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戶口、成分:億萬人心中永遠的痛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3-8-3 21: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事熱點|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0評論

關鍵詞:戶口、成分

如果您出身在京津滬廣深,哪怕您的家庭不是高門望族,只是一介平民,也是您的幸運,值得自豪,因為太多人在為此苦苦地掙扎。

 

戶口是一個人出生后的第一個身份,要想改變它,有人付出了艱辛的代價,也未必成功。而成分是人的家族烙印,好的成分未必您能飛黃騰達,但一旦家庭成分不好,您將被注入另冊。如果不是改革開放,您一輩子甭想抬頭,所有機緣將與您無關。戶口、成分是億萬人心中永遠的痛,從49年一直到今日。

 

1.最新事件

 

前幾日,陝西省西安市大量中學生家長因不滿河南考生以「迴流生」身份參加西安中考,擠壓教育資源,紛紛上街聚集在西安政府門前,抗議教育不公。隨著事態的持續發酵,相關灰色產業鏈也遭到中國網友的憤怒起底。

 

外地人口,只要有能力購買一套房子並在西安落戶,就可以參加西安的中考。西安的房價與鄭州差不多,甚至有很多地方還要低。即使不想購房,也有許多中介機構可以提供辦理集體戶口的途徑,使孩子在河南讀書後可以去西安參加考試。

 


也就是說,能夠參加西安市中考的政策是只要有戶籍就可以,不要求必須有學籍。這原本是為了方便在外務工的西安人,他們的孩子無論在哪裡就讀,只要戶籍保留在西安,就可以回來參加中考,被稱為迴流生

 

而與教育資源匱乏的大省河南相比,西安的中高考分數線比河南錄取分數線低50150分,這引來大量鄰近省份的河南考生湧入。

 

其實,中考移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中考,而主要是為了3年後的高考。

 

河南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超過一百萬,但全省只有一所211大學,且沒有985大學。從過去的錄取數據來看,河南學生被985高校錄取的比例是全國最低的,本科錄取比例也排名倒數。

 

即使考了600分,也無法進入985高校;考了450分,也只能讀大專。孩子們每年都在努力,但所有人的努力只會提高分數線。在100個河南孩子中,只有16個能上一本大學,在北京是46個,在陝西和天津是30個。

 

據推特網友「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發布的消息顯示,西安中考11萬考生中,僅「迴流生」就有4萬多。大量河南籍考生擠壓西安教育資源,導致今年陝西中考分數線上升20多分,大量本地考生無法順利升學。

 

西安事態的愈演愈烈引來西安各有關部門紛紛表態。據西安市教育局718日發布,今年西安市參加中考的「迴流生」人數為3608人,佔全市報名人數3.5%,網傳「迴流生4萬人」信息嚴重不實。

政府的闢謠仍難平公眾的質疑。抗議教育不公的家長們不願離去,高喊「西安娃,要上學!」

 

西安的家長們表示非常糾結:為什麼河南孩子要搶佔西安的教育資源?為什麼他們不去山東、江蘇呢?河南家長回答說:太難搶了,搶不到。為什麼不去甘肅、青海呢?河南家長回答說:教學質量差,資源跟不上。為什麼不去北京、天津呢?其實天津人也是受害者。

 

與西安的迴流生相比,天津中考空降生天津班,有異曲同工之妙!幾年前,天津通過海河人才計劃,讓周邊省份的人找到了機會,一些不規範的中介通過一系列手段,讓一些不符合落戶條件的人在天津落戶,目的只是為了降低孩子的高考難度。其中,河北與山東的人居多。

 

隨著天津對高考移民制度的加強管理,大規模的中考空降兵已經踏上天津的戰場。

 

根據統計數據,今年中考的考生人數達到了11.8萬人,其中有1.2萬人是初中期間轉學過來的考生,而直接參加天津中考的外地考生超過5000人。

 

5000多名外地考生的水平對於天津的學生來說確實是一種打擊,同時也意味著有5000多名天津學生無法進入高中,這對於這些學生來說是極其沮喪的。天津家長的不滿情緒已經升至屢屢請願的地步。

 

與此同時,著名的衡水中學針對天津的迴流生設立了專門的天津班。天津中考的滿分是800分,在700分以上的考生中,有75%是來自天津班的迴流生。這些天津班並非在天津辦學,所以天津的教育管理部門無法阻止它們的發展。

 

中國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過於向北京、上海等地及少數民族傾斜。教無論是迴流生還是中高考移民,本質上都是在不均衡的教育資源分配下的曲線自救行為。

 

歸根到底,戶口是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

 

2.戶口

 

戶口,是指國家主管戶政的行政機關所製作的,用以記載和留存住戶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書。也是每個公民的身份證明。這是一種主要以戶為單位的人口管理方法,主要在中國大陸、台灣、韓國、日本和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及地區使用,部分國家及地區後來逐漸廢止。

 

中國古代

 

戶籍在古代已有3000年歷史。商代甲骨文中也有多處登人登眾的記載。

 

及至周朝,以人口清冊與戶籍制度,作為統計人口之用,以作為嚴謹的封建制度的根本。《國語·周語》記周宣王用兵南征,急需人力物力,於是料民,即查戶口,強制抽調兵役。

 

至秦,建立了更為嚴密的戶口登記制度,秦行戶籍相伍制度,即5家為一最小單位,以作軍事化管理。通過建立嚴密的戶籍制,秦獲得了強大的財稅汲取能力與全民動員能力,至漢代繼承了秦朝的全民戶口登記制度,將全國的人民不論身份高低不分男女老幼,全部編入戶籍,這叫做編戶齊民,成為國家的公民。國家要求各縣在每一年的仲秋,都要進行案比,作為更新與統計人口之用,然後,縣衙將各戶戶籍造冊上報至郡國匯總又上報朝廷,朝廷則設立計相戶曹,管轄戶籍。

 

至宋代因其顯著的開放屬性與商業屬性,戶籍制度僅根據居城或居鄉人民流動率高,加上實行募兵制,人民遷移自由,居住一年可獲當地戶口。元代以後再度嚴謹,明代中期后再度緩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戶籍制度將公民分為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升學、教育、就業、社會保障、居住等都與戶口掛鉤,並且兩類戶口規定作為區別對待。

新中國成立以來,戶籍制度的變革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即自由遷徙階段(1949—1957年)、嚴格管制階段(1958—1977年)、半開放階段(1978—2001年初)和城鄉一體化戶籍建構階段(2001年中旬至今)。每個階段的戶籍制度都反映著該階段的社會歷史現實,是該階段特定經濟發展狀況的產物。

2016 919日,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出台。全國31個省份均已出台各自的戶改方案,且全部取消農業戶口,標誌著存在半個多世紀的「城裡人」和「鄉下人」二元戶籍制度退出歷史舞台。

 

即使如此,在中國,居民要將自己的戶籍從一個城市調往另一個城市,往往相當困難和繁瑣。即使擁有北京戶籍的人要遷往新疆,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如果把城鎮戶籍遷入農業戶籍(農村或者城中村),特別是那些著名富裕的如江蘇華西村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這些農業戶籍實行農村集體經濟所有制,所有戶籍成員以人合方式平等享有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所有資產,包括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得到無償劃分的宅基地自建住房,在城市擴張徵購土地時候等獲得巨量補償,如果是大城市的城中村戶籍,更是可以自建樓房出租坐收租金。

 

3.成分

 

成分是一部分社會主義國家所執行的一種對社會人口進行分類的方法,在社會學上屬先賦地位。根據出身,即祖輩父輩,和成分,一個人的求學、就業、福利等各項權利都會受到相應影響。

 

建國后,由於在農村推行土地改革,需要對人的經濟情況進行劃分,以確定採取的政策。因而對全國人口根據經濟狀況進行劃分,即階級成分。當時劃分的標準是:

 

如果家庭擁有土地,家庭成員不參加勞動,只依靠地租收入或雇傭農工耕種,屬於地主;如果家庭擁有土地,雖然也收取地租或雇傭農工,但自己和家庭成員也參加勞動,為富農半地主式的富農有重大反革命行為的富農,叫做反動富農;如果家庭擁有土地,但基本是自給,不收取地租,屬於中農;如果在農忙時也雇傭臨時工(僱農),要算取僱工與自己全家勞動所得的比例 - 「剝削量。剝削量超過20%富裕中農上中農,屬於不被依靠的對象;低於20%中農,屬於團結對象;如果家庭收入不足,尚需出外打工,為下中農,屬於被剝削的依靠對象;如果家庭只有很少土地,主要收入依靠打工,為貧農;如果家中沒有土地,完全依靠打工為生,為僱農

 

貧農、僱農是中共在農村的主要依靠對象。

 

工人農民外,凡沒有固定職業而生活貧苦者,均列做貧民。

 

凡受雇於國家的、合作社的或私人的機關、企業、學校等,取得工資以為生活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人,稱為職員。但私人經濟機關和企業中的資方代理人不得稱為職員。

 

失去其職業和土地,連續依靠不正當方法為主要生活來源滿三年者,叫做遊民(習慣上叫做流氓)。

 

以牧師、神父、和尚、道士、齋公、看地、算命、占卦等宗教迷信的職業,為主要生活來源滿三年者,叫做宗教職業者,或迷信職業者。

 

人民解放軍的指揮員、戰鬥員,被稱為革命軍人。

 

佔有少量手工工具、作坊、原料等生產資料,自已從事獨立的手工業生產,以其成品出賣,作為全部或主要生活來源的人,稱為小手工業者,或獨立生產者。

 

完全沒有生產資料,或者只有很少的手工工具,向消費者,或向手工業資本家,或向小手工業者出賣勞動力,為僱主從事手工業生產,領取工資,作為全部或主要生活來源的人,稱為手工工人。

 

依靠獨立營業為生,但不剝削他人的醫生、教師、律師、新聞記者、著作家、藝術家等,稱為自由職業者。

 

沒有或只有少量資本,向商人或小生產者購入商品,向消費者出賣,不雇請工人或店員,自己從事商品流通過程中的勞動以為生活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人,稱為小商。經常流動行走的小商,稱為小販。

 

佔有商業資本,僱用工人或店員,以進行商品流通,取得利潤,作為收入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人,稱為商業資本家或商人。

 

地主階級中某些個別的人,曾經反對蔣介石反動統治和帝國主義侵略,以積極行動贊助人民民主事業,並擁護人民民主專政和贊助土地改革者,稱為開明士紳。

依靠或組成一種反動勢力,稱霸一方,為了私人的利益,經常用暴力和權勢去欺壓與掠奪人民,造成人民生命財產之重大損失,為惡霸。

 

以下是文革中出現的關於鄧小平的履歷表,不知有關信息是否真實?

 


在牧區和漁區,參照上述標準,亦有牧主、富牧、漁主貧下中牧貧下中漁的階級成份劃分。

 

1954年開始,中共在城市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將城市中的私營工商業按工作組的意見定價進行贖買、稱為公私合營,每年付給業主一定的定息,然後將領取定息的人的階級成分定為資本家。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階段結束以後,政府開始將城市人口都定出各種不同的成分。

 

具有階級成分后,所有這個家庭的成員都具有特定的家庭出身家庭出身指本人取得獨立經濟地位前家庭的階級成份。如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紅五類與黑五類。

 

1979129,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地主、富農分子摘帽問題和地、富子女成份問題的決定》。決定指出,除極少數堅持反動立場至今還沒有改造好的以外,凡是多年來遵守法令,老實勞動,不做壞事的地、富、反、壞分子,經過群眾評審,縣委批准,一律摘掉帽子,給予人民公社社員待遇。地、富家庭出身的社員,他們本人成份一律定為公社社員,與其他社員一樣待遇。凡入學、招工、參軍、入團、入黨和分配工作等方面主要看政治表現。

 


至此,困擾無數人的家庭出身及成分問題告一段落。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3-8-3 22:17
趙大夫說 【如果把城鎮戶籍遷入農業戶籍(農村或者城中村),特別是那些著名富裕的如江蘇華西村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BBC 說:華西村:一場中國共產主義實驗的破滅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3-8-4 07:24
通過劃分成分,把社會翻了個底朝天!原來在上邊的,一下子被壓到了下邊!這就是」天翻地覆「!這就是和歷代改朝換代不一樣的地方。客觀上來說,這是快速建立起一個人人平等社會的」極端手段「!歷史功過,再過一百年再看吧!
回復 七把叉Archie 2023-8-4 15:51
大夫辛苦。毛澤東這個農民的兒子,他當政伊始,就用城鄉不同戶口,將農民徹底打入另冊。中國農民從中華民國的自由民,(可以隨意遷徙,土地可以自由買賣)淪落成為全社會最底層的賤民,農奴。他們不可以遷徙,口糧完全自己解決。就是這個農業戶口導致1960年的大飢荒,巨量的人口餓死。因為農民留作種子的糧食都被中共幹部挖地三尺奪走,又不允許離開本地到外地逃荒要飯。因為那就屬於盲目流動人口,國家機器就會強行遣返。毛澤東他爹毛貽昌,精打細算,勤勞耕作,省吃儉用。除了耕田種地,還發展商業,自己家釀酒做醬油出售。毛澤東看見自家醬油缸里的一層白蛆,從此拒絕吃醬油。這是毛氏紅燒肉不加醬油的由來。毛貽昌最終將家產累計到價值4000大洋。這是多少錢呢,周樹人兄弟憑著稿費工資,外加出售祖屋,籌得大洋3700塊,最終在北京八道灣購得兩進院落的大四合院。周作人和日本太太一家主後院,魯迅和老媽一起住前院。那套大四合院放在今天的北京,應該價值兩億以上。毛貽昌應該是地主成分,只是因為他兒子是毛澤東,土改成分評定是富裕中農。農業戶口與非農戶口的產生,使得農民的社會地位跌至有史以來的最低點,全社會從政府層面的公然歧視,導致人們嚴重歧視農業戶口,盲流,農民在工農當家作主的中共國,處處遭到歧視,不公平對待。農轉非的變化,在毛澤東時代,對一個家庭意味著翻天覆地。毛澤東愛人民,呵呵 毛主席的確愛人民,只不過他愛的是抽象的人民這個概念,並不愛具體的某一群人。而且他代表人民,人民就是他,他就是人民。毛主席愛人民,就是愛自己。
回復 nierdaye 2023-8-5 08:56
屠龍刀之原界: 通過劃分成分,把社會翻了個底朝天!原來在上邊的,一下子被壓到了下邊!這就是」天翻地覆「!這就是和歷代改朝換代不一樣的地方。客觀上來說,這是快速建立起一
改朝換代之前是農民當家作主-在上面,然後被戶口制鎖死農村-在下面?我真不知道中國農民在解放之後的待遇是在享受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
回復 nierdaye 2023-8-5 08:59
七把叉Archie: 大夫辛苦。毛澤東這個農民的兒子,他當政伊始,就用城鄉不同戶口,將農民徹底打入另冊。中國農民從中華民國的自由民,(可以隨意遷徙,土地可以自由買賣)淪落成
盲流,農民在工農當家作主的中共國,處處遭到歧視,不公平對待。農轉非的變化,在毛澤東時代,對一個家庭意味著翻天覆地。毛澤東愛人民:

把他們固定到土地上,不要隨便遷徙,過苦日子,有些地方比解放前還苦。
回復 七把叉Archie 2023-8-5 12:28
大夫的文字提供的非常有用的信息「至宋代因其顯著的開放屬性與商業屬性,戶籍制度僅根據居城或居鄉人民流動率高,加上實行募兵制,人民遷移自由,居住一年可獲當地戶口。」,宋趙政權是遠遠被低估的朝代。行伍出身的趙匡胤,如何會創建與民休息,寬鬆自由的統治,後世子孫也蕭規曹隨,歷代皇家都崇尚文化藝術,宋朝商業發達,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文化藝術,經濟發展,宋朝都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閃耀奪目。非常可惜,所有的輝煌讓野蠻人打斷了。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3-8-7 22:41
nierdaye: 改朝換代之前是農民當家作主-在上面,然後被戶口制鎖死農村-在下面?我真不知道中國農民在解放之後的待遇是在享受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
你回去問問當年的老人,如果成分填上個「貧農」,是多麼自豪。就是個「下中農」也比「中農」腰板直!至於「戶口制鎖死在農村」,和」成分「是兩碼事。當年工業幾乎是零,你讓7億農民去城裡當盲流?不當家不知柴油難,就是你們這些自以為是的政治白痴!
回復 nierdaye 2023-8-9 09:00
屠龍刀之原界: 你回去問問當年的老人,如果成分填上個「貧農」,是多麼自豪。就是個「下中農」也比「中農」腰板直!至於「戶口制鎖死在農村」,和」成分「是兩碼事。當年工業幾
是啊,自豪沒一陣子。然後就不行了。農民生活太苦了。農民的孩子也很苦。醫療等等,比旁邊的工人研究院所都差的太遠,真的是九地之下。
回復 nierdaye 2023-8-9 09:02
屠龍刀之原界: 你回去問問當年的老人,如果成分填上個「貧農」,是多麼自豪。就是個「下中農」也比「中農」腰板直!至於「戶口制鎖死在農村」,和」成分「是兩碼事。當年工業幾
你真聰明,真有知識。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3-8-9 23:06
nierdaye: 是啊,自豪沒一陣子。然後就不行了。農民生活太苦了。農民的孩子也很苦。醫療等等,比旁邊的工人研究院所都差的太遠,真的是九地之下。
你指望當年一個人靠鋤頭只能種二畝地的農民和城市有知識,有技術的工人一樣生活水平?是無知?還是腦子進水了?

表面上,這個自豪很短暫,但是長遠影響可能難以估量。至少把滿清以來,中國農民畏畏縮縮,苟且偷安低賤形象轉了過來。你看看現在的中國(農民)即使走線出來的,都是仰著頭,理直氣壯!就是偷渡過來在洛杉磯打零工的也難見低頭順目的。

有時候功過很難短期評斷。比如張居正的一條鞭,在當時的確很好,促進了生產,但是其後遺症「銀本位」禍害了中國好幾百年。當年辛辛苦苦燒出來的瓷器,紡出來絲織品換回來的是不能吃不能喝的石頭(銀子)!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2: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