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神偷陳振龍:偷回一根藤,多增3億人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3-2-21 21: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名人|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4評論

關鍵詞:陳振龍

時至今日,糧食及吃飯問題始終是中國的頭等大事。歷史上,由於糧食的制約,中國的人口始終徘徊在1億上下,較難有大的突破;政府層面,前幾天頒布的一號文件,依舊談的是農村及農業問題;在軍縱,關於中美的農業問題,各路豪傑爭得面紅耳赤、劍拔弩張。可見,糧食太重要了。

 

明朝年間,災情不斷,農民的收成不好,整個國家出現了糧食供應嚴重不足的問題。當時的人們食不果腹,有人啃食樹皮,有人攜家眷投河自盡,多地甚至曾出現人食人的慘劇。吃不上飯,人民對朝廷的不滿急劇增加,暴動不斷,人民更加民不聊生。原本就沒有過億的人口數量一落千丈,使明朝元氣大傷。

 

皇帝和各地官員對此卻束手無策,敵人入侵可以打,兵力不足可以補,可天災該如何去抗衡。直到一個遠洋回歸的商人的一次偷盜行為,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飢荒問題解決后,整個國家元氣大增,一直到清朝,人口增長了三億多。

 

這個商人就是神偷 陳振龍,一個歷史地位應該不輸,甚至遠超袁隆平的人。

 

1.陳振龍其人

                            


                                           


                                                       

 

陳振龍(15731619年),生於明代,福建長樂人。他從小飽讀詩書、天資聰穎,加上刻苦努力,不到20歲,就成功地考取了秀才。明朝不同於之前的朝代,對社會的控制極為嚴格,秀才的地位也相對較高。

 

中了秀才之後,陳振龍又多次參加鄉試,但都沒能成功,於是他果斷放棄了讀書,轉行做起了商人。在古代,商人地位是非常低下的,排在官員、讀書人和農民之後,無論富甲一方還是富可敵國,商人都不能入朝為官、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直到明朝中後期,隨著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商人的社會地位才得到明顯的提升。

 

2.陳振龍的神偷之旅

 

由於做生意的緣故,陳振龍經常去海外經商。萬曆年間(1593年),他來到了菲律賓呂宋島,在工作之餘,他經常觀賞那裡的風景。一天,他像往常一樣,沿著小鎮的街道散步,走著走著,目光被街邊的一種植物吸引了,陳振龍發現這種植物生命力頑強,它的塊根產量驚人,味道甘甜,可以食用。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紅薯。

 

後來他仔細觀察發現,在菲律賓,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種植這種植物。不少菲律賓人把這個植物長出的果實作為主食。

 

從小就經歷過飢荒的陳振龍馬上意識到,這個植物或許能解決家鄉的飢荒問題,心繫祖國的他決定,把這個東西帶回去。

 

然而事情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當時的菲律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任何人出入菲律賓都要經過當局的嚴格檢查,而紅薯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西班牙明令禁止任何人將其攜帶出境,如有違反,懲罰嚴厲,甚至就地處決。當局在每一個出境口都設置了多名檢察人員。

 

陳振龍的神偷之旅,進行了3次才得以成功。第一次,他把紅薯的藤條藏在箱子中,被發現,藤條被沒收,他也遭到責罰; 第二次,他把紅薯藤條編入藤藍中,又被發現,被打得鼻青臉腫;陳振龍左思右想,後來無意中看到船上的吸水繩和紅薯的藤極為相似,便決定將紅薯的藤纏於麻繩中。西班牙的檢察人員雖然仔細檢查每個出境人員的隨身物品,但並沒有發現陳振龍船上繩子的秘密。

 

結果有驚無險,在海上航行了七天後,終於農曆五月下旬,將紅薯藤條帶回了國。陳振龍激動地趕到家中,立刻與兒子經倫按照在菲律賓學來的種植方法,將這些藤條種下。果然,四個月後生命力頑強的紅薯藤成功長出了紅薯。

 

3.紅薯種植方法的推廣

 

為了紅薯能在家鄉得到更廣泛的種植,陳振龍找到福建巡撫金學曾。金學曾正在為糧食問題發愁,得知此事後,立刻大力推廣。

 

過了幾個月後,當地農民就種出了拳頭大小的紅薯。金學曾看著這些生熟都能食用的紅薯,被成功地培育出來,終於鬆了一口氣。

 

之後,紅薯在福建被大量種植,福建人民的飢餓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福建人為了感恩金學曾的推廣,將紅薯命名為金薯。陳振龍則被後人稱為番薯之父

 

再后,陳振龍的孫子陳世元等人將紅薯帶到浙江、河南、山東等地。大力宣揚其耐旱、高產、生命力頑強的優點,呼籲當地農民種植紅薯。

 

陳世元更是親自教授當地人民培育秧苗的技巧,在田間教人們如何修剪枝條。經過一番努力,到了秋天,多地農民成功種出紅薯。紅薯作為農作物性狀優良,不久,便在全國多地普及,成為與水稻、麥子和玉米等並駕齊驅的重要糧食作物。而且由於它的產量巨大,作用甚至遠遠超過了這些前輩。

 

飢荒問題解決后,整個國家人氣大增,一直到清朝,人口已增長了三億多。

 

陳振龍引種紅薯,是中國農業發展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世紀著名科學史專家何丙郁先生指出:「四百多年來,甘薯對中國山地和瘠地的利用,對雜糧種植的多樣化,起了極深刻的影響。」中國現在紅薯的產量佔全世界產量的83%左右,它作為糧食、飼料和工業原料,已日益發揮其重要作用。

 

清道光十四年(1835年),福州人民為了紀念陳振龍和金學曾大力推廣種植番薯的功績,郡人何則賢在烏石山南側、海濱四先生祠后建「先薯亭」,后廢圯。1957年,人民政府又重修了先薯亭。郭沫若先生在《紀念番薯傳入中國三百七十周年》一文中,高度評價了陳振龍引種番薯的歷史功績。他在《滿江紅》一詞中寫道:

「蔭入藤籃試出航,歸來閩海勤耕植,此功勛,當得比神農,人誰識?」

 

偷,是一種令人憎恨的不恥行為。然而有一種「偷」,是例外,因為它不是為了個人,是為了國家和民族。陳振龍之舉,不但不可恥,而且是一位民族英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3-2-21 22:10
農業是大事,吃飯是大事。歷史和現實都指向一個影響農業的巨大共同因素:氣候

昨天學習了一下這個網站,現在的氣候複雜極端,科學結論也只能相對而言的嚴格,這是農業發展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可作參考 ----

https://xdi.systems/xdi-benchmark-gdcr/
回復 浮平 2023-2-21 22:13
【偷,是一種令人憎恨的不恥行為。然而有一種「偷」,是例外,因為它不是為了個人,是為了國家和民族。陳振龍之舉,不但不可恥,而且是一位民族英雄。】

雖然可以避開道德標準而談論行為,但主要是引起了大概率的負面後果: 1)被偷者會警覺和防範,讓你偷不到真正需要的東西;2)被懲罰;3)失去具有共識道德底線的他人(包括同族)他族而造成更多的不合作者,因為人人都不願意成為下一個受害者,被偷者。即,信譽效應,連鎖反應。對個人而言,可以從為民族的動機去褒獎,但從行為的整體效果而言,是將為民族利益之路增寬了還是變窄了呢?

1593年,幾百年前的情況和21世紀人類現代文明認知程度是不同的,道德底線在法律層面的方法落實程度也是不同的。但道德底線的觀念自古以來,古今中外依然不變?偷就是偷,都會造成對方的損失,無論你為什麼而偷。(可以參考心理學分析和實驗知識)

順便想到,有一次看到提倡種植雜糧,粗糧。這倒是補充大米細糧的一個有利方法。有些粗糧種植條件要求低一些,抗災耐性強一些,而且增加粗糧的營養效果也有益處。只是加工製作方式得達到民眾的基本飲食習慣標準。比如,看到中國年輕人大量食用白麵包,可以增加口感不差的粗糧麵包?
回復 Wuming123 2023-2-22 23:34
偷多難聽!看看世界各國植物動物,有多少是傳教士帶回各國!
回復 goofegg 2023-2-23 08:44
文明傳播就是這樣傳來傳去的,別人都是防著,我們基本上很多都是主動送,文長公主入藏、昭君出塞、鄭和下西洋。。。
很多我們中國的好東西甚至技術都是主動傳出去並願意教別人的。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21: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