仍然能保留其語言,足見對本族語言的摯愛和自豪!

曾經在一個越南華僑開的雜貨店,見過倆個鬚眉交白的了個老頭在試圖念一副對聯,漢語說的磕磕絆絆,但是為了一個漢字的讀音,掙得面紅耳赤。這就是文化的傳承,文化的魔力,文化的自豪。
回復 浮平 2024-11-12 03:06
Wuming123: 只要說漢語,就是漢人!漢人是文化上的概念,不是人種上的概念。不管本來的祖先是來自何方,大漠匈奴,蠻荒野島,還是東亞波斯,他們在融入漢人的一時刻,他們的
【只要說漢語,就是漢人!漢人是文化上的概念,不是人種上的概念。不管本來的祖先是來自何方,大漠匈奴,蠻荒野島,還是東亞波斯,他們在融入漢人的一時刻,他們的(精神)家園就是中土!東幹人是因為造反失敗,遠遁他鄉,惦念這他們的出生地--陝甘,也是在正常不過。】

如果按照這個理解存在兩方面的實際問題 ---

第一,不說漢語能否與漢人一樣得到平等,自由和尊重,即使不享受特殊待遇。

第二,漢語在是非對錯倫理道德的哲學領域已經落後了,缺乏知識精英在名詞動詞語言上的細緻更新,存在被政治化的因素,容易被籠統化,偏見化,歧視化和不公正的粗糙應用。

那麼這兩個方面就容易成為文化語言凝聚力的斥力,特別是容易產生恐懼感。
回復 happymoney2001 2024-11-12 11:23
蚩尤是華夏的祖宗。
蚩尤是九黎部落的首領。
「九黎之君號曰蚩尤」。
九黎,居住在黃河流域及長江流域一帶。
九黎以蚩尤為首領。黎民就是華夏人。
九黎是古東亞最大的農耕民族,是漢族的祖宗。
上古的三皇傳說皆從九黎出。
蚩尤被黃帝所殺,身首異處,百姓建了兩個高七丈的土冢紀念他。
回復 happymoney2001 2024-11-12 11:26
周朝
周朝是阿爾泰人入侵天朝建立的。
阿爾泰人是中亞人。
華夏是東亞人種。

周人墓群遺骨檢測。
周王室的Y染色體是N系, 中亞民族,阿爾泰人種。
鮮卑人也是N系,和周王室3800年前來自同一人群。
鮮卑就是花木蘭那個民族,《木蘭辭》:可汗大點兵。


周人祭祖時對時間的稱呼。1叫困敦. 2叫赤奮若, 3叫攝提格, 以下叫: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屈原說自己的生日是攝提(格)貞於孟陬。

《史記•曆書》中的紀年法, 如焉逢攝提格, 端蒙攝提格等等。
焉逢攝提格即甲寅年。端蒙攝提格即乙寅年。

《資治通鑒》每卷開頭的紀年法。例如, 起屠維赤奮若,盡旃蒙大荒落。
即本文起於的年份是屠維赤奮若, 終結的年份是旃蒙大荒落。

文天祥一首詩為《歲祝犁單閼,月赤奮若,日焉逢涒灘》
即年份是祝犁單閼, 月份是赤奮若, 日期是焉逢涒灘。

毛澤東說: 微子最壞,是個漢奸,到周朝請兵。紂王對微子沒有防備,只曉得他是個反對派,不曉得他通外國。

魯迅說:周的武王,以征伐之名入中國, 加以和殷似乎連民族也不同,用現代的話來說,即可是侵略。

史書記載周王用輕呂砍紂王的屍體。輕呂即阿爾泰語劍的音譯。
周天子的王旗叫罕旗。汗(大汗)和罕, 漢譯是一樣的。

宋景公稱為頭曼, 阿爾泰語首領的音譯。
秦國最大的官叫大良造,是阿爾泰語。
商鞅: 「秦戎狄之教。」

晉成公, 姬姓,  晉氏,名黑臀。
楚王, 羋姓,熊氏。
秦王,嬴姓。

中國人是姓加名, 阿爾泰民族是姓氏名, 氏就是部族。
楚王。 秦王, 晉王都是姓氏名。
回復 happymoney2001 2024-11-12 11:29
1)周朝
周朝是阿爾泰人入侵天朝建立的。
阿爾泰人是中亞人。
華夏是東亞人種。

2)周人墓群遺骨檢測。
周王室的Y染色體是N系, 中亞民族,阿爾泰人種。
鮮卑人也是N系,和周王室3800年前來自同一人群。
鮮卑就是花木蘭那個民族,《木蘭辭》:可汗大點兵。

3)晉朝
胡人滅亡西晉。
晉懷帝被胡人俘虜后當僕人。
晉愍(音敏)帝被胡人俘虜后當僕人。
晉元帝逃到南方,建立東晉。
東晉晉穆帝向鮮卑稱臣,去帝號,改稱王。


4) 南北朝
梁武帝被胡人俘虜餓死。
梁元帝被鮮卑軍俘虜, 之後被殺。
首都江陵百姓皆被鮮卑軍掠為奴隸。「闔城老幼被虜入關」。
梁宣帝向鮮卑稱臣。
梁明帝向鮮卑稱臣。

5)北齊太祖對鮮卑人說漢人是你們的奴僕, 「漢民是汝奴」。
鮮卑稱漢人為「一文漢」 , 意思是漢人只值一文錢, 「言漢人之賤也。」
回復 happymoney2001 2024-11-12 12:11
中國古代各路阿爾泰人在中國打來打去。

《漢書•匈奴傳》記載:「至穆王之孫懿王時, 戎狄交侵,暴虐中國。」

犬戎滅亡西周, 周幽王被殺。
周平王為避犬戎, 東遷, 建立東周。
犬戎的犬是草原民族的狼圖騰。

戎人入侵周朝, 周惠王逃出都城。
狄人入侵周朝, 周襄王逃出都城。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4-11-13 00:24
語言是形成一個「民族」的關鍵要素。只要從語言上同化一個種群,這個種群就基本消亡!當年美加強迫印第安土著的孩子去寄宿學校,澳大利亞的白澳政策,其實都是如出一轍。

中國的「漢化」,不是靠武力和政府的強迫,而是「自願」。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鮮卑的北魏,從上至下的自願漢化,以及滿清入關后逐步放棄自己的語言。這就是漢文化的強大的魔力。

東幹人說是親人有點肉麻,仇人也算不上。只是當年的祖上說著同一種語言,在同一塊土地上討生活。和離家出走的族人一樣,幾代人後回故里,人不親,土親!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3: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