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十七年」
雪梨子
我曾在某篇文章(參見拙作《魯迅故里雕像前的雜感》)中因擔心閱者不諳那個年代的術語,特地註解了文革中對「過去的十七年」之註釋:「指1949建政到文革1966的這十七年間,是毛主席大權旁落,劉鄧等控制文藝戰線的時代」。遭到一些網友的譏笑。大意是:自1949到1976都是毛主席在領導,中國人被他折騰的不輕,怎地你說「過去的十七年」是毛大權旁落,被劉鄧控制呢?純屬概念不清!(原話是「簡直缺乏常識、到了腦殘的地步」--這是當下網路常用句式)
原來以為當事人大多不在的歷史才是「小姑娘」,易被後人肆意打扮。沒想到才過去四五十年的時光,也已塗改成了五顏六色,讓人撲朔迷離。趁著五零后六零后的大多數人都還活著,我來談談文革時的說道「過去的十七年」。
如果在網上搜尋,的確找不到「過去的十七年」的詞條與權威解釋。但它曾經確確實實存在過,我這輩人的青春就揮霍在批判「過去的十七年」中--尤其文革後期還是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的成員們。我們當年的很多節目都是以批判劉鄧修正主義把持文藝戰線的「過去的十七年」內容的。比如我曾參加排練過一個曲藝節目《常德絲弦·「批過去的十七年」》,至今仍記得主旋律和部分歌詞。如沒有當年如火如荼的毛澤東思想宣傳活動,我很難知道在鄰省的某地級市有個這麼有韻味的傳統曲藝,正如毛主席去世后王文娟的《葬花》復活,少年的我才知道在江浙一帶有個不亞於黃梅戲的腔調叫「越劇」一樣。
沒親歷的網民雖無法從網路上搜尋這個詞條--那個時段太多太多更刺激的辭彙與術語,但如認真些,還是可從其它途徑發現這個辭彙存在的端倪。比如,你搜尋毛主席如何批判文革前的衛生部、文化部和中宣部?估計你能得知毛主席對這些中央部門的辛辣諷刺:
衛生部:「城市老爺衛生部」,毛主席原話:「告訴衛生部,衛生部的工作只給全國人口的15%工作,而且這15%中主要還是老爺。廣大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生,二無葯。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城市老爺衛生部好了」。
文化部:「帝王將相部、才子佳人部、外國死人部」,原話:封建的、帝王將相的、才子佳人的東西很多,文化部不管。文化方面特別是戲劇大量是封建落後的東西,社會主義的東西很少,在舞台上無非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文化部是管文化的,應當注意這方面的問題,要好好檢查一下,認真改正,如不改變,就改名「帝王將相部」、「才子佳人部」,或者「外國死人部」。
如果改了,可以不改名字。把他們統統趕下去,不下去,不給他們發工資。
中宣部:閻王殿。原話:「吳晗發表這麼多文章,從不要打招呼,從不要經過批准,姚文元的文章為什麼偏偏要打招呼?難道中央的決定不算數嗎?扣壓左派的稿件,包庇右派的大學閥,中宣部是閻王殿,要打倒閻王殿,解放小鬼。我歷來主張,凡中央機關做壞事,就要號召地方造反,向中央進攻。地方要多出幾個孫悟空,大鬧天官。」主席又批評彭真:「彭真、北京市委、中宣部要是再包庇壞人,中宣部要解散,北京市委要解散,五人小組要解散」。
毛主席還曾批評五十年代的《人民日報》主編鄧拓同志是書生辦報、死人辦報。
......上面的說道都是毛主席在文革前歷次講話中對這些部門的批評,本文不做價值評判,只想證明一點:毛主席當年認為這些中央部門不聽他的話。固然,以毛主席的威望,他在建政后一言九鼎,說一不二,但另一方面,建政后大部分事情進入了典章制度、技術官僚的管理時期,而他老人家又不屑瑣事,於是才有後來諸多矛盾。這類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毛主席突然發現自己的專列上有監聽,其實這是中央辦公廳的同志擔心漏掉了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另外,也有過去那麼一點點封建思想--為皇上做「起居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毛主席不開心。又比如,五十年代周總理和時任財政部長的薄一波同志制定對國營私營企業稅收一致的政策,毛主席知道后勃然大怒,將薄一波同志撤職,周總理檢討。這些都是毛主席認為下面人不聽話的表現,更不用說「大躍進」后他老人家退居二線,前面的劉主席周總理陳雲等同志竭力調整渡過難關的種種措施--糾正他老人家的大躍進以來的冒進政策,這些當然都不得毛主席的心意。
因此,林彪四人幫曾說「文革之前的十七年」是劉鄧架空毛主席、修正主義控制的年代,是符合當時的歷史情況的。對「過去的十七年」大加撻伐也是正常的。文革時期,除利用各種宣傳活動來批判「過去的十七年」外,一些具體的實施手段也到了今天看來荒唐的地步:建政后十七年內完成的文藝作品幾乎全部被下架,斥之為毒草,比如電影方面,《阿詩瑪》、《劉三姐》甚至包括《洪湖赤衛隊》和今日譽為革命史詩《東方紅》《長征組歌》都被打入冷宮。後人形容文革時期「八億人民看八部樣板戲」,是事實!如今有案可稽的是我收藏的八十年代舊雜誌《讀書》中就一些批判林彪四人幫的「革文化的命」的罪行,如將五十年代出版的《外國歌曲200首》這樣的書也定為毒草。
講個輕鬆笑話:粉碎四人幫后,「過去的十七年」期間的文藝作品逐步開禁了,一邊欣賞著過去十七年的文藝作品,我們一幫小夥伴們都很納悶:為什麼連《紅岩》《洪湖赤衛隊》和《東方紅》這樣的革命作品都曾是毒草,大家使勁琢磨,想破腦殼。一位說《洪湖赤衛隊》中的歌詞有問題,如「人們跟著賀龍走,賀龍跟著共產黨」。只可歌頌毛主席,怎能吹捧其它領導人呢?天上只有一個太陽嘛。嗯,有道理。再問:那麼革命史詩《東方紅》呢?那可是完完全全只歌頌毛主席他老人家一個人的呀?!又一位聰明伢突然發現「事實」--一句歌詞中有「抬頭望見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澤東。」偉大領袖毛主席,豈是爾等隨意直呼姓名的!這不是反動才怪呢。這些都是我兒時的真事,權作笑話錄於此。
至於我曾撰文回憶「九一八」,稱鄙人印象中九十年代前從無紀念活動。一位知識淵博的網友理直氣壯地駁斥我【「張老三,我問你」是什麼?】對不起,《黃河大合唱》在文革時也是禁品,六零后大多數人是在毛主席逝世后才知道這個大合唱的,好嗎?!
「過去的十七年」,嚴格地說,在浩瀚的文革辭彙中戲份比重並不大,比起「走資派」、「批林批孔」、「評水滸批宋江」和「割資本主義尾巴」等辭彙來,也許不值一提。如放到「前三十年」的時段中,相比「地富反壞右」、「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好」和「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來說,產生的貽害又是九牛一毛。但它是歷史的存在,也影響過當年數以千萬計的中國青少年,從這個角度看,絕對值得記載。只是,為「過去的十七年」建專業詞條、做權威註釋,又非我的能力所及,只能在此做個管窺之說。冀望眾多的有心者寫出自己的回憶,未來的有志者有識者對這個「過去的十七年」作出全面、專業的名詞解釋。
2020.11.01-12.17於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