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有羞恥之心嗎?
雪梨子
禮義廉恥,本是中華文化之傳統。管子認為這是「國之四維」。而這四維中,古聖賢們又以恥為最重要。顧亭林對此的解釋是「四者之中,恥尤為要。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 可惜,這個傳統在中華大地業已消失,而在東瀛發芽開花。至少,美國的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女士就將「恥文化」作為日本文化的特質之一。
這兩天,牆媒開始渲染一個說法:「世界虧欠武漢」。如果僅僅是官窯和某些微信營銷號這麼煽情炒作的話也就算了,反正我是從不點擊的。但看到由饒毅和魯白、謝宇等海歸專家創辦的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也以「世衛考察組代表:要認識到武漢人民的貢獻,世界虧欠你們!」為標題報道,內容如下:
世界衛生組織(WHO)考察組來到武漢。2月24日晚,考察組在北京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代表發言的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博士在發言最後特地 「想對武漢人民說幾句話」——
「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作出的貢獻,世界虧欠你們!我想當這場疫情過去的時候,希望有機會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謝武漢人民。」
這就讓我近乎絕望了。這個《知識分子》微信平台的宗旨是「兼容並包,時刻為渴望知識、獨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類知識、共析現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國。」但他們在這個事情的表述上卻既沒有中華傳統精神,也不懂世界文明禮貌習慣。
世界衛生組織代表說那樣的話,部分處於真誠,更多的是一種禮貌,還有一絲鼓勵:你們請繼續貓在家裡,別四處跑,世界感謝你們。難道他們不知道現在已經釀成世界性災禍:從鄰居的韓國到中東的伊朗,從隔海相望的東瀛到歐洲的義大利,多少人被迫戴口罩、被隔離、展覽球賽推遲,全球經濟大滑坡?我們極少反躬自問三省吾身,卻將人家禮貌性的說法全盤接收,用於療治心理,煽動「合群自大的愛國」情,這是為那般?
竊以為,這都源於當下的國人已經沒有了羞恥之心。
記得前些年禽流感肆虐時期,日本的一對老年夫婦經營養雞場,因試圖隱瞞雞瘟被揭發,后兩老口雙雙自殺,留下一張紙條:「給大家添麻煩了」。
按本尼迪克特的分析,西方人有罪惡感文化,日本人有羞恥感文化。其實,這個羞恥文化來源於古代中國。先秦文獻中類似例子不少,這裡不贅言。而在東北亞文明圈中,除了日本的「恥感文化」特徵明顯外,也還殘存在韓國與台灣。比如,韓國的盧武鉉總統因身邊人涉嫌接受政治獻金而選擇跳崖自殺,就說明這位政客尚有羞恥之心;而龍應台筆下的紅衫軍倒扁運動:2006年台北上百萬的「紅衫軍」包圍「總統府」要求陳水扁下台,台北的夜空飄著大氣球,一個一個氣球上面分別寫著大字:「禮」,「義」,「廉」,「恥」。
領頭的施明德與陳水扁同屬民進黨,為何要倒扁,因陳水扁的行為突破了台灣人民的底線「禮義廉恥」。才有了抗議者不分藍綠的聯合行動。
我們的底線在哪裡?還有羞恥之心嗎?
2020.02.26隨感首發
2020.08.04存檔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