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香港人教我們如何愛國
前兩天國內的Z君給我微信留言:
「每天整天報道香港人現在越來越不像話,數典忘祖,要認美帝為乾爹?你常去香港,知道什麼原因嗎?」
Z君與我算是總角之交。但外出謀生后再無交往,僅是這些年的同學聚會才互留微信。他的問題讓我為難,有點像過去章回小說中作者的開場白:「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不知從何說,乾脆就別說了。
數典忘祖,這個罵人的話在古代幾乎就是不可饒恕的死罪了,但新社會,則未必。至少我記憶中「兩報一刊」上就常常批判「厚古薄今」的反動思想,毛主席他老人家也有著名詩句「孔學名高實秕糠」。薄古厚今,才是我成長時代的主旋律。
我們那個時代也時興愛國,但不是從上下五千年的恢弘歷史角度去愛,也不是從「龍的傳人」血緣上去愛,而是從階級的角度去愛國,愛社會主義祖國。事實上,馬列老祖宗就說過「無產階級沒有祖國」,唱著《國際歌》,就可以找到自己的階級兄弟。因此,當我們被迫勒緊褲帶給非洲人民送糧食,為朝鮮人民建平壤地鐵,甚至不惜生命跑到印度支那的叢林里去打游擊,抗擊美帝等,我們的父兄都「無怨無悔」,那就是當年的時代夢想。
從血緣、民族和歷史的角度來愛國,其實我們這代人是受到港台人影響。上年紀的看官都還記得八十年代的某春晚上,香港人張明敏一身洋裝,卻出來《我的中國心》,奚秀蘭身著民族服裝唱《阿里山的姑娘》,讓我們莫名感動,那真的是「血濃於水」呀! 但四周一瞅,才知道我們都是不倫不類的「藍螞蟻」列寧裝,心,則是胸懷天下的無產階級革命心……
而電視連續劇《霍元甲》更是掀起了中華兒女的愛國高潮,因暗合中央「實現四化」、「振興中華」的宏偉目標,於是未加阻攔。一時間神州大地,錄像廳遍布,熱播《霍元甲》、《陳真》等愛國片;大江南北,人人都會哼唱「萬里長城永不倒」。
如果你接受從民族、血緣和歷史的角度去愛國,那你可納悶:為什麼被英國人殖民了百年的香港人,還那麼「愛國」?還那麼能「愛國」?還那麼會「愛國」。在這個角度上,香港人就是教我們如何真正愛國的老師。
如今,回歸才二十多年的時間,香港人就數典忘祖啦?相信比我聰明的Z君能想明白……
我還是用舊版《霍元甲》的片尾曲「誰知我心」來收束吧。
此曲此意,此情此景,此時此刻……天佑香港!
2019.09.10於悉尼
港版《國安法》本月開始實施,據說這是給那些不愛國的「亂港分子」的緊箍咒。想起我們當年從國土、山河、民族、歷史和文化的角度愛國,可的確是從香港人那裡學到的呀?!怎麼他們才二十三年就變質了......整理舊文重發,感謝香港人曾經教我們如何愛國。
2020.07.09記於悉尼