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元帥軼事: 朱德和劉伯承間曾經的生死一戰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1-8-23 21:3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名人|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朱德, 劉伯承

兒時聽侯寶林大師的相聲,有一段叫做「關公戰秦瓊」,講的是,為了滿足山東軍閥韓復矩父親,演員們被迫唱了一出關公與秦瓊漢唐之戰的故事。

 

在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國民黨內部也曾爆發了「蔣桂之戰」以及「蔣馮閻大戰。而共產黨軍隊內部,沒有過部隊間火併或大戰的記錄。

 

共和國十大元帥中,四川籍元帥最多,有四人,分別是朱德、劉伯承、陳毅、聶榮臻。次之是湖南籍元帥,有三人,分別是彭德懷、賀龍、羅榮桓。這些人中哪兩個最先相識呢?是朱德和劉伯承,而且倆人曾發生過生死之戰。

                           


朱德,四川儀隴人;劉伯承,四川開縣(今屬重慶市)人。

 

1916年,朱德和劉伯承都參加了護國戰爭,但朱德效力於滇軍唐繼堯部,劉伯承效力於川軍熊克武部,兩人並不相識,卻有一個共同敵人,復辟帝制的袁世凱。

袁世凱倒台後,西南地區陷入軍閥割據,戰事頻繁。19181月,四川靖國軍總司令熊克武與雲南、貴州的滇軍、黔軍聯合,討伐由北京段祺瑞政府任命的四川督軍劉存厚。劉伯承在熊克武的手下,擔任第5師第9旅參謀長;朱德此時為滇軍旅長。一次,劉伯承奉命前去與滇軍談判,由此與朱德相識。

 

後來雲南軍閥唐繼堯圖謀佔據四川,與四川軍閥熊克武發生衝突,雙方遂爆發戰爭,朱德和劉伯承已是各自名將,雙方各為其主,在戰場上難免兵戎相見。1920年,由於川軍與客軍發生矛盾,川軍以「驅逐客軍、凈化四川」為口號向客軍大舉進攻。劉伯承率部在潼南一帶,擊潰黔軍王天培部。接著,向重慶挺進。在友鄰的配合下,於1015日一舉攻佔重慶,並在官井巷口擊斃滇軍旅長、重慶警備司令魯子才。旅長張沖聽說劉伯承獲得大勝,喜出望外,致電稱劉:「千里轉戰,凌厲無前,乘勝追鋒,奏此奇捷,勞苦功高,至堪佩慰。」

 

兵力強大的滇軍旅長朱德率部接連打垮川軍,川軍急召時任團長的劉伯承應戰。劉伯承雖為團長,但戰時指揮旅級部隊。在兩人的直接交鋒中,劉伯承治軍嚴格,大發神威,連連取勝,而朱德指揮的滇軍紀律相對鬆弛,不服管教,導致節節失利,損失慘重,最後在戰爭中落敗。朱德最後倉皇出逃,后化裝從小路逃回雲南。

 

後來,朱德去了德國留學,回來后已是一名黨員。1926年,他受黨的委派,到四川萬縣策動軍閥楊森易幟參加北伐時,卻因楊森屢屢失信而束手無策。而這一年5月,經四川黨組織的主要創建人楊闇公和老同盟會員吳玉章兩人介紹,劉伯承成為中共黨員。11月中旬,楊闇公、朱德等人,到重慶劉伯承家開會。仇人相見,又驚又喜。在這次會議上,他們根據中央的意圖,成立了中共重慶地委軍事委員會,由楊闇公、朱德、劉伯承組成,地委書記楊闇公兼任軍委書記。值得一提的是,排名在兩位開國元帥之前的楊闇公是國家主席楊尚昆及總政治部主任楊白冰的胞兄。

 

兩位老帥由此開啟了長達50年的合作歷程。二人共同參與和領導了南昌起義;紅軍時期,一個總司令、一個參謀長,在與張國燾的路線之爭時,二人立場一致;尤其難能可貴的是,1957-1958年的「反教條主義」鬥爭中,朱老總不合時宜地保持了沉默,用他獨有的方式對劉帥給與了支持。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6: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