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蘇聯的一些加盟共和國境內,存在著這樣一個族群,他們雖然遷至這裡已經百餘年了,但依舊很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國西北地區的一些語言、文化及傳統。也可以說,這是中國清朝晚期傳統文化的活化石,比他們現在宣稱的老家還要純正。
國內最早發現「中亞陝西村」的人是陝西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干學專家王國傑,他被稱為「找回10萬陝西鄉黨的人」。1993年,他自費赴中亞,專門考察散居在中亞三國的陝甘回民後裔,最後經歷千辛萬苦,終於成功。其後,他著有《東干族形成發展史
- 中亞陝甘回族移民研究》。
由於複雜的歷史原因,如何看待這一族群,卻發生了很大的爭議,因為這牽扯到一個極其慘烈的歷史事件
– 陝甘回變。
1.陝甘回變
1862年-1873年間,在陝西和甘肅的大規模回民動亂,主要為回、漢和其他族群之間的相互大規模屠殺、財產轉移、回軍起事及隨後清軍對拒不歸附之回軍的鎮壓。陝甘回亂自1862年起,陝甘總督左宗棠自1868年十月坐鎮西安開始平亂,直至1873年九月肅州戰役結束,花了五年時間平亂。戰亂亦波及青海、新疆、內蒙古和外蒙古。
因為屠殺、飢荒、瘟疫、逃荒等原因,甘肅戰前於1861年人口為1945.9萬,1880年人口少了1455.5萬(74.5%);陝西戰前於1861年人口為1394萬,1880年人口少了622萬(45%)。戰後,清廷將回民叛亂者強遷到西部更遠的地方,以免再生事端。
2.東干族是何許人也?
東干族,指遷移到中亞的中國甘肅及陝西回族後裔。1942年,前蘇聯以「東干」一詞,正式為這支民族命名。該民族認為自己與中國的回族同源,稱呼自己為回族,而東干族是他稱。
東干族現在大多數聚居在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為多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民族成員,人口約16萬(2016年),在各中亞國家屬仍屬少數民族。其中在哈薩克有7萬多人(2017年),低於該國人口的0.1%,在哈國民族排名第11位。吉爾吉斯斯坦有7萬多人(2017年),占其國家人口的1.1%,上升至各民族人數第4位。烏茲別克有約4千人(2016年),由於移民和異族通婚等因素,烏茲別克的東幹人有所減少。俄羅斯有約8千人(2016年),主要是中亞國家的東幹人移民增加。
中國回族主要分兩批抵達俄國。
第一次遷移是1862至1878年間,因為同治陝甘回變同治陝甘回變失敗,穆斯林隊伍中的三支於1877年嚴冬越過天山進入俄國境內。第一支吐魯番隊伍在馬大人的領導下進入俄國西北部。這一支難民共約1000人,最終抵達奧什;第二支甘肅隊伍取道狄道州,由馬元帶領1130人,於1878年春遷居到普爾熱瓦爾斯克附近。第三支來自陝西,由白彥虎帶領,共3314人,遷居至托克馬克附近。
第二次遷移是於1881年2月12日《聖彼得堡條約》簽訂后,根據該條約中的一款,回族和維吾爾族可以選擇留在伊犁地區,也可以選擇遷移到俄國。一些回族遷居到了現今索庫盧克區。
兩次遷徙近萬餘人。經過百多年融合,這批回族人的後代已成為多個中亞國家的民族一員。
3.東幹人的國家、民族認同
1)東幹人對中國仍有很強的認同感。有一年大使館派人去當地的東干村看望他們,村裡非常熱鬧,東幹人激動的用西北方言喊著「朝廷派人來看我們啦」。
2)他們對歷史有不同的看法。東幹人認為陝甘回亂本質上是自衛反擊,是清政府先利用他們鎮壓農民起義,完事之後想過河拆橋解散回民軍隊,他們事先得到消息才起事的。
3)對於大屠殺的認知。他們認為大部分是清兵乾的,他們也干過,只是極少數人殺紅了眼才幹的,大部分都是清軍栽贓給他們的。
4)對當前中國的看法。他們很熱衷於跟國內的回民通婚,男女都有。有些人的孩子在國內上學,享受國內的政策,還去參加了漢語橋選拔。
5)總體來說,東幹人的歷史觀還停留在抗戰之前的階段,對國內幾十年來的變化不能說不了解,但非常有限。

https://youtu.be/cnZPccgahZI?si=TzpFhIL_7XPJ8Sc2
下面一首詩是東干詩人索尊實的詩《給中國》。索尊實是筆名,意思是尊重史實,其真名叫索阿宏·達烏,已經今年60多歲,雖然從來沒回過中國,但他寫的詩大部分卻是關於中國
《給中國》
雖然中國我沒去,也沒見過。
可是時常在心裡,我可思想。
你的俊美我聽了,打爺跟前。
說是那頭他生了,百年之前。
好像綠嶺擺著呢,高山樹林。
冰山明明閃著呢,景景照紅。
長江黃河流著呢,打西往東。
一切活物飲著呢,河裡水清。
水清灘里落著呢,老壩跟前。
在水裡頭浮著呢,悄聲叫喚。
跟前蓮花開著呢,開的喜色。
麻雀花上落著呢,不想要飛。
歷史書上也聽過,中國很早。
可是最後可開了,鮮花味道。
就像春天撒開了,花的氣色。
一切民族聞見了,她的香味。
4.中國本土民眾的看法
有不少中國民眾認為,西北並不是東幹人的家鄉,他們的祖先本來就是中亞的,在中國逗留髮展了一段時間,然後搞大屠殺被驅趕至中亞老家百年了。至於中亞的族群變成什麼樣子,是否和他們祖先居住時一樣,是否接納他們,也與我們無關。唯一有關的就是,左公剿匪不完美,許多血仇沒能得報。
他們去了一個友善文明的地方,殺了主人,想反客為主,然後被主人趕跑了,如此而已。把東幹人請回來要再把陝甘屠一遍,那就麻煩了。
也有人認為,與國內同族不同,位於中亞地區的東幹人實際上保留了大量明清兩代的中國傳統,甚至超過現階段的很多漢人。他們還保留了一定的中國認同。
你的祖先幾百年前殺死過我的祖先,不應該成為今天的問題,否則,內蒙、東三省與中原人,
廣西、南京人豈不是還不能和湖南、安徽人做朋友了?相較於台灣的綠,東幹人其實有著非常大的統戰價值,尤其是他們深處突厥族群中間,為了保持獨立性,被迫加強了自己的中國認同,極具現實意義,只可惜現階段有關部門完全沒搞懂情況,採取的溝通方式也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